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3月-2001年5月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患者入组分析。术后残端癌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3例,全部在术后4周行外照射。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10%。单纯残端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6月;1,3,5年生存率均为88.2%,58.8%,23.5%;残端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月,1年生存率74%,3,5年生存率为0%(P〈0.003);残端癌病理为鳞癌患者生存率高于腺癌患者,照射剂量〉60Gy疗效好于〈60Gy。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重要手段,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情况,照射剂量和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直肠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直肠癌术后复发、接受单纯放疗的49例患者,放疗总剂量为56~60Gy/28~30f,每周5次,放疗后1个月复查CT.结果 本组随访3年.完全缓解3例(6.1%),部分缓解25例(51.0%),稳定15例(30.6%),进展6例(12.2%).有效率为57.1%;疼痛缓解率为69.2%(27/39).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36.8%、6.1%.放疗剂量56Gy(40Gy 16Gy)与60Gy(46Gy 14Gy)两组相比,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明显减少.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2~3年内应定期复查,对于局部复发者,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剂量选择56Gy(40Gy 16Gy)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47例非小细胞肺癌经病理诊断后,进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其中鳞癌28例,腺癌18例,类癌1例,其中8例为手术后、化疗后局部复发,2例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可以平卧.47例患者以前均未做过放疗,本次放疗采用4~5个适形野,分次量2 Gy,每周5次,肿瘤剂量52~66 Gy,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用6 MV X线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剂量40 Gy.然后予合适的电子线放射治疗总剂量达到54~66 Gy,7周左右完成. 结果 47例疗效观察,11例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4例进展(PD),总有效率(CR+PR)为74.4%(35/47),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7.8%. 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适形放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7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适行放疗,180~200 cGy/f,80%~9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腹膜后总剂量40~60 Gy.结果 CR29.58%(21/71),PR47.89%(34/71),其他(NC+PD)22.54%(16/71),总有效率(CR+PR)77.46%.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15%(42/71)、22.54%(16/71)和9.86%(7/71).中位生存期15.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放疗剂量、症状缓解影响预后,而淋巴结转移大小、是否有癌栓、放疗体积与预后无关.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放疗剂量及疗效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1-5个脑转移病灶患者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放疗副反应.方法对45例肺癌脑转移病灶行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剂量3060cGy/17次,伽马刀放疗中心剂量30-42Gy,周边剂量18-21Gy,等剂量线50-70%.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全组随访3-48个月,症状缓解率77.8%,临床获益率95.6%,一年生存率60%,二年生存率30%,中位生存时间13月,仅一个脑转移病灶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2-3个脑转移病灶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无Ⅲ-Ⅳ级神经系统副反应.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1-5个脑转移病灶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耐受性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根治术后放疗对Ⅱ期乳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Ⅱ期乳癌术后行放射治疗53例与术后未行放射治疗者9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放疗组的10年生存率66%(35/53),单纯手术组68.8%(64/93)。但术后放疗组中区域淋巴结转移者81.1%(43/53),而单纯手术组仅5.4%(5/93)。放疗组中DT<50Gy的10年生存率52%(13/25),DT≥50Gy为78.6%(22/28)。结论:Ⅱ期乳癌根治术后常规作区域淋巴结放疗,且DT≥50Gy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鼻咽癌细胞在小剂量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有无改变,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25例病理证实的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分5组,每组5例,分别在接受1.9Gy/次、3.8Gy/2次、5.7Gy/3次、7.6Gy/4次及9.5Gy/5次,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表达水平,PCNA阳性细胞数≥2.6%时为阳性,<2.6%时为阴性.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5月(范围34 ~56月).末次随访时,1例鼻咽复发,2例颈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放疗前后PCNA阳性率均为42%(P> 0.05).总体4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3%和68%.放疗前PCNA阳性与阴性病例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和78.6%,两组无瘤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1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出放疗前、后PCNA对无瘤生存率具独立的预后价值. 结论鼻咽癌小剂量放疗前、后PCNA无显著性差异.本组病例鼻咽癌放疗前、后PCNA未显示出预后价值,可能与本组研究病例数少相关,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及耐受性,并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70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45例,常规放疗28例.结果 近期疗效:有效率32.9%,完全缓解5.5% (4/73),部分缓解27.4% (20/73),病灶稳定 64.4%(47/73).远期疗效:生存时间3~64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3.9%、13.8%.副反应:3级放射性肺损伤2例(2.7%),2级以下放射性食管损伤33例(45.2%).血液毒性反应3级5例(6.8%),4级2例(2.7%).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KPS≥80,放疗剂量≥60 Gy,早期病变(Ⅰ~Ⅱ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可靠且毒副反应小.KPS评分、放疗剂量及临床分期对生存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38例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6.3%(29/38).神经精神症状缓解率73.7%(28/38),肺部症状缓解率60.5%(23/38).1年生存率31.5%(12/38),2 a生存率10.5%(4/38).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47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任洪波  黄碧有  李少林 《重庆医学》2005,34(8):1200-1202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对4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以全脑放疗,当放疗剂量达到26Gy时给顺铂(DDP)20mg和替尼泊甙(VM-26)100mg连续静滴5d,环己亚硝脲(CCNU)100mg/m2每6周口服1次.化学治疗结束后继续全脑放疗至DT40Gy时缩野对病灶处放疗至50Gy.结果颅内转移灶:CR 26例,PR15例,SD 6例,PD 0例有效率87.2%(41/47);神经系统症状:CR 3例,PR 43例,SD 1例,PD 0例,有效率93.6%,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中位生存11个月,生存时间7~18个月.结论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有效率与生存率高,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