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并对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外科2010年6月-12月符合围手术期要求的160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用药合理性比例以及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院外科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比例较低,仅占20.62%.比较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不合理用药组明显高于合理用药组.结论: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药源性疾病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药物和疾病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有效、安全、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工作实践体会对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抗组胺药物自1937年开发以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临床的不断试验中,抗组胺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产生了2代、3代抗组胺药物.由于1代、2代、3代抗组胺药物各自的作用特点不同,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抗组胺药物的分类及药理作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对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一时段门诊西药处方1480张,根据有关药学理论,统计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合计138张 (占9.3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联合用药不合理49张、重复用药37张、选药不30张、用法不合理22张.结论 合理用药任重道远,一要临床医生科学用药,二要加强多方面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并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医嘱.方法 对本院2008年11月1日~2010年11月30日通过审查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查出不合理医嘱5218例,主要是配伍禁忌、溶酶限制、给药方式不当、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认为应规范临床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其被违规非法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本文着重论述了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以及促进合理用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医院抗菌药的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临床查房、开展药学讲座等方法,开展药学服务.结果: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使临床抗感染疗效大为提高.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学服务,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给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护理技能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量药物不断进入医院,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反应,由于疾病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都有不相同,当患者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药师对其服用药物方面的指导时,因此,护士提高患者用药指导,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障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护士对患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情况以及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局部用药以问卷调查为主,对门诊病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现场调查,统计结果;对其生活质量分析采用随机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所调查的640例患者当中,用药不规范率为63.3%,青光眼知识了解贫乏,贫乏率为48.3%,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定期复查.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除了患者的合理用药及时复查外,要辅以及时的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常见某种疾病诊断明确,药物选择和应用也很明确,但为什么效果有好有差?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许多药物的作用时间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如胃酸分泌、胆固醇合成、糖皮质激素分泌、血糖含量、心血管疾病等,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可达最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药物因持续高浓度而产生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近3年常用抗病毒药的用药现状,为临床准确、合理、安全、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08-2010年临床各科室使用抗病毒药患者的病历,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规使用5种抗病毒药,其中阿昔洛韦的使用率最高(46.08%),内科及儿科使用抗病毒药的频率最高(分别占33.09%和29.41%),不合理用药病历以外科最严重(占21.43%).结论:本院抗病毒药品种基本固定,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为治疗病毒感染的临床常用药,在病毒感染治疗上应该酌情采用联合用药,加强抗病毒药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对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选用原则、合理应用、综合治疗等方面来论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结论: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8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根据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节律给予调整服药时间,而对照组按传统服药时间给药,观察2年以后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降压显效率为57%,有效率为38%;对照组显效率为41.3%,有效率为37.5%,2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复发再入院15例(15.0%),对照组再入院31例(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掌握人体血压的波动节律和药物分布的时间规律,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可确保全程平稳降压,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麻醉处方的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住院2010年1月到12月住院麻醉处方916张,利用Excel程序进行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统计分析.结果 芬太尼透皮贴(8.4 mg)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芬太尼注射液(0.1 mg)和吗啡缓释片;除芬太尼透皮贴(8.4 m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吗啡缓释片DUI>1外,其余麻醉药品DUI均<1,用药合理.结论 我院住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有些存在诊断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使麻醉药品的使用更安全、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系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慢性胃炎的用药,如何选择药物,合理配伍组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殊疗法,治疗时须合理选择药物,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缓解期进行护理指导活动的意义.方法:药物治疗配合自我护理.结果:认为在临床缓解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自观指导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措施.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缓解期开展护理指导活动有积极的意义,可延长发病间隔时间,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5年来1.5万例三伏贴疗法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等难治疾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包括三伏贴疗法的理论依据、适应症、方法和护理指导.认为护士应熟悉三伏贴疗法的特征、方法及用药后的主要反应,才能更有效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提高药物的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疾病的恢复或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份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450例,使用率为66.5%,多为单一口服用药,部分联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者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等.阿莫西林分散片居首位,其次为大环内脂类的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颗粒、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B-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结论: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这种滥用现象值得重视.医院更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产时监护、产后护理及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有效合理的护理对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母婴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近年来,由于刺激性药物,高营养剂,抗肿瘤药等药品的广泛应用,在增加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医疗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护士应掌握药理知识,加强用药护理,及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确保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