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全面地了解辖区内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方法2004年1~12月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55个企业中有125家企业设置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率27·5%,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率97·1%,配备职业卫生专职人员率55%,115272名职工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为18970人,接触率为16·5%,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苯系物(6·0%)、噪声(3·9%)、粉尘(3·4%)、正己烷(1·5%)、铅(0·8%)、三氯乙烯(0·4%)。结论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 ,也给职业卫生工作带来了新问题 ,现就成都市温江十县 (市 )职业危害现状及其管理作简单分析。1 职业危害现状乡镇企业已成为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职业卫生问题已成为当前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据我市劳动卫生统计年报 ,1990~ 2 0 0 0年我市乡镇企业厂矿数增长 2 9 4 % ,有害因素作业点增长 2 3 12 % ,接害人数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由 33 0 4 %增长到 4 1 5 0 %。同期全民、集体所有企业 (以下简称全民企业 )厂矿数减少 6 4 91% ,有害因素作业点减少 78…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南)区存在职业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该区377家工商登记企业中抽取涉及粉尘和有毒物质危害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7家生产性企业中,5家制定了专门的职业卫生责任制,6家有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6家有职业危害告知,涉及危害项目的 3家企业均开展了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所有企业均进行过职业危害检测,检测合格率100%,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均为100%。结论该区现存生产性企业较少,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良好,应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该区的整体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松江区经济发展较快 ,企业规模和特点发生了巨变 ,随之产生的职业危害有明显的变化。为促进职业卫生工作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对松江区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如下。截止到 2 0 0 1年底 ,松江建有劳动卫生档案的企业只有 865家 ,其中有毒有害企业有 765家 ,在这其中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有 2 92家和 32 3家 ,分别占总数的 38%和 42 %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2 0 0 1年共发生职业病 1 4例 ,其中三资企业 8例 ,乡镇企业 4例 ,国在企业和集体企业各 1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①缺乏法律意识 ,轻视劳动卫生。目前许多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探讨对策,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44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4 974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5.36%,其中大型企业1 683人(33.84%),中型企业1 558人(31.32%),小型企业1 733人(34.8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521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61%,其中大型企业200人(38.39%),中型企业195人(37.43%),小型企业126人(23.15%)。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企业有106家,占总数的73.61%;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41家,占总数的97.92%;以中型企业中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比率最低,为89.29%;车间及班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02家,占总数的70.83%;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112家,占总数的77.78%,以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率最低,为43.51%;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企业94家,占65.28%;以小型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比率最低,为60.19%。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较为薄弱,是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单位,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对企业职业危害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和风险评价法,收集84家企业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前后5年职业卫生相关资料,建立可行性评价模型,分析其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变化和原因。结果 1)干预前84家企业危害等级从低至高依次为:极低~极高共5级,构成比分别为2.4%、7.1%、20.2%、31.0%、39.3%;2)职业病发生风险等级评定为3级及以下的企业干预后(最少一年77家)比干预前(25家)增多、4级及以上的企业干预后(最多一年为7家)比干预前(59家)减少;3)职业卫生管理考评指标干预后获得完善(或基本完善)的企业数比干预前增加;4)干预后企业职业病发生的风险评定等级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消除了高风险因素,但经过一段时间累积,个别企业风险评定重新回归到高风险等级。结论职业卫生年度评价工作对促进职业卫生管理效果明显,但须防止高风险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闵行区涉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一步促进闵行区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涉苯企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闵行区12个镇(街道)中随机抽取10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各抽取5家涉苯企业,共抽取50家涉苯企业。运用Epidata、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完成。结果在50家企业中未进行过涉苯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占42%,未进行过涉苯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占54%;1家企业配备了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仅占2%;等。结论涉苯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涉苯企业预防性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房山区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为企业日常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汽车修理行业类型、位置与规模随机选择10家4S店和10家汽修厂作为样本,2016-11对这20家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按照工作场所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结果 4S店和汽修行业均存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1家4S店电焊岗位臭氧超标,超标率5%;4家企业电焊弧光检测结果在0.20~0.24区间内,检出率20%,需要加强防护;6家企业电焊岗位没有设置工程防护措施,不合格率30%;20家企业调漆、喷漆设备、清洗岗位均设置职业病防护工程措施,未发现超标情况,合格率100%,其中3家企业甲苯有检出,检出率为15%,4家企业二甲苯有检出,检出率为20%,3家企业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有检出,检出率为15%。结论房山区汽修行业现状不容乐观,个别企业安全意识不高、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人有患职业病的风险,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各类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现状,健全区内企业档案,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闵行区具有职业危害因素1 127家企业开展调查,使用Excel录入并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27家企业中小型企业920家,中型企业182家,大型企业25家。企业中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每家平均(2.64±3.35)个。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别为粉尘、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氨气氨水、铜锡铅镍锌汞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点数(指存在或产生职业危害因素作业场所或工作地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点数的总量)每家平均为(6.80±15.24)个,最小0个,最大227个。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87.03%、100.00%和86.94%。结论闵行区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以粉尘为主,应继续加强监测和监督,规范开展工作环境职业卫生管理和劳动者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章丘市个体私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章丘市个体私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方法 ] 2 0 0 3年 3~ 11月对章丘市 12 42家个体私营企业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 ,对 687家企业 993个有害作业点进行了检测 ,对 3 2 7家接害作业厂矿 3 742名接害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有害作业点合格率为 3 2 3 3 % ,职业病检出率为 0 81% ,观察对象检出率为 4 65 % ,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 5 42 %。 [结论 ]章丘市个体私营企业职业危害较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吉林市部分企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吉林市各类企业职业危害现状 ,为地方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 2 0 0 2年 6~ 8月 ,在吉林市辖区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国有、民营、乡镇、合资企业合计 5 0家 ,调查职业危害现状和防护情况。 [结果 ]生产性有害因素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 3 2 5 %~ 81 4% ,国有企业最高 ,合资、民营企业最低 ;生产性有害因素防护设施设置率与使用率分别为 2 1 0 %~ 10 0 0 %和 80 0 %~ 88 2 % ,国有企业最高 ,民营、乡镇企业最低 ;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为 3 3 3 %~ 93 8% ,合资和国有企业较高 ;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率为 70 0 % ,国有企业为 78 3 % ,乡镇企业未进行健康监护。 1991~ 2 0 0 2年全市共发现各种职业病 10 2 73例 ,其中尘肺 93 96例 ,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 877例。 [结论 ]吉林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 ,民营、乡镇企业尤其严重 ,应大力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石化企业有害因素作业危害现状及其危害程度 ,为职业卫生监督和职业卫生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所属 12家厂企 17种毒物、4种粉尘的 5 3 3个监测点。按有害因素毒性、类别、超标点进行了作业分级。结果  2 5 5 1个毒物样品危害程度为 0级的占 97 5 7% ,Ⅲ级的占 0 63 % ,Ⅳ级的占 0 16%。 2 19个粉尘样品危害程度 0级的占 81 2 8% ,Ⅲ级的占 2 74% ,Ⅳ级的为 0。结论 该石化企业有害因素危害程度不算严重 ,绝大部分点属安全作业 ,少数不安全作业点也必须重点控制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淄博市淄川区企业粉尘作业危害现状 ,为粉尘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对淄川区 14 5家企业进行粉尘作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14 5家企业中有 14 3家为乡镇企业 ,企业的粉尘自测率低 ,仅为 5 5 % ;作业点粉尘浓度合格率仅为 2 2 6%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与 5 0年代同行业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 乡镇企业卫生现状堪忧 ,职业卫生部门要对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网络 ,深入开展企业法人法规知识的学习 ,落实降尘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汤丽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93-1695
目的了解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河南省4家煤矿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包括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生产方式、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等,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进行识别和现场检测。结果 4家煤矿的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等较完善。检测粉尘作业点121个,合格率62%;检测有害化学毒物作业点99个,合格率100%;噪声检测点112个,合格率87%。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达95%以上。结论河南省4家煤矿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应加强治理,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太仓市职业卫生及职业危害现状。方法对2011年度全市105家职业卫生监管企业职业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5家企业中监测职业有害因素作业点4 485个,合格3 667个,合格率81.8%。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54种,其中粉尘11种、生产性毒物38种,物理因素5种;噪声监测合格率最低,仅为64.7%。开展职业监护11 654人,发现职业禁忌证510人,禁忌证检出率为4.4%。结论在今后的职业监管中须对人造皮革、金属制造、机械等高危行业、重点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某辖区私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对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和监督。结果显示,74家企业中,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有70家,占94.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企业74家,检测率100%;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54家,占81%,74家企业基本上未组织职工上岗前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普遍未建立。该辖区私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较差,应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及电话回访的方法,从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职业病控制情况4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单位中,外资单位占64.29%。用人单位重视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但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为28.57%;仅有4家企业是在建设前完成,占7.14%;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为33.93%,有3家企业是在投产之后1年之内完成,仅占5.36%。员工接害率平均为29.97%,体检率平均为95.64%,健康监护建档率平均为54.82%,参保率平均为89.56%。结论大连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意识有待提高;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暴发相关工作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8.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及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企业职业危害风险的影响。方法于2003—2009年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珠三角地区(广州、惠州)的84家化工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风险预评估、干预及其效果评价。采用风险评价法,建立可行性评价模型(包括危害等级的判定、职业卫生管理的考评评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剂量水平的评定、职业病发生风险评定),分析其干预前后职业危害风险的变化。结果干预前84家企业危害等级从低至高依次为:极低~极高5级,构成比分别为2.4%、7.1%、20.2%、31.0%、39.3%;职业卫生管理风险等级评定干预前、后各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预后第5年为低风险(3级及以下)的企业82家,比干预前(30家)增多,高风险(4级及以上)的企业从干预前的54家减少至2家,比干预后第1年(0家)有所增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剂量水平风险等级干预前、后各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预后第5年为低风险(3级及以下)的企业77家,比干预前(39家)增多,高风险(4级及以上)企业7家,比干预前(45家)减少,比干预后第1年(0家)有所增加。结论实施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化工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与劳动者接触剂量水平方面的职业危害风险,但须防止高风险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无锡市汽车4S店职业卫生现状.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无锡市58家汽车4S店中的31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与强度、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1家企业均未开展职业卫生申报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控制效果评价,作业人员职业卫生意识较淡薄,工作场所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31家企业均能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部分企业作业人员不能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4S店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汽车4S店职业卫生工作,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 2 0 0 3年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卫法监发 [2 0 0 3]4 9号 )要求 ,我所于今年 6月~ 9月开展了厂矿职业卫生监督检查。1 检查对象37个区 (市、县 )共 10 92家企业 ,重点是生产、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及粉尘危害严重的企业。其中国有企业 189家 ,集体企业 10 9家 ,股份合作企业 5 4家 ,联营企业 9家 ,有限责任公司 174家 ,股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