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4例用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镜溃疡疗效比较,Hp的疗效以及12个月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溃疡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p无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隔药饼灸组30例,西药组30例。隔药饼灸组采用隔药饼灸法,每穴每次灸3壮,隔日1次;西药组采用西药周期疗法,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月经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月经来潮天数、月经量减少情况、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1),而隔药饼灸组改善情况更优于西药组(均P<0.01);治疗后,隔药饼灸组血清FSH、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血清L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西药组血清FS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LH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隔药饼灸组治疗后血清FSH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血清E2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隔药饼灸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肾虚血瘀证患者的月经情况、中医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隔药灸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35例患者为西药组,实施西药治疗;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收治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温针灸配合隔药灸脐治疗。对比2组患者经期疼痛程度及月经失血量。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经期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月经失血图(PBAC)积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患者积极实施温针灸配合隔药灸脐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经期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经期出血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顺应月经周期节律干预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5例子宫肌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3例和中药组32例。两组均予复方内异宁顺应月经周期节律进行加减内服,针药组除服用中药外于经前7天至经行第2天联合针刺、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痛经程度、痛经强度(VAS视觉模拟)及痛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针药组与中药组的PP集、ITT集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程度、痛经强度、痛经时间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针药组优于中药组。结论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能改善患者痛经程度与强度,缩短疼痛的时间,可作为子宫腺肌病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口服;对照组60例,予以米非司酮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寒凝血瘀症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8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积分、血清CA125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均有改善(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在痛经、中医证候改善和血清CA125降低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痛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于绍卉  姚璠  阮征  张红 《吉林中医药》2021,41(6):821-824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妇科疾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将子宫腺肌症所致的肾虚血瘀型痛经的7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痛经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肾虚血瘀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所致肾虚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能更有效改善肾虚血瘀证证候、痛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配合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隔药饼灸夹脊、环跳、承山、昆仑等穴,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隔面饼灸相同穴位,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腿痛功能、下腰痛(JOA)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血浆P物质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腰腿痛功能积分(P0.05)、JOA积分(P0.05)、VAS(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JOA改善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P物质含量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改善作用优于隔面饼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诱发痛经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9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和麦粒灸(子宫、次髎)治疗,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月经来潮,每天1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记录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痛经程度、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F_(2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33/40)。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程度、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改善(P 0.05)。结论: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不仅痛经、月经情况明显改善,而且子宫体积、内膜厚度、炎症因子水平均良性改善,值得临床适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隔药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青岛市中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隔药灸治疗,观察患者痛经缓解、相关临床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第1、2、3个月经期时,观察组患者痛经程度、持续时间CM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13.415、11.941,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IL-8及PGF2α、O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256、3.755、6.344、4.24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包块显著小于对照组(t=22.912,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4.018,P0.05)。结论:给予内异症痛经患者隔药灸,有助于患者盆腔包块缩小,提高痛经缓解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总体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0.
汪慧敏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明洁  金颢璇 《光明中医》2011,26(8):1545-1546
汪慧敏教授在中医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研究多年,开创地运用针刺、隔药饼灸,适当配合中药治疗,缓解经期腹痛,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轻中度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养血生发胶囊口服,并配合外搽生发酊。两组均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各观察疗效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秃皮损区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月、3个月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2个月、3个月斑秃皮损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斑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较治疗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许力挺 《光明中医》2021,36(2):240-243
目的探讨温经逐瘀汤联合温针灸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卵巢功能及MMP-9、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采用温经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PABC评分、卵巢功能及血清MMP-9、VEGF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PABC评分及血清MMP-9、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FSH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组血清LH及E2水平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经逐瘀汤联合温针灸可更明显地降低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MMP-9、VEGF水平,缓解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常规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穴取肺俞、肾俞、印堂: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3个月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3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停止治疗3个月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更持久,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灸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隔姜灸颈椎夹脊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 ,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类脊髓型颈椎病 30例 ,并分别随机选择 30例以中、西药治疗作对照组 ,进行计分式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治疗后改进率均比西药组有明显增高 ( P<0 .0 0 1)。结论 针灸叠加中药组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痛经发作期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缓解期予痛经舒汤加减,对照组106例予月月舒冲剂治疗。2组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痛经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6%,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痛经程度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督通痹方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观察组选择针刺(取穴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配合特制灸粉(自拟温督通痹方)行督脉艾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SAS20改善达标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Bath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2%(P<0.05)。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指地距、枕墙距、BASDAI、BASFI及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督通痹方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口服西药,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囊肿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穴取关元、子宫、血海,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异位囊肿最大截面积、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7(IL-17)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MSS严重程度、发作时间评分及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17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CMSS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发作时间评分及血清TGF-β1、IL-17水平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异位囊肿最大截面积均减小(P<0.05),且观察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巧克力囊肿痛经可明显改善痛经症状、缩短痛经时间,促进卵巢异位囊肿萎缩,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GF-β1、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