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一般资料男性40人,女性21人。1-10岁:4人;11~20岁:10人;21-30岁:12人;31-40岁:10人;41-50岁:4人;51-60岁:11人;61-70岁:7人;71-80岁:3人。鼻衄可发于任何年龄,本组统计资料,40岁以下36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出血季节1—3月7人;4—6月15人;7-9月17人,10-12月22人。有关鼻衄的发病季节,各地统计有出入。北京春季较高,南京南8—10月稍高,本组统计7-12月发病率最高。3出血部位关于出血部位,一般认为鼻衄90%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黎氏区,本组统计资料与其大致相符。4出血原因关于鼻觑的原因,从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2.
王平  石伟 《黑河科技》1999,(2):29-29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1993-1997年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急性肠炎45例,菌痢15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其中18~30岁32例,31~45岁20例,46~52岁8例;腹泻水样便<10次/日25例,腹泻脓血便<10次/日比例,腹泻水样便>15次/日20例,腹泻脓血便>15次/日5例,病程1~2天41例,3~5天16例,>6天3例。对照组中除腹泻程度较治疗组略轻以外(<15次/日),余项无显著差异。1.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按脱水程序的轻重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庆大霉素静…  相似文献   

3.
妊高症,子病是产科最常见病,也是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从硫酸镁加用2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注射,同时应用利血平、冬眠合剂、安定治疗子病42例疗效观察取得较好效果,使围产儿死亡率降低,产妇死〔率达零。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1987年1月至1997年9月末住院分娩总人数3800例,其中子痛42例,内有产前子病22例,产时子病18例,产后子病2例。一般情况:发病年龄为23-38岁,发病孕周为32-40周或产后1-5天,抽搐次数1-4次30例,5-7次10例,8-10次以上2例;抽搐前血压18.7-26.7/13.3-18.…  相似文献   

4.
变态反应性口炎常因口服或注射药物等,引起以口周及口腔粘膜改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对变态反应性日炎23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提出病因及诊断原则,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8~66岁,平均28.4岁;14例有药物过敏史。1.2致敏原种类复方新诺明15例,解热镇痛片6例,肌注青霉素2例;接触后一般在24-48小时内发病。1.3临床表现23例变态反应性口炎,其中合并皮肤改变着7例,生殖器损害者2例。其口腔粘膜改变主要表现为:固定性药疹,常以园形或椭圆形暗红色斑,伴有水肿,高出皮肤表面,多发生…  相似文献   

5.
口腔粘膜形成血泡和齿龈出血是白血患者比较常见的表现,这常是白血病继发感染的诱因。白血病口腔粘膜出血形成血泡是因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没有张力,因此多呈血泡状,这种出血多出现在口腔粘膜受食物挤压所致。有时出血严重时,血泡较大,影响进食和说话,使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受到阻碍,从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加重了口腔感染,甚至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因此护理是很重要的环节,现将对口腔粘膜出血形成血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1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为3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37岁,住院天数15-65天不等…  相似文献   

6.
1991年至1994年我们应用五味消毒钦加减治疗病毒性肝炎转氨酶升高45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45例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4-47岁,平均35.2岁,甲型肝炎18例,乙型肝炎17例;治疗前均经联苯双脂,强力宁及其他中药治疗,转氨酶出现反跳后改用五味消毒饮临症加减治疗。治疗前fiPT均在87U±10u(正常值25)U。治疗方法基本处方:银花30-60克,公英15--25克,地丁10--20克,虎杖15-25克,血腥草15--25克,茵陈20--40克,柴胡10--20克,白芍10--25克,甘草10-15克。每剂加温水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20分钟,两煎共200毫升,…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轻者预肩背上胶等局部病、麻等症状,重者可造成肢体瘫痪等。目前”%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依靠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颈椎牵引,是该疗法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加之手法按摩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的病例经X片检查,临床确认为颈椎病患者50例,甲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6岁。乙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年春,甲级b例,乙组12例,1-10年春,甲级10例,乙组3例。推动脉型:甲组10例,乙组5例,神经根型:甲组25例…  相似文献   

8.
咽异感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咽部感觉异常。笔者应用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1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科本组1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24-50岁。病程4-13个月。治疗方法每次用川芎嗪10毫升咽部雾化吸入,日治疗2-3次。有条件可用超声吸入法。本组疗程20天。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自觉症状消失,1年内无复发。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无改变或改变不大。治疗结果临床痊愈9例,占60%;有效5例,占33.33%;无效1例,占6.66%;总有效率为93.33%…  相似文献   

9.
谢兴荣 《甘肃科技》2001,17(4):56-56
单用诺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报道很多,但对于部分顽固性细菌痢疾治疗效果一般不佳。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1995—2000年收治的20例急性菌痢,用乳糖酸红霉素与诺氟沙星合用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诺氟沙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和留观病人。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均在16—65岁;发热20例,呕吐7例,阵发性腹痛15例,粘液脓血便20例,里急后重16例;粪细菌培养查出福氏杆菌16例,宋氏杆菌3例,志贺杆菌1例。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5—16岁;发热18例,呕吐6例,阵发性腹…  相似文献   

10.
脑干出血约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10%左右,我院目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474例,其中脑干出血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亚~76岁;40岁以下1例,41-50岁5例,51-60岁8例,61-70岁7例,71-80岁1例。以50-70岁最多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例,占81.82%,冠心病史6例,糖尿病史3例。情绪激动及活动中发病18例,占81.8%;睡眠,休息时发病4例,占18.2%。2临床资料发病后入院时意识清醒11例,占50%;嗜题4例,占18.1%;昏迷7例,占31.82%。入院时血压:收缩压…  相似文献   

11.
1993年至1995年我院收治肺结核咯血50例,现将不同止血方法的疗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50例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15-70岁,浸润性肺结核30例,慢纤维空洞型20例。经胸片X线或痰中查到抗酸杆菌确诊,小量咯血(<100ml)10例,中量(11—300ml)25例,大量(>300ml)者15例。治疗方法:(1)对11例小量咯血给止血芳酸100-200mg静注;每天2次,疗程7-10天,结果9例止血,1例无效,止血率90%。(2)对25例中量咯血及上述无效病例给脑垂体后叶素5-10μ加葡萄糖20—40ml静注,结果中量咯血23例及1例小量咯血者达到止血,巾量咯血的止血…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口疮是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临床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就锌与复发性口疮及免疫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锌对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机制。1对象与方法从日常门诊口腔粘膜病患者中挑选出典型病历130例,分组进行治疗观察。第一组:葡萄糖酸锌组,100例,病程最长的30年,最短的2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及血锌值,对血锌值偏低者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片剂,每次140mg含锌20mg,一日2次,10天一个疗程,每月治疗一个疗程,重病患者连服三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血锌值。第二组:维生素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试免疫功能,常规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co,配口腔溃疡膜、含漱剂、抗炎药等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样治疗3个月。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一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治疗后溃疡愈合,3-6个月内未复发或间隔半年后有轻度复发;好转——溃疡愈合快,复发间隔期延长,数量减少,疼痛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2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见表1表1二种疗法疗效比较治疗组/例数治疗效果/例数所占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口疮是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临床上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就锌与复发性口疮及免疫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锌对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机制。1对象与方法从日常门诊口腔粘膜病患者中挑选出典型病历130例,分组进行治疗观察。第一组:葡萄糖酸锌组,100例,病程最长的30年,最短的2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及血锌值,对血锌值偏低者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片剂,每次140mg含锌20mg,一日2次,10天一个疗程,每月治疗一个疗程,重病患者连服三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血锌值。第二组:维生素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试免疫功能,常规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co,配口腔溃疡膜、含漱剂、抗炎药等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样治疗3个月。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一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治疗后溃疡愈合,3-6个月内未复发或间隔半年后有轻度复发;好转——溃疡愈合快,复发间隔期延长,数量减少,疼痛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2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见表1表1二种疗法疗效比较治疗组/例数治疗效果/例数所占百分比...  相似文献   

14.
往诊是我们基层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基层护理工作的一个特殊工作。我院自1982年—1992年共计往诊300余次,手术273例次,手术病人合并重度休克者168例,经抢救死亡4例,其余均康复。现将我们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152例、女121例、年令5-19岁59例、20—50岁150例、51-83岁64例。病情分类:肝脾破裂12例、心肺伤3例、颅脑伤10例、股骨、骨盆脏器复会伤15例、胸腹联合伤25例、四肢伤28例、上消化道血出17例、肠梗阻2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3O例、烧伤10例、烫伤2例、兰尾炎34例、子宫外孕20例、产后出血13例…  相似文献   

15.
宋容 《甘肃科技》2000,16(4):46
口腔粘膜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损。特别是复发性口疮,其患病率可达人群的20%。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性口疮的传统治疗方法,即长时间全身应用维生素B类药物,然疗效甚微。笔者应用呋喃妥因治疗复发性口疮,对促进溃疡愈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发病后来门诊就医近一月内未曾用过其他药物治疗的复发性口疮患者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平均为25.4±10.3岁.其中按病变部位有:唇19例,颊7例,舌缘10例,多部位者10例。治疗方法: 口服呋喃妥因,每次100mg,每6小时1次,连…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四年临床,对小儿湿热型腹泻的治疗,积累103例临床资料,总结出自己治疗方法。配以小儿捏脊,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其中周岁以下87例,周岁以上至14岁几例。病程最短3天,病程最长14天。二.治疗方法刘氏止泻方由葛根,车前子,甘草组成。具有清热渗湿利水止泻的作用。服法:每剂水煎15-20分钟,取计150毫升,分服3—5次。配法:如热重于湿者加双花,黄各;如湿重干热者加著香,在警;如泻重加少量米壳,效果尤著。配以小儿捏脊法,每日一次,3天为一个疗程.轻症1-2个疗程即愈,重症2-3个疗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一种疾病。存活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它是通过血管,血液,血流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因脑动脉栓形成,柱子等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坏死.我们于1992-1993年收治27例用把菊地黄汤加减合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7例病人都是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40-49岁5例,50-59岁10例,60—69岁10例,70岁以上2例。发病时间1周2内15例,3周内12例症见逐渐加重偏瘫,面瘫,语言障碍及其它神经系统的症状。意识清楚(仅有2例有意识障碍)。腰穿刺未见红细胞。2…  相似文献   

18.
颅脑闭合性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观察中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急肩入生命。我科自1990年1月H992年6月,收治颅脑闭合性损伤病员18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3例,男性112例,女性71例;最小老3岁,最大老朋岁,平均年龄35.5岁,损伤种类:脑组织挫裂伤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流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3例;脑干损伤9例,头皮血肿52例;脑震荡44例;其它4例;手术90例;抢救成功180例;死亡3例。二、观察R护理1、意识状态的观察:由于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为儿科较常见的临床现象。反复咳嗽为其主要表现,极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必须高度警惕及早诊治。现将台州市中医院儿科所见的38例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⒈临床资料 本组38例中,男20例,妇18例;年龄9个月~2岁12例,~6岁17例,≥7岁9例。病程1个月23例,~2个月13例,~3个月1例,~4个月1例。发作季节春季10例,夏季8例,秋季5例,冬季15例。临床表现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多呈刺激性干咳,少数有痰。常以夜间或清晨为著,白天偶尔轻咳,剧烈活动或哭闹时加剧,受凉或冷空气侵袭…  相似文献   

20.
无精、少精症相当于中医精清、精冷症。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较为多见。多年来,我们用右归丸加味治疗4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25—35岁,病程4—10年;长期服用镇静药并伴轻度阳萎者2例;伴前列腺炎者2例。诊断标准正、婚后3年不育(夫妻同居,配偶健康)。2、实验室精液常规检查(避免性交一周):精液总量<1.sml,精子计数<6千万个/rnl;形态异常;活动能力不良或毫无活动能力。治疗方法基本方右归九D则未: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某某20克、拘把15克、茧丝子15克、鹿角胶10克、杜仲15克、附子5克、肉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