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在老年人中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0岁以上老年肾脏病患者51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51例老年肾脏病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继发性肾脏疾病18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28例,肾炎综合征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急性肾损伤(AKI)4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4例。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17例),其次是Ig A肾病(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诊断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4例),其次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和肾淀粉样变(各3例)。结论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且以膜性肾病为主。老年继发性肾脏病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血管炎肾损害和肾淀粉样变多见。肾病综合征是老年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肾活检适应证。对病因不明的老年肾脏病患者,应及早行肾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一58,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97年第18卷第1期 970554 104例肾活检病理与临床分析/王文新一//临床医学一19弱,le(5),一1~3 肾活检10吕例,成功104例(9石.3%),失败4例,无1例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病理类型共19种,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1例(68%),以系膜增殖性肾炎最多见,坛八肾病次之,膜性肾病第三,少数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亚型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各型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占62.5%,其次为慢性肾炎占27%,IgA肾病及紫舞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用激素治疗各型患者,微小病变型肾病近期疗效最佳,膜性肾病次之,系膜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类型及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IgG水平,为老年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类型的非肾活检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住院期进行肾穿刺活检的老年患者临床数据和肾活检资料。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50例,年龄平均(65.85±4.68)岁,其中男152例,女98例。(1)常见肾活检病理类型:膜性肾病154例(61.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31例(12.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0例(8.0%),IgA肾病11例(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糖尿病肾病11例(4.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5例(2.0%),淀粉样变性肾损害5例(2.0%)。(2)对比前后5年间肾活检病理谱变化,膜性肾病(由61.11%增至62.3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由9.72%增至13.48%)、糖尿病肾病(由4.17%增至4.49%)所占比例略有增加,IgA肾病(由11.11%降至1.6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由11.11%降至7.30%)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近5年来,膜性肾病和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两者所占比例达到了75.9%。(3)86例原发膜性肾病检测了血清PLA2R抗体水平,其中44例(51.2%)阳性,肾小球微小病变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血清PLA2R抗体均阴性。结论老年肾病综合征中以膜性肾病最常见,其次是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且所占比例有增多趋势。血清PLA2R抗体检测对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6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儿童组及中青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及持续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约半数伴有肾功能异常,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占大多数,其中IgA肾病最多见。与儿童组及中青年组相比,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明显多见,微小病变少见,继发性者则以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较多见,疗效差。此外,肾小球硬化多见,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亦为其病理特点。提示尽早肾活检及实施个体化治疗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肾小球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114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1996年12年间,114例原发性FSG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病理特点,以及其中45例长期随访结果. 结果:1985~1996年12年间,原发性FSGS占同期肾活检的2.62%,平均发病年龄28.54±12.34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者占93.0%(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占21.9%),血尿51.8%(肉眼血尿14.9%,镜下血尿36.8%),高血压43.8%.肾活检时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占47.4%,随访中22.2%发展至尿毒症,激素治疗有效率小于10%.肾功能不全者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前者高血压更为常见(P<0.05),小管间质病变重[尿渗量明显降低(P<0.05),尿溶菌酶升高(P<0.001)].肾小球全球硬化的比率显著升高(P<0.001),节段性硬化病变更为明显,并伴有更为显著的小管间质损伤,大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①原发性FSGS好发于中青年,病程隐匿,进展较快;②临床上蛋白尿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小球全球/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肾组织细胞浸润的程度与预后相关;③对激素治疗反应差,临床治疗应着重控制高血压,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入该院进行肾活检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非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表现镜下血尿者4例,病理类型分别是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类和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者4例,病理类型分别是膜性肾病2例、系膜增生性骨炎和膜增殖性肾炎各1例;肾功能减退与糖尿病病史不相符者10例,占66.7%,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者7例,病理类型分别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2例、系膜增生性肾类2例、IgA骨病、膜增殖性肾类和肾小球淀粉样变病各1例,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病理类型均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督病,伴有高血压性骨损害者8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患病之后肾功能明显减退,身体素质下降,同时该疾病还容易引发多种类型的并发症,比如说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0年间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1 0年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青中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分别为 62 .9%和 78.6% ,继发性肾病比例分别为 37.1 %和 2 1 .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 (分别为 2 2 .6%和 1 9.0 % )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分别为 1 6.1 %和 2 2 .6%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分别为 66.7%和 62 .1 % )。结论 相对于青中年患者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下降 ,继发性肾病比例上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7例行肾活检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结果 1217例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30.86±13.41)岁,男性612例(50.3%),女性605例(49.7%).男性占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的52.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的39.0%.肾脏病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20 ~39岁(50.9%).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610例(50.1%),其余分别为尿检异常型(Uab)453例(37.2%),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rGH)89例(7.3%),慢性肾衰竭(CRF)31例(2.5%),急性肾损伤(AKI) 12例(1.0%),高血压型(HT)11例(0.9%),急性肾炎综合征(ANS)8例(0.7%),孤立性肉眼血尿型(iGH)3例(0.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继发性肾小球疾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要病理类型.本组患者中各临床分型均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除系膜增生性肾炎外,肾病综合征以MN,Uab以IgAN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徐州地区最常见的肾脏疾病,男性、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系膜增生性肾炎是最常见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最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最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最高(63.6%)。(3)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方法对经皮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老年NS并发ARF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4例非老年NS并发ARF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因均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其中老年组以继发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为主;老年组肾活检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主,非老年组的肾活检病理类型多样;老年组NS并发ARF发病率较高,为25.0%(30/120),且男性多于女性,非老年组发病率为7.15%(54/755);老年组病死率高,治愈率低。结论老年NS并发ARF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发病率高,治愈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