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反应蛋白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和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我们观察CRP水平与MHD患者贫血及rHuEPO抵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细菌感染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为60% ~ 70%,腹腔感染占首位,其次是肺部[1].研究显示,重型肝炎并发细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2].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并控制感染对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降钙素原(PCT)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全身炎症反应的特异性指标[3].血清PCT浓度的升高不仅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全身细菌感染,而且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4].本研究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探讨血清PCT检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而炎症反应是重要影响因素。C-反应蛋白(CRP)则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作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的标志物。本文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与感染、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机制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60名,稳定性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4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浆中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各组间CHO和TG水平无显著差异。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各组患者的CHO水平均显著下降,TG水平变化不明显,SAP组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变化,UAP和AMI组患者血浆CRP水平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SAP组。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作用之外,还有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均存在着慢性微炎症状态,其标志物为C-反应蛋白(CRP),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肾性贫血,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研究证实,HA型树脂灌流器可有效吸附炎症介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我们自2007年10月~2008年6月对维持血透的CRF患者采用丽珠HA130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3个月后观察在改善患者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霉酚酸酯在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种病理机制参与其发病过程,但目前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确立了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为抗炎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铁蓄积与骨代谢及机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将117名绝经后女性体检者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分成3组:骨量正常组(T≥-1)、骨量减少组(-2.5T-1)和骨质疏松组(T≤-2.5)。所有体检者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钙、磷、25(OH)D、血红蛋白、CRP、白细胞、肌酐、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空腹血糖]、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Fer)、转铁蛋白(TRF)]、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代谢产物(β-CTX、PINP)]。结果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增大,体内血清铁蛋白升高,铁蓄积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同时伴随β-CTX、PINP、CRP升高。其中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β-CTX、PINP、CRP呈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体内存在铁蓄积,同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铁蓄积可促进I型胶原蛋白降解,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免疫炎症反应,常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慢性炎症状态、贫血、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报道证实利用血液灌流(HP)技术可通过有效吸附血液内中分子、大分子炎症介质,从而达到改善终末期肾病IR的目的[1].本文拟就终末期肾病IR的炎症机制及HP治疗对其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炎症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炎症细胞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比较急性下肢DVT患者(DVT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浆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DVT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30,P<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30,P均<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0,P>0.05)。结论:下肢DVT与急性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相互影响,CRP可能成为评价DVT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CRP与IL-6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因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下肢DVT的关系.方法 检测收治的19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治疗前后及16例正常对照中性粒细胞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DVT的中性粒细胞、血清CRP和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DVT组CR...  相似文献   

11.
C-K应蛋白(CRP)是急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为此,我院检测了MHD患者临床指标及CRP水平,并对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其他     
糖尿病慢性创面生长因子治疗研究新进展(综述);TREM-1在脆弱类杆菌脂多糖诱导单核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炎症反应因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因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下肢DVT的关系。方法检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治疗前后及16名正常对照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前DVD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量、血清CRP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VD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稍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记录90例稳定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和透析处方。通过食谱调查计算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的热卡(DEI)和蛋白质(DPI)。测定或计算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瘦体重(LBM)、瘦体重%(LBM%)和标准化的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分别以Alb、PA、LBM%和SGA作为营养不良的判定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组。测定慢性炎症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血清瘦素和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 本组CAPD患者的血IL-6为(17.17±27.72)pg/ml,TNF-α(34.21±25.92)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CRP(9.88±20.93)mg/L,有24例(26.67%)超过正常参考值(8 mg/L)。本组患者合并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梗)或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者共55例(61.11%),其中仅并发心绞痛或陈旧心梗者、仅并发慢性心衰者或伴以上两种并发症者的血CRP均分别显著高于未合并以上心血管疾病者(P<0.05)。在各营养不良组,至少有一个慢性炎症指标的升高,且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血CRP升高组较CRP正常组的DEI、DPI水平显著为低(P<0.0  相似文献   

1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剂缺乏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静脉补铁剂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微炎症反应的发生,持续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可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加重贫血。近年来,关于CRF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近五年的相关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RF)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对其常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当应用足量EPO治疗后,仍不能达到贫血治疗的目标值时称为EPO抵抗。炎症是造成EPO抵抗的一个常见原因。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敏感的能反映体内微炎症状态的急性时相蛋白,本文观察CRP与肾性贫血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针刺疗法对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指慢性非菌性炎症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既往一直用神经感传-神经内分泌学说[1]来解释其治疗机理.现代医学认为[2],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T、B淋巴细胞等所释放的炎症介质在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介导慢性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细胞分子水平的一些研究显示,针刺也可影响免疫系统,通过调控炎症介质的合成、分泌来实现对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作用.然而针刺调控炎症介质、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具体机制一直不十分清楚.现将此方面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患者急性时相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a[LP(a)]是公认的检测机体微炎性状态较为敏感的指标.然而,在慢性肾衰竭(CRF)的早期,CRP和LP(a)水平变化不大[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APP),在炎性反应早期,CRP与多种细胞因子可刺激SAA表达,且SAA与CRP高度相关[2].本研究探讨上述炎性因子与CRF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从而寻找一种能够早期诊断CRF微炎性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143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的非透析CK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同时应用DEXA法测定所有患者全身肌肉组织及脂肪组织含量,以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慢性炎症的状态。结果:143例患者平均CRP(4.64±7.51)mg/L,CRP升高(〉8mg/L)的比例为21.67%,营养不良组平均CRP及CRP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1),营养不良组的前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水平与血清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38,P〈0.01),与Pre—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47.P〈0.001)。Pre—Alb水平与LBM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ho=0.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MDXA百分比、高血清CRP水平和低肾小球滤过率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CKD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CKD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直接相关,血清前白蛋白较白蛋白更好地反映非透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青藤碱对腹膜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慢性微炎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反映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并可作为判断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研究抑制慢性微炎症状态.降低CRP水平.有重要临床意义。药物青藤碱(sinomenine acutum)是植物青风藤中分离出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降压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还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我们选择在腹膜透析高Hs-CRP水平患者中应用青藤碱.旨在探讨该药对透析患者有无抗炎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