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据仓库在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项决策支持技术,它们的结合能充分利用经营企业内部积累的海量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来支持企业决策的制定.结合SQL Server 2005中数据仓库的构造技术,对其在连锁销售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使领域知识更了的支持领域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本提出了一种领域知识分类与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基于领域知识的软件原型支持工具,进行原型的快速开发 。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的适应企业产品快速设计环境下FEA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从设计过程知识重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融合技术的产品结构分析优化方法,通过在设计活动中引入动态分析仿真预制流程模板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最佳实践的仿真分析,实现结构有限元网格模型与分析计算的参数化,从而支持企业产品设计内部知识和被验证可重复的分析优化方法的可延续形积累。通过在汽车后桥差速器圆锥齿轮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表明:此方法能够协助设计人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有效应用FEA技术,改善了设计方案中的应力集中、应力不合理分布与扩展状况,提高了齿轮基体的承载能力,减少了断裂失效的预期,促进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江汉油田开发使用的Web数据库查询系统支持异构、分布式的数据库查询;支持数据库追踪查询;支持企业数据资源搜索和查询;支持图形库和叠后地震库查询;支持测井成果查询。数据库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软件,管理方便,维护成本低;软件界面单一直观,易学易用,能够进行跨平台与跨地域查询;勘探数据库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饰品设计知识体系复杂多变、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滞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饰品知识库的表示方法和结构模型,建立了支持创新设计的饰品知识库.通过研究饰品知识库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饰品设计知识获取方法,开发了具有历史资料整理和挖掘功能的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了基于知识管理系统和三维设计软件Rhinoceros的饰品快速创新设计系统,实现了饰品快速创新设计系统与企业自动打版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等原有系统的良好集成,为在知识环境下流行饰品的快速创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对于软件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施知识管理容易出现成本高、见效慢等问题.基于协同工作的知识管理方法是一种相对轻量级的知识管理方法,有助于降低软件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运作成本、风险,缩短回报周期.论述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种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协同工作平台,并在这种平台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与软件项目开发密切相关的基于协同工作的知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制造企业在应用CAx系统过程中如何集成各种信息资源和知识的问题,以汽车后桥产品设计开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协同CAx集成系统平台框架.采用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建模方法,提出一种特征参数度量的相似实例检索方法,实现了知识的重用,着重叙述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面向设计流程的知识驱动设计计算、基于特征参数的CAD建模方法、基于模型共享的CAE分析以及产品虚拟装配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此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知识的CAD/CAE集成,有效地支持了汽车后桥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欧盟及相关国家支持产业研究与创新的相关措施。构建了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即立法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主体地位;大力提高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能力,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协同设计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相互支撑的集成平台使得两者互相协调发展.从协同设计过程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知识的实体化特点和过程性观点,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模型及知识管理集成模型.应用知识资源的元数据技术和知识的业务视图技术,实现了知识资源与特定设计过程的集成.在以隐性知识活动管理为主的过程管理研究中,讨论了知识过程建模及其与协同设计过程的集成.以国内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的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例,进一步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逆向工程技术是重要的产品创新设计手段。为使高职院校学生牢固掌握逆向工程技术应用课程中曲线曲面逆向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使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12.1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与企业中对应的逆向产品工程师岗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保持一致,需要运用企业逆向产品工程师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研究微量硼对C100传动齿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比较高频淬火层与离子氮化层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微量硼能够提高齿轮材料的淬透性,细化淬火层的晶粒,其中含硼0.003%的试样淬火层最深,晶粒较细,其硬化深度与16 h氮化层的深度相当,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La2Mg(Ni0.85Co0.15)9Bx(x=0,0.05,0.1,0.15,0.2),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容量,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PuNi3型)、LaNi5相,一定量的LaNi2相和微量的Ni2B相,经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硼的加入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容量产生不同的影响,铸态合金的容量随硼含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而快淬态合金的容量随硼含量的增加有一极大值.快淬处理对含硼及不含硼合金的容量也有不同的影响,随淬速的增加,不含硼合金的容量单调下降,而含硼合金的容量可以获得一个极大值.  相似文献   

13.
硼对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容量及循环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低钴AB5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MmNi3.8Co0.4Mn0.6Al0.2贮氢合金中加微量的硼.用真空快淬工艺制备了稀土系低钴AB5型MmNi3.8Co0.4Mn0.6Al0.2Bx(x=0,0.1,0.2,0.3,0.4)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了硼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电化学容量及循环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硼使铸态及快淬态MmNi3.8Co0.4Mn0.6Al0.2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容量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使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硼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促进非晶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DEFORM?HT软件,对20CrMnTi钢齿轮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得出其渗碳后表层到心部碳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淬火后马氏体组织变化,并分析淬火后残余应力,选择适当的淬火冷却介质,通过试验测定其金相组织及表面至心部的洛氏硬度。结果表明,金相组织、洛氏硬度与模拟预测结果较吻合,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固-气循环法渗硼工艺试验中,发现在随炉冷却后的试样表层,形成了一层硬度很低、含硼量远低于Fe_2B的非硼化物。经过金相、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分折表明,该层是由铁素体组成的脱硼层。随炉冷却过程中,由于空气侵入炉中,造成Fe_2B氧化脱硼导致脱硼层的出现。实验分折揭示出,脱硼自晶界处开始,并在脱硼层中观察到了Fe_2B残留颗粒。渗后淬火或正火可以避免脱硼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与推导得到的齿面方程,确定方程各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基于得到的齿面方程,依据微分几何,得到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凹、凸面主曲率的计算方法。基于空间啮合原理,计算齿轮副在某一输入角速度下两齿面啮合点处的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已得到的齿面曲率、相对运动速度计算方法,推导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滑动率的计算公式。以某一确定设计参数的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作为算例,计算其主曲率、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滑动率,分析设计参数对其影响,以此作为分析该齿轮副设计及优化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对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来说,模数越大,齿数比越小,齿线半径越大,则滑动率的变化范围越小,齿轮副在运转过程中的磨损更均匀;就磨损而言,大模数、小齿数比、大齿线半径的齿轮具有更好的性能。建立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副滑动率与磨损之间的量化关系,反映出其正相关关系,为齿轮磨损量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锻热预处理对20CrMo 钢齿轮坯切削加工性和渗碳、淬火组织的影响。试验中采用锻热缓冷和锻热等温冷却两种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两种锻热预处理的齿轮坯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与通常正火的比较,渗碳状态下的奥氏体和冷却后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团)要粗些,但最终淬火组织差别很小。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耐磨合金堆焊层表面成形改善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面积耐磨复层板的堆焊工艺中针对以普通铬铁为外填充合金粉末,在A3板上堆焊耐磨层时,其表面成形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向合金粉末中分别加入硅、硼及联合加入硅、硼时的堆焊实验。经观察堆焊层表面成形情况、硬度测试及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硅、硼能有效地改善堆焊层的表面成形,提高堆焊层的硬度;加入硼铁后,基体组织中在空冷条件下就有马氏体析出,因而提高了堆焊层的淬透性。  相似文献   

19.
LiFePO4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the pre-decomposed precursor mixtures sealed in vacuum quartz-tube. Three kinds of cooling modes including nature cooling, air quenching, and water quenching were applied to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oling mod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 quenching mode can control overgrowth of the grain size of final product and improve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nature cooling mode and air quenching mode. The sample synthesized by using water quenching mode is of the highest reversible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and the best cyclic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demonstrating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138.1 mA·h/g at 0.1C rate and the total loss of capacity of 3.11% after 20 cycles.  相似文献   

20.
A technique of combination of vacuum firing and water quenching was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LiFePO4 powder. The sample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the pre-decomposed precursor mixtures sealed in vacuum quartz-tube, followed by water quenching at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The synthetic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st quenching treatment can avoid the overgrowth of single crystal and improve its availability ratio of active material.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ample. Next is the molar ratio of Li to Fe and the sintering time,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prepared in the optimized technical condition has the highest reversible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149.8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