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9,(6):35-35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法还没有真正成为公众环境维权的有力武器。”10月10日,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对记者表示。王灿发的判断,来自于对西部五省(自治区)部分城市“公民环境维权意识和环境法律需求”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7月4日至22日,由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CL APV)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 R DC)工作人员组成的环境维权流动宣传组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五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城市进行了流动法律咨询活动,并向当地参加法律咨询的群众散发了调查问卷。“设计这套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公众,特别是西部老百姓对环境状况的感…  相似文献   

3.
"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活动介绍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松花江活动中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4.
“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绿色大讲堂活动介绍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松花江活动中来,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5.
孙群 《环境教育》2001,(3):29-30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现状,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其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活动准备   (1)若干图片和竞赛题。   (2)电教设备、部分实物。   (3)环境保护相关资料和奖品。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片   (1)电教资料:世界环境污染现状。   (2)电教资料:淮河水污染现状。   (3)电教资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2.“小博士”介绍“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甲: 1970年 4月 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公众发起了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管理》2013,(4):47-47
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在京正式启动,同时,腾讯公益频道“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网上调查问卷系统”也正式开通。本次调查是北京市环保局、腾讯公益频道和全国众多大学生环保社团联合支持的首次全国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项目,旨在客观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姣  李双成 《环境教育》2007,(12):68-69
本次调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伦理体系构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一部分,旨在调查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为环境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调查问卷分为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环境态度、环境问题感知与环境意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 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吉林省多年来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了丰富多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在增强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吉林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回顾   吉林省在开展公众环境教育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来进行,即以公众参与为中心,以抓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带动公众整体环境意识的全面提高。   1、把各级领导做为重点,逐步使领导者由宣传教育的受体变为主体。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中各级领导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环保部门始终把各级领导、企业法人作为环境…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市民环境意识万人问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全国和自治区第4次环保会议精神,了解和提高全市各族群众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在199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了以“关心环境保护,共建美丽首府”为主题的市民环境意识万人问卷活动。由全市7区1县及2个开发区环保局(站)协助,分别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街头、摊点进行发放问卷活动。调查结果初步摸清了乌鲁木齐市在环境宣传教育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各界环境意识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乌鲁木齐市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环境教育的影响力,鼓励公众参与各项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六进"项目,充分展现了环境教育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方面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教育起家"的,在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环境教育能否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能否让"接地气儿"的环境教育活动凝聚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正能量,培育出大众的参与意识,对于环境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众媒体和教育系统的作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的公众环境意识子项目.作者随其项目组环境教育学习考察团到欧洲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走访了德国、奥地利等六国19个市镇,参观了34个有关的机构和单位.所见所闻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规定,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决定,在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之际,共同组织一次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探讨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相关因素和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途径,为我国环保工作积累基础资料,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调查活动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港、澳、台除外)中的139个县级行政区10495个合格样本户。年龄为少年组10-15岁,成人组16-65岁。完成样本9202户,完成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升很快,但是由于环保司法制度的缺陷、公众组织化程度有限以及仍然较强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等等的制约,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力还很不足。未来走向成熟的公众环境意识应该是明确意识到自己责任的、自觉配合政府环境政策的、积极践行环境行为的环境意识。为此,应进一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机会,改善公众参与的条件,以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省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渐入佳境。大同市组织《大同日报》小记者深入东郊、西郊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组织环境公司走进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  相似文献   

15.
洪大用 《绿叶》2014,(4):4-14
近年来.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升很快.但是由于环保司法制度的缺陷、公众组织化程度有限以及仍然较强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等等的制约,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力还很不足。未来走向成熟的公众环境意识应该是明确意识到自己责任的、自觉配合政府环境政策的、积极践行环境行为的环境意识。为此,应进一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机会.改善公众参与的条件,以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在环境决策中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公众参与普遍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形,公众的意见往往无法被决策者认真考虑,更不要说被其采纳了.作者认为,就中国的环境执法而言,群众才是根本,群众才是基石.因此,重视公众视野中的环境问题,了解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真实看法,环境执法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环境执法的效率才可能提高,中国的环境问题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因此,作者以《北京公众视野中的环境问题与公众的环境意识》为题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试图借此机会从源头上为政府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环评中的公众环境意识及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辉  叶宏  任勇 《四川环境》2010,29(4):95-99
近年来由大型化工、环保项目引发的环境争议风波,已经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近年发生的环保公众事件,从环评公众参与的角度对公众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面对公众质疑、完善公众参与和培育公众环境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3~6月,吉林省开展了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批准的地方项目之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简称CEAP)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发起的一项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为宗旨的环境教育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主要通过在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环境问题已是公众瞩目、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还较低,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教育、环保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日渐走上了普及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并逐步完善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教育网络。合肥绿迹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运用多元化方式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让公众了解相关环保知识、引导大家提升环境科学素养,公众监督、公众参与,使公众清醒认识环境堪忧之处,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转化为改善环境质量的实际行动,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