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调心方有效部位(TX0201)对Aβ25—35所致类AD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p75调节机制的异同。方法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类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类AD大鼠神经元NGF及其受体p75和APP mRNA变化以及TX0201的影响。结果类AD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出现空间记忆能力下降,APP mRNA表达提高,神经生长因子减少,神经系统失去了营养保护。TX0201能有效控制以上病理变化。结论TX0201提高模型大鼠定向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降低皮层、海马部位APP mRNA的表达,增加NGF阳性样细胞、减少p75受体阳性样细胞调节神经营养而发挥作用。提示通过有效调节神经生长因子是TX0201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IL-1β、TNF-α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探讨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根据建模后时间分为模型4、6、8周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和Aβ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遭受电击次数显著增加,而主动逃避次数显著减少;学习和记忆潜伏期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IL-1β、TNF-α、Aβ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检测指标在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β表达与记忆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程度与Aβ表达呈正相关;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GFAP、IL-1β、TNF-α表达与Aβ表达均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糖代谢异常可能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Aβ表达增加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烟碱对A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家川  周华东  蒋晓江  邓娟 《重庆医学》2007,36(16):1619-1621,F0002
目的 探讨烟碱对Alzheimer病(A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Aβ25-35注射于大鼠海马部位建立AD和烟碱AD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组化、ELISA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部位GFAP免疫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细胞因子IL-1β含量变化.结果 在平台定位航行试验中,正常对照组、烟碱AD组潜伏期随训练天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而AD组潜伏期无明显缩短的变化趋势.正常对照组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和游泳距离百分比分别为64.94%、52.36%,烟碱AD组分别为54.67%、50.41%,AD组分别为22.34%、26.92%,烟碱AD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AD组大鼠海马部位GFAP免疫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较烟碱AD组大鼠明显增多.注射Aβ25-35后第1天、第7天、第15天,AD组大鼠海马IL-1β含量为(84.98±15.47)pg/mg、(92.58±17.01)pg/mg、(77.14±18.81)pg/mg;烟碱AD组海马IL-1β含量为(49.74±15.56)pg/mg、(41.46±12.37)pg/mg、(32.96±9.68)pg/mg.AD组海马IL-1β含量较烟碱AD组大鼠明显升高,差异显著.结论 烟碱具有抑制A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使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β减少,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Aβ杏仁核注射对大鼠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AD对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Aβ5~35片段单侧杏仁核注射,建立SD大鼠痴呆及记忆障碍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法等观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胆碱能系统、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改变。结果: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障碍;ChAT活性及M受体Rt值均显著降低;海马及额皮层异常磷酸化tau蛋白AT8表达显著增高。结论:Aβ杏仁核单侧注射可诱导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及胆碱能系统功能损害,同时伴有皮层、海马部位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AB是A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tanshinone,Tan)抑制β-淀粉样肽对神经元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肽1-40片段(amyloid β-peptide1-40 Aβ1-40)20μg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采用丹参酮(Tan,50 mg/kg)对Aβ1-40处理的大鼠连续灌胃14 d,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海马内注射Aβ1-40 14 d后,经行为学检测大鼠出现记忆障碍时,海马内IL-1β和IL-6 mRNA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NOS表达与IL-1β和IL-6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P<0.05).以Tan 50mg/kg连续灌胃14 d后,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和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Tan能有效地抑制AD样大鼠海马内IL-1β、IL-6与iNOS表达,这可能为其抑制Aβ神经毒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β-淀粉样蛋白所致模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模拟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左侧海马,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病理检测采用尼氏染色方法。结果 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后,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在注射点附近可见弥漫性胶质细胞浸润和局部神经元的大量丢失。结论 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心方有效部位TX0201对Aβ1-40双侧杏仁核注射所致的类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APP mRNA、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β淀粉样蛋白1-40片段(Aβ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杏仁核建立类AD的动物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类AD模型组、TX0201组、调心方组、安理申组,均采用灌胃给药20d;分别用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部皮层和海马的APP mRNA、Caspase-3表达。结朵:TX0201和调心方均能明显降低大鼠皮层、海马APP(MPI) mRNA和APP(KPI) mRNA的表达。模型大鼠大脑海马CA2区和皮层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调心方和TX0201均能明显调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TX0201可能通过降低皮层、海马部位APP mRNA的表达,下调Caspase-3,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神经元作用。  相似文献   

9.
狄婷婷  王秋杰  张美  王瑞婷 《重庆医学》2015,(11):1466-1468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10μ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行水迷宫实验;硫堇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形态变化及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细胞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皮层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1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Aβ可激活胶质细胞及促炎因子释放,引起大鼠脑神经元损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AB)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中海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MK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其与老年性记忆力减退的关系,研究炎性机制及信号转导在A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AD动物模型,通过Y-迷宫测试、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等方法,观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及MK2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Y-迷宫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受损(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胶质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MK2和IL-6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多见(P〈0.05);Westemblot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MK2条带增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K2信号转导通路在AD的炎症反应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探讨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4周模型组(M4组)、6周模型组(M6组)、8周模型组(M8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行为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模型组APP、Aβ表达明显增高。3个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β与APP正相关,APP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损伤负相关,Aβ与学习、记忆损伤正相关。结论APP、Aβ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表达增高,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增强Aβ表达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APP具有双重作用机制,既具有脑保护作用,又有增高Aβ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灵汤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脑灵汤对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部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mRNA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腹部注射合并铝盐皮下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内海马APP mRNA的变化。结果:脑灵汤治疗30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大鼠脑内海马部位APP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灵汤抑制和下调APP mRNA表达的水平,减少海马结构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预处理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模型鼠行为学和分子生化改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海马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及 IL-10建立AD 模型?用水迷宫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匀浆中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和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 )的表达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数与CD8+细胞数的比值?结果:大鼠海马注射OA后,动物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增加,且高浓度OA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均长于低浓度OA组;海马内PP2A蛋白的表达下调,且随着OA浓度的加大,对PP2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加强,APP蛋白的表达增强,且随着OA浓度的加大,对APP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更明显?IL-10与OA注射入大鼠海马后,动物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少于仅注射OA的AD模型动物;IL-10能够逆转OA引起的PP2A蛋白表达减少,对抗OA引起的APP蛋白表达增加;IL-10可使OA诱导的CD4+/CD8+增加翻转到对照水平?结论:大鼠海马多次微量注射OA可诱导大鼠产生AD样病变,即可诱导AD模型,IL-10可以抑制OA诱导的大鼠产生AD样病变,IL-10的这种作用与它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β1-42 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 (AD)的大鼠病理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在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双侧杏仁核内注射 β-淀粉样多肽 1~ 4 2片段 (Aβ1-42 )制作大鼠AD模型 ,注射一周后采用GFA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大鼠海马GFAP的表达。结果 杏仁核内注射Aβ1-42 后海马区出现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AD模型神经元损伤、死亡与Aβ神经毒性直接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Aβ导致神经元细胞毒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模拟人类Alzheimer病的大鼠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微量注射聚合态Aβ1-40制备AD动物模型,Y-型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刚果红染色检测病理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Aβ1-40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注射区Aβ积,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浸润。结论Aβ1-40海马内注射能较好地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改变,可作为AD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和形态学差异。方法:Morris水迷宫筛选学习记忆正常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大鼠侧脑室分别注射5μl Aβ25-35(2mg/ml)、STZ(120mg/ml)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观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第3d STZ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第4d、第5d,STZ组和Aβ组逃避潜伏期均增加(P<0.05),Aβ组与STZ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120s内大鼠跨越虚拟平台次数、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有效区停留时间,Aβ组和STZ组均减少(P<0.05),Aβ组与ST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胞核较大、细胞着浅蓝紫色;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红染、核固缩;STZ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较Aβ组排列更为紊乱,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β组。结论:侧脑室注射STZ和Aβ25-35均可成功制备AD模型,但STZ较Aβ所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神经元损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β-淀粉样蛋白致大鼠Alzheimer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模拟人类Alzheimer病 (AD)的大鼠病理模型 ,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 :大鼠双侧海马微量注射聚合态Aβ1 40 制备AD动物模型 ,Y 型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HE染色、刚果红染色和银染检测病理变化。结果 :海马内注射Aβ1 40 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注射区Aβ沉积 ,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原纤维缠结。结论 :Aβ1 40 海马内注射能较好的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特征 ,作为AD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3组,既假手术组(NS组)、Aβ模型组(AB组)和姜黄素干预组(CU组)。AB组和CU组直接注射Aβ1-42于大鼠海马CA1区;CU组用姜黄素给予大鼠连续灌胃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姜黄素可以缩短AD模型大鼠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时间,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Aβ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姜黄素干预组海马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目(24.63±3.28个)比Aβ模型组(45.92±2.71个)明显减少(P<0.01)。结论 姜黄素可明显改善Aβ所致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姜黄素可显著改善大鼠海马CA1区Aβ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海马注射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蛋白激酶C-δ(PKC-δ)、钙结合蛋白(Iba1)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壳聚糖磷脂酰胆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2.5μLAβ25-355μg/μL制备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内PKC-δ、Iba1的表达。结果壳聚糖磷脂酰胆碱明显缩短Aβ25-35所致AD模型大鼠的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降低PKC-δ、Iba1的阳性表达。结论壳聚糖磷脂酰胆碱通过下调脑组织PKC-δ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增生和激活,减轻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对Aβ25-35所致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区注射同等量β-amylod protein 1~42(Aβ1~42)后记忆能力和Aβ1~42沉积情况的变化.方法:SD雄性幼年鼠(月龄1个月)、成年鼠(月龄3个月)、老年鼠(月龄12个月以上)各21只,每个年龄段大鼠分别随机平均分入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3个组.模型组选择双侧海马区注射Aβ1~42,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Y型电迷宫和改进的甲醇刚果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的记忆能力和海马区Aβ1~42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成年和老年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部位出现大量的Aβ1~42沉积,并伴有神经元的皱缩或丢失以及胶质细胞的浸润.而幼年鼠未出现记忆障碍,Aβ1~42沉积程度较轻,神经元的形态数目基本正常.结论:不同年龄的大鼠对Aβ1~42的代谢能力不同,这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