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动脉栓塞(PE)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较高,近年来DVT—PE受到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VCF)置放术的成功开展已成为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的有效途径,本文含我们应用腔静脉滤器的工作体会,就腔静脉滤器VCF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外科常见的血管疾病,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其常见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interior vena caval filter,IVCF)置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有效预防PE的方法。我科在IVCF的保护下对5例急性DVT患者逆行插管持续溶栓治疗,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预防肺栓塞疗效,并发症以及相关处理。方法:在DSA下经皮股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46例,术中观察和术后随访了解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的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均置入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于术中发生肺栓塞,经抢救后患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发现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11个月后健侧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下腔静脉穿孔。余无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术前彩色超声及术中下腔静脉造影是确保下腔静脉滤器(VCF)放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PE)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展而来。不作任何处理的下肢DVT约有30%~50%的发生肺栓塞,12%死亡。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肺栓塞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下腔静脉造影是置放滤器前的必备,决定者是否能够置放滤器、置放的位置及着滤器种类的选择。笔者总结2001年1月-2009年8月360例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就造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见于下肢,而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P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在防治下肢DVT脱落导致PE的作用是肯定的,本文旨在探讨应用下腔静脉滤器对下肢DVT患者预防PE或已发生PE的患者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的临床价值及影响疗效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并采用抗凝、溶栓治疗,临床观察是否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结果 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缓解,无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后14天成功回收21例,其中11例滤器上有血栓附着。结论 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是预防肺栓塞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为了预防下肢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EP)而设计的一种装置[1]。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外伤、血液凝滞及高凝状态所引起,血栓脱落成为栓子而形成肺栓塞(PE),严重威胁患者生命,IVCF植入术是预防PE的有效方法[1-2]。我院于2006年9月—2012年3月对82例不同诱因致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均实施了IVCF植入术,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预防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DVT)而引起肺动脉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时滤器植入52例下肢DVT患者。结果:52例滤器均成功植入,1例未取出,51例取出,37例滤器捕获血栓,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结论:临时滤器植入预防因DVT而引起的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pulmanary embolism,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经皮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人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肺栓塞。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15例下肢DVT患者置放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综合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下肢DVT患者经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防止肺动脉栓塞。IVCF置入后同时行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32例下腔静脉滤器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100%。32例DVT行IVCF患者无一例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所有患者下肢症状明显好转。本组2例出现滤器倾斜,但倾斜角度小于15度。1例发生下移,但未进入髂静脉内,不影响滤过效果。未发生下腔静脉穿孔、阻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置入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国  陈开  郑江华  朱彦彬  杨林 《四川医学》2010,31(7):905-90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的手术指征、并发症、意义及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临床资料,并对之随防。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将滤器置于双侧肾静脉开口平面下方,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0个月,均无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1例滤器内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2%。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栓塞发生,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正规的抗凝溶栓治疗是防止滤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出院。药物治疗52例发生1例有症状肺栓塞,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出血并发症。1例股青肿合并Cockett手术取栓加PTAS,术前置入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cava filter,IVCF),患者恢复满意,足背动脉博动恢复。41例随访1~50个月,平均12.4个月。结论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钙在下肢DVT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严格抗凝溶栓可降低PE。IVEF的置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介入联合手术治疗股青肿合并Cock-ett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或)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10例确诊的NS并发DVT和(或)PE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NS无血栓患者(无血栓组)的年龄(AGE)、血浆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组10例,肾活检6例,膜性肾病3例.血栓组AGE、ALB、24-UP、FIB与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T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经抗凝、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治疗后,血栓均基本消失.结论 AGE、ALB、24-UP、FIB在NS并发DVT和(或)PE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性肾病是NS合并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一旦合并DVT和(或)PE,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溶栓、介入治疗.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DVT导致P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将下腔静脉滤器(IVCF)从右颈内静脉置
入下腔静脉预防肺栓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和CDFI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定期超声监测IVCF的形态与位置。临时性IVCF在放置32~45 d 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取
出。随访观察有无PE及滤器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经CDFI检查,右颈内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分叉、双侧肾静脉
开口位置显示均清晰,所有静脉无变异,无血栓,显示率100%。在CDFI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临时性IVCF 23个,永久性
IVCF 15个,技术成功率100%。术后CDFI和X线腹部平片均证实滤器置入位置正确,展开完全。23个临时性IVCF 32~45 d后
均经右颈内静脉取出。随访栓子捕获率36.5%,滤器无错位、移位、断裂,患者没有出现腔静脉穿孔、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CDFI引导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相对于X线引导,CDFI引导IVCF置入术具有简便、易行、无放
射线、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溶栓方法在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肢浅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股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两组均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监测凝血功能。测量指标包括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溶栓药物用量。结果 两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研究组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快(P<0.01)。研究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研究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对照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肺动脉碎栓、局部置管溶栓治疗,以开通肺动脉。结果滤器和导管均成功安全置入,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脑出血1例,死亡1例;31例患者随访5~48个月,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经导管栓子祛除术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TKR) or bilateral TKR in a large sample of patients in a major hospital orthopaedic unit. DESIGN, SETTING AND PATIENTS: The Mater Misericordiae Hospital, North Sydney, NSW, a 195-bed private hospital. All patients who had THR, TKR or bilateral TKR at the hospital between 1 April 1995 and 31 December 2001 had physical prophylaxis (graduated compression elastic stockings or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or both) and chemical prophylaxis (anticoagulant) against VTE. All underwent ultrasonography of both legs before discharge, with a small, symptomatic group also undergoing a ventilation/perfusion lung scan (V/Q scan)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evalence of deep-vein thrombosis (DVT) and symptomatic pulmonary embolism (PE) before discharge. RESULTS: Among a total of 5999 patients, the pre-discharge prevalence of DVT after THR, TKR or bilateral TKR was 8.9%, 25.6% and 36.9%,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non-fatal in-hospital PE was 1.9%, while the prevalence of fatal in-hospital PE was 0.05%. CONCLUSIONS: Despite short-term chemical and physical thromboprophylaxis, the prevalence of DVT after lower-limb joint replacement, measured by pre-discharge ultrasonography, was high. The rate of symptomatic non-fatal in-hospital PE was moderate, but fatal in-hospital PE was ra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滤器保护下治疗DVT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83例下肢DVT病例予滤器保护下溶栓抗凝治疗,对DVT危险因素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病人年龄60岁以上者65.6%;3个月内骨盆或DVT患肢的创伤/骨折占12.0%,有手术史者14.5%,91.6%位于腹盆腔及患肢;有恶性肿瘤史者19.3%,75%位于腹盆腔。2.滤器植入均成功,无移位及穿孔,总有效率98.8%;滤器俘获栓子19例,2例有PE症状,PE发生可能性减少20.5%。结论年龄、创伤/骨折、恶性肿瘤是DVT的重要危险因素;VCFs保护下治疗下肢DVT可有效预防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