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针对陕北重塑黄土,采用西安理工大学研制的新型真三轴仪,开展了真三轴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围压σ_c对重塑黄土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广义剪应力q和广义剪应变ε)影响最大,低围压下出现应变软化现象,随着围压σ_c的升高,广义剪应力q大幅升高;中主应力比b对重塑压实黄土试件的应力应变规律影响次之,低b值与广义剪应力q呈正相关,而高b值与广义剪应力q呈负相关,b=0.5或b=0.75为峰值点;含水率影响最小,以最佳含水率为分界点,小于最佳含水率时含水率与广义剪应力q正相关,大于最佳含水率时含水率与广义剪应力q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的冻融黄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冻融作用对黄土路用性能的影响,以Q2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增湿法配制不同含水率试样,并在不补水条件下进行不同温度冻融循环后,分别开展液限、塑限、单轴固结及直剪试验,得出了Q2黄土液限、塑限、压缩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指标与含水率、测试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含水率试样冻融后,塑性指数随测试温度降低而略有增大,土样压缩模量及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而降低;测试温度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决于试样的含水率,其中压缩模量随测试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其降幅与饱和度之间存在近似二次函数关系;当含水率小于临界值时,粘聚力随测试温度降低而增大,含水率大于临界值时粘聚力则减小;试样内摩擦角随测试温度的降低呈增大趋势,且含水率越大,内摩擦角的增幅越大.  相似文献   

3.
太原黄土含水率对邓肯-张模型参数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雷 《路基工程》2010,(2):169-171
为研究太原黄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以及分析含水率对黄土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对土样进行不同初始条件的室内三轴试验,将试验结果用邓肯-张模型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太原黄土的邓肯-张模型参数及其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大,黄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减小趋势,初始含水率较小时,试样有应变软化趋势,表现出剪胀现象。切线弹性模量及体积变形模量都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随应变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控制黄土的含水率等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宣大高速公路河北段为依托,基于室内固结试验,分析压实黄土变形特性,引入湿陷系数,基于压实黄土的物理指标(含水率、压实度)与变形指标(湿陷系数)的关系,采用双曲线拟合法来表达湿陷变形在不同的含水率、压实度及外力的曲线变化规律,并对湿陷性黄土浸水和不浸水试验的变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压力下,重塑黄土的湿陷性比原状黄土大,在高压力下,两者的湿陷性相差不大。压实度、含水量和龄期对压实黄土的湿陷性影响较大,应重视路基下部的压实。  相似文献   

5.
对三种不同含水率的原状红黏土以及重塑红黏土进行了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分析非洲热带雨林高液限红黏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表明,三种不同含水率的原状红黏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软化现象随着含水率降低而愈发明显,三种不同含水率的重塑红黏土应力应变曲线则表现出应变硬化特征。原状及重塑红黏土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含水率相同的原状红黏土残余强度值与重塑红黏土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6.
黄土的动强度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山西省万荣地区Q2原状黄土的动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固结应力条件下,Q2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形式,固结应力条件对动应力应变关系有明显的影响;Q2原状黄土的Ed和Gd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固结应力条件下,动剪切模量比与动剪应变比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归一化特性;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增大其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总体上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潘明  仝飞 《中外公路》2019,39(3):208-211
在路基回填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含水率与回填速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应。因此对不同含水率、剪切速率下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指标进行了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与剪切速率都对重塑黄土的强度有明显影响。剪切速率增加,应力-应变曲线上移;含水率增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同;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可由含水率的一次函数关系式表示。利用莫尔-库仑公式得出了重塑黄土的破坏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探究蒸馏水入渗前后不同干密度重塑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抗剪强度变化,并结合电镜扫描试验和X射线荧光分析试验从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变化角度来分析水入渗对不同干密度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重塑红黏土应力-应变关系随干密度的增大由应变硬化型逐渐变为应变软化型,水入渗后重塑红黏土达到破坏点时的轴向应变较大;黏聚力随干密度的增大呈指数变化,内摩擦角随干密度增加呈线性变化;水入渗前后土样抗剪强度变化说明水入渗对高干密度重塑红黏土的影响较为明显,微观结构和矿物元素成分变化则说明高干密度可有效保持土样内部结构和减少矿物元素成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为从沉降的角度研究黄土高填土工程填土的合理含水率范围,对西安地区重塑黄土进行了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率下的单向压缩蠕变试验。结果表明:蠕变曲线与麦钦特模型较为吻合,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变形后的麦钦特蠕变模型的参数;通过分析,得到最终应变量、初始应变量以及应变速率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从减小黄土高填土工程的工后沉降考虑,应控制压实黄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并偏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宁膨胀土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探讨了非饱和重塑膨胀土在一维压缩试验下的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压土样含水率接近最优含水率时流变现象明显,非线性程度随应力和时间的增长而增强,无预压土样流变现象不明显;预压600kPa土样出现四阶段非衰减加速蠕变破坏;终应变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预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宝兰铁路重塑黄土的轴向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宝兰重塑黄土”的抗拉特性,设计了一台测量精确、应用方便的土体抗拉试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对重塑黄土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得到重塑黄土的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干密度和含水率对抗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重塑黄土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峰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破坏形态,在塑限前主要受弹性变形控制,超过塑限后主要受塑性变形控制;重塑黄土的抗拉强度与干密度之间呈指数关系;重塑黄土的极限位移与干密度之间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嘎拉山隧道与嘎拉山大桥连接处的路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WG型单杠杆固结仪开展固结试验,通过显著性分析比较各变量及各变量间交互作用对压缩指标的影响程度,研究不同粒径级配、压实度和含水率对粉细砂土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细颗粒含量在15%左右时,重塑土的可压缩性最低;压实度增大,压缩性降低;含水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室内外试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黄土的微结构、地层结构、压缩模量与自重湿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西向东,由单粒、架空孔隙和点接触的微结构,逐步向由凝块状或集粒、粒间孔隙、面接触的微结构过渡;黄土地层基本呈水平层状结构,但分层数及厚度、湿陷性差异明显;压缩模量与自重湿陷量的变化规律相反。对黄土自重湿陷系数影响最大的是孔隙比,其次是干密度、含水率;所建立的自重湿陷系数与4个物性指标间的关系式,可预测分析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提出的预测和评价黄土自重湿陷量的公式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GDS静三轴仪,进行了饱和重塑黄土的K0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的变形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当轴向应力达到同一值时,加载速率大的试件,其轴向应变越大;不同加载速率下,土样侧压力系数K0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加载速率不同,试件侧压力系数K0的稳定值也不同,但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张严 《路基工程》2010,(4):187-188
通过对西安地区粉质黄土进行压缩试验,研究了非饱和扰动黄土的拟超固结特性。试验表明,不同含水量试样的压缩曲线差别很大,含水量较小时压缩曲线中孔隙比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减小,含水量愈低,前期固结压力愈高,拟超固结比愈高,拟超固结愈明显。含水量较高时,其e-lg p曲线符合灵敏粘土特性,曲线初始阶段平滑。当荷载超过前期固结压力后,曲线呈急剧下降趋势。这些特性对该区工程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伍肖  张文超  杨威 《路基工程》2017,(1):123-127
以饱和重塑黏性土为对象,利用GDS三轴仪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K0固结试验,研究了土体固结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静止侧压力系数K0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饱和黏性土的应力随时间呈直线增长,而应变与时间及应变与应力的关系曲线发展趋势与加载速率的大小有关;试验过程中静止侧压力系数有过程值,其随时间的发展也受到加载速率的影响,但在固结稳定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颗粒流方法开展三轴压缩的离散元分析,研究软胶结接触模型在模拟黄土时其细观参数对力学特性的影响;依次改变需考察的参数取值,分组进行三轴压缩.结果表明:在模拟低含水率、结构性强的软化型黄土时有较好契合度;摩擦系数、胶结强度对应力-应变曲线软化类型及偏应力峰值影响较大,法向与切向刚度比,胶结抗拉强度等不改变软化类型,只影...  相似文献   

18.
梁磊  顾强康 《路基工程》2010,(4):175-176
传统一维沉降固结理论,将沉降固结参数假设为常量,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文中以西安地区的粉质黄土为例,进行了固结试验,研究了沉降速率的变化规律与饱和土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随不同有效应力、孔隙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揭示大厚度黄土地区黄土湿陷特征、水分入渗规律、湿陷范围以及黄土湿陷对长螺旋灌注桩与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负摩阻力变化的影响等问题,在兰州榆中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4组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与2组长螺旋灌注桩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水试坑内与试坑外浅标点的湿陷沉降量与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体湿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非整体一次完成;土体在不同深度处发生湿陷的时间、湿陷总量各不相同,且深标点整体的湿陷沉降较浅标点发生更加充分;径向与竖向水分入渗速率整体呈函数型衰减,竖向入渗速率是径向的1.5~3.0倍,提出了通过水分入渗速率确定湿陷范围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土体湿陷竖向深度在24 m范围内,径向在10 m范围内,建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将竖向24 m、径向10 m作为参考范围;同一工况下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受到的负摩阻力明显大于长螺旋灌注桩,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桩侧负摩阻力大小时,应将距离桩心0.75D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丧失湿陷性的土体考虑进去,且受力面积按1.5倍桩侧表面积等效放大。  相似文献   

20.
马杰 《路基工程》2014,(5):153-157
对天津附近软土,进行了高压固结和一般固结试验,探讨了原状和重塑软土的主次固结变形特性,研究了软土的固结系数,固结压力、孔隙比、压缩指数分别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软土在固结过程中的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可确定主次固结界限.在同一固结压力下,原状土的主次固结系数均要大于重塑土.每级加载持续时间长的一般固结试验得到的次固结系数值要小于时间短的高压固结得到的Cα值.次固结系数与孔隙比呈反向关系,孔隙比e与次固结系数Cα满足四次多项式关系.在高压固结试验中,压缩指数与次固结系数大体满足线性关系,原状软土Cα与压缩指数Cc的比值近似为0.019 4, 重塑软土Cα与Cα的比值近似为0.0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