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最杰出代表,除了在山、水、亭、台、楼阔、轩、榭等建筑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外,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也独具匠心。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最杰出代表,除了在山、水、亭、台、楼、阁、轩、榭等建筑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外,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也独具匠心。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绿化、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地方为加快城镇绿化美化的进程,直接采挖多年生树木进行移植和经营,出现了乱采乱挖树木、毁森地现象,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进一步规范树木采挖、移植管理工作,并结合阿盟城镇造林绿化实际情况,近期阿盟林业局向各旗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城镇绿化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尽量选用适宜本地区的乡土树种,采取科学有效的栽植方法,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确保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绿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辽东山区绿化工作的短板。该文从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树木大小确定等探讨绿化技术,以期对辽东山区新型城镇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原保护和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西部地区79%的绿色植被是草原,在西北地区更高,达到8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种草在绿化中有许多优势,如发展速度快、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减少地表径流率高等,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土地裸露有突出作用,尤其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必须草本和灌木先行,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6.
正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镇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绿化生态功能和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也是城镇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桃源县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目前全县有公共绿地面积14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5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主要种植品种有广玉兰、香樟、栾树、银杏、桂花等乔木类树种,并广泛种植红檵木、春鹃、月季、紫薇等花灌木,结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城市绿地功能和绿化植被品种的分析,得出绿化植被品种选择的本土化、多样性、树种间的合理搭配是实现城市绿地多重功能的重要途径,并对多样性园林植物搭配的益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美化城镇环境,磴口县委、政府大力开展全民绿化义务劳动周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街头橱窗、标语、传单等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绿化意识。使城镇绿化工作基本实现了“主干道树木花草配套、1/3居民庭院得到绿化、覆盖率达...  相似文献   

9.
道路绿化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看路、二看树、三看环境、四看住",道路绿化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精神"面貌,更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整体水平。道路绿化带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活、交通环境,而且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卫生、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绿化树木改善道路环境、提升空气质量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树木移植,它包括大树和幼苗的移植,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绿化的最基本工作和方法。树木移植,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要树木的移植地和被移植地环境相对一致,树木伤根、失水少,任何树木在任何季节移植都是没有问题的。环境相对一致不变,它包括大气候和小气候、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但树木移植后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的发展也逐渐面临着资源、人口、环境这一系列严峻问题。而旨在建设一个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强调城镇乡村绿化协调发展,注重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多效益发挥的生态系统,即森林城镇是其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阐述了威坪镇创建森林城镇的概况、建设背景、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着重对威坪镇森林城镇营建特色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通报2007年国土绿化工作进展情况和2008年工作安排意见。一、2007年国土绿化工作进展情况2007年是国土绿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造林绿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国完成造林520万公顷,义务植树22.7亿株,种苗质量、造林质量和义务植树尽责率进一步提高。全国新增种草面积629.35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673.95万公顷,草原禁牧休牧轮牧面积累计8986.9万公顷,草原植被得到较好恢复,草原生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草原地区的土壤和植被,是在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树木在这里生存和发展,要受到两个关键因素的制约,一个是土壤水分亏缺的制约,另一个是土壤中存在钙积层的制约。锡林郭勒盟过去在草原地区从事林业生产建设,由于忽视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下的自然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造林绿化高潮.随着绿化树木栽植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科学规范管护农村、城镇周边栽植的绿化树木,切实巩固绿化成果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我省“五个一”绿化工程竞赛活动成效显著“五个一”绿化工程是省绿委1997年提出的一项促进城镇绿化的竞赛活动,即:每个城镇高标准绿化一个机关、一个宾馆、一所学校、一条道路、一个企业。全省各地根据这一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已建成高标准绿化单位400个,有力的推动了我省城镇生态园林化建设。晋中地区针对“五个一”工程涉及面广的特点,与城建部门共同制定活动方案,仅去年建成高标准绿化单位43个、街道12条。晋城市把泽州路作为晋城绿色文明的象征来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草坪面积,形成布局合理,品种多样,重点突出的绿…  相似文献   

16.
提高生长期内树木移栽成活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木的移栽一般都在树木的休眠期内(树木生命活动最微弱的时期)进行,以春季为主。这期间移栽的树木根系虽有损伤,但因树木的地上部分生理代谢缓慢,地温逐渐回升,根系伤口愈合较快,易恢复其吸收功能。因此,移栽后树木成活率较高。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增强,树木进入旺盛生长季节,要通过根部吸收大量的水份和养份供应树木的生长和叶、茎的蒸腾。春季是苗圃、花木等销售的黄金时期,往往错过了林木生产田间的重新布局时间(春季),城市绿化中又由于某些绿化工程的特殊需要,要在树木的生长期间进行移栽,如果也采取春季的移栽方法,由于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近,磴口县政府提出了近3年的城镇绿化奋斗目标:要求主干道的树木、花草配套;1/3居民实现庭院绿化;覆盖率达到15%以上。为了实现城镇绿化目标,首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14,(11):17-19
城市森林是指市域范围内以树木为主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主体是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涵盖范围包括建成区、近郊区、远郊区功能定位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和人;组成成分以树木为主,包括人文与自然环境;发展方向则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森林强调林地面积、林分结构等,城市森林强调的是以森林、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和成片森林、林带、林网相连的空间格局,追求自然林为主与园林景观点缀相结合的配置结构,森林、树木与城市建筑相互掩映的森林最观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圳自然灾害受损园林树木的处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桂红 《广东园林》2020,42(2):32-35
近年来随着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深圳城市园林树木及园林景观受到严重破坏,也给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基于安全管理和科学应对的目的,梳理受损园林树木的类别、危害、日常预防和应急清理措施以及遇到的绿化垃圾处理难题,介绍就地造景和花境应用对受损园林树木产生的绿化垃圾进行减量和资源化的实例。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城市要建设独立和专业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系统,对受损园林树木分类处理;二是充分利用受损园林树木的原木生态性和自然性,进行就地造景和近地花境利用,减少运输成本,促进绿化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20.
树木的大苗栽植造林,在乌兰察布盟城镇机关绿化中,特别是在实施绿色通道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栽植大苗的成活率呢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好树种,起好苗   树种的选择要根据立地条件和栽植目的,一般的原则是要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树种。如果是营造护路林可选择速生的杨树,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也可选择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如果是城镇绿化、机关庭院绿化,则一般可选桧柏、云杉等树种。选好树种后还要确定苗木的规格质量,一般用于绿化的大苗,要粗壮,树冠端正;针叶树大苗则要求主干健壮,顶芽饱满,侧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