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云细微末节。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细小而又有代表性的事情”。新闻细节,就是新闻作品中人物、环境、事件中的最小的基本组成单位,如人物的细小神态、环境的精雕细刻、事件的细微情节。新闻细节的描写,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细微而含义深邃的情节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需要 不需要环境描写?目 前新闻学术界对这 个问题很少论及,不 少新闻写作教材对 此也只字不提。显 然,这与人们习惯上 将新闻作品称为“快 餐文化”有关。一些 人认为,环境描写是 文学创作的手段,不 是新闻写作的方法。 既然新闻作品是“快 餐文化”,就不必要 注重环境描写,只求 简单明了,将5个 “W”交待清楚就行 了。我觉得,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 其实,新闻报道 并不拒绝环境描写, 中外许多好的新闻 作品都有环境描写。 试举《东方风来满眼春》中的几段文字为例: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这是深圳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神经,好的细节能使新闻更逼近“真实”的内核有的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新闻作品,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主要的新闻事实本身.还附带着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细节和事实血肉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构成了那些历史名篇不朽的画面。好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新闻作品常常很注意细节描写。新闻作品崇尚简洁,但为什么还要给细节描写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首先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有权威性的。第三,还应当是具有可读性的。这三点一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可…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中真实的细节描写将会起到不言而喻的效果,让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果将新闻情节看做是新闻的"骨骼"的话,那么细节描写就是新闻报道的"血肉",将其贯穿于其中,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以新鲜感,让读者过目不忘,使新闻作品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5.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纸媒记者,在报道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场景描写,可以使新闻作品产生出其不意的报道效果,使报道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中脱颖而出。场景描写在报道中展现独特魅力场景描写最终的目的是用场景说话,是记者在现场听到、看到、感觉到的形象、声音、环境和氛围的集合。  相似文献   

7.
新闻作品要以情感人、要形象生动,就必须要有细节描写。新闻尤其是纸媒体,因为缺乏电视和广播媒体的镜头和现场感,细节在新闻写作中不可或缺。而新闻中的细节描写对于彰显新闻人物个性特征展示其精神境界、描摹现场、深化主题有很强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可以流传的新闻作品,其问必定会有精妙恰当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8.
《简明美学辞典》中对情节一词的注释为:“情节,指对艺术作品(影片、戏剧、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的叙述,即通过事件的时间连贯性来叙述事件”。(见165页)定义中的第一层意思是讲,情节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有;第二层意思为,情节是连贯、联系的,唯叙事性作品中有。由于受定义概念的束缚,一些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还不习惯运用情节一词来评析新闻摄影作品,致使瞬间情节这一拓展作品内容、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关系、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功能,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记者从新闻事件的情节发展中拍摄而来的典型瞬间情节。虽然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内容是有联系的,读者通过眼和脑的观看与经验思考,静止的瞬间情节便在头脑里活动展开,这就是瞬间情节在新闻摄影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寓情于景。作者在采访时,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耳闻目睹当场的环境,有的景物对作者触及深,随之荡起思绪,发出感叹,在写环境时,把这些感触、感叹注入环境之中,使环境“人情化”了,这就是寓情于景的手法。 寓情于景,也叫化景入情,是环境描写的一种表现手法。新闻作品总是要表现作者的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的。这种感情、思想、观点,一般是通过叙述新闻事件,或是通过环境的描写再现出来,读者才容易接受。这是化景入情描写手法的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1.
借鉴故事的表现手法,将新闻事实以广播的特有手段展现给听众,能够使广播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美学效应。注重人本因素、细节描写、情节安排等,把新闻事实当作一个故事讲述出来,是广播新闻的故事化表现技巧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的特征外,作者更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有如临其境的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对一般新闻作品都是必要的,但对现场短新闻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篇幅比重较大的场景描写,便不能戴上“现场短新闻”的桂冠。这种场景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景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最理想的是要能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15.
些广播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听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提升广播新闻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王红 《今传媒》2014,(1):107-108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17.
<正>谈及一篇新闻作品,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可观的数据、作者溢美的赞誉,而是那些朴实无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生动鲜活的细节在人的头脑中历久而弥新,甚至能使人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尤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细节是新闻作品鲜活的"金钥匙",细节描写更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之所在。细节让典型人物报道常报常新田纪民是中原油田乃至石油石化系统极为难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的形式记录新闻事实,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新闻摄影作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在瞬间给读者以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描写所不能替代的。新闻摄影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反映新闻,那么新闻摄影应不应该完美?应该如何表现完美?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4,(10):80-80
仙桃日报社何世标谈到:新闻作品要不要议论是新闻工作历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新闻只要事实,不发议论;有人却认为新闻要事实,也要议论。作认为新闻允许议论,议论是新闻中的点睛之笔。新闻作品中的议论多数出现在人物通讯作品中对描写人与物发表的看法、评论和抒情等,表现作对人物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字,也是作对人物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散文化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散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意境美。无论是场景的描写、环境的渲染,抑或是人物形象的烘托、画龙点睛的议论、富有个性的叙述、融情于景的抒情,以及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在新闻作品中同样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尽管新闻作品有别于文学创作,但隔行不隔理,其理亦相遇。新闻作品拥有意境,就会韵味无穷,产生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宣传效果。一、什么是新闻意境美?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按照美学原理,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