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制度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勇于探索,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内监督制度,发展和完善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党内监督日益走上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了党内巡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取得了新发展。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党情,必须继续修订和规范现有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党内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建立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3.
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需要监督,执政党的党内监督更应当围绕监督权力来构建,在此基础上,从监督理念、监督体制、监督制度、监督的重点和关键等方面对现行党内监督中不适应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发挥党内监督的现实效益.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党内监督,他认为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如何抓好党内监督,江泽民同志认为应该首先突出党内监督的重点,重视党的监督制度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并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内监督是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蜕化变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效措施。历史地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最先出现了党内监督缺失的实践症侯。列宁从党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思想。从历史和时代相结合的维度对列宁晚年的这些思想进行反思,探究其时代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对于我国执政党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制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监督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坚持监督机关和监督工作的群众性;实现监督机关工作的科学性;保证监督工作的权威性。按照这几个原则建立建全党内监督制度是党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和党外监督是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党内民主有利于带动和完善党外监督制度;健全党外监督制度有利于推进和提升党内民主建设水平。内外因基本哲理启示我们,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据,党外监督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推动党内监督科学化进程,是保障党内权力合法运行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有了新发展。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存在部分党员监督意识缺乏、党内监督体制不成熟、党内监督手段单一等方面的不足。我们党通过提高党内监督信息“公开化”水平、实现党内监督体制“常效化”发展、加强党内监督手段“网络化”建设等相关途径,切实落实三“化”进程来推动党内监督科学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党内监督制度规范,标志着我党的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条例在组织建设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规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要求;在作风建设上监督对象直至最高层和一把手,从依靠权力反腐转向依靠制度反腐,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强调党内监督重在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党内监督机制,对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党内监督制度 ,标志着我党的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条例》在组织建设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 ,规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要求 ;在作风建设上监督对象直至最高层和一把手 ,从依靠权力反腐转向依靠制度反腐 ;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强调党内监督重在制度建设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党内监督机制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又一创新。  相似文献   

11.
要从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行政成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严重损耗着党的执政资源。行政成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它体现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廉政建设的能力和决策能力。为此,要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就要树立行政成本意识;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职务消费的核定制度与政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成本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对社会、对党自身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党的执政目标充满立足于“为公”、“为民”的道德价值追求。能力建设体现着党对社会道德秩序的关切,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伦理关系协调的需要。通过党内民主建设将党的执政行为纳入以民主和法制为准则的伦理轨道,这是规范执政党自身行为和理顺社会伦理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对于执政党而言,要能对国家政权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应该从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和更大程度的认同,社会是执政党权威形成、维持和增大的源泉。纵观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有过两次重大的变化。然而,从当前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的效力来看,出现“权威真空现象”,亟需再一次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理论是一个包含执政环境、执政理念等多个范畴的理论体系。执政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政党及其行为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对党执政提出的内在要求的全面认识。执政环境是执政理念形成的基础,执政理念要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科学的执政理念有助于执政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也是党的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党内和谐包括党的思想和谐、党的制度和谐以及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等方面的内容。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就要大力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以反腐败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6.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执政党依法执政,要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具体制度和机制;对执政党权力监督要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三个必然”的思想,阐明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必然性,对我党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目前党的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为前提,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不断强化执政主体的作用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增长新本领。  相似文献   

19.
执政的道德合理性是执政党执政伦理的基石。建构在执政伦理基础之上的政党政治制度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规范体系、组织结构体系所蕴涵的伦理和执政党执政主体伦理,构成了执政党执政伦理的四个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为其权威的建立努力寻求社会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蕴含着对执政党权威形成挑战的因素,要求执政党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其执政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