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春艳  孙娜蒙 《山西建筑》2009,35(9):167-168
针对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从美学的角度阐释了展示设计中材料自然美、工艺美、社会美的体现,力图从多角度分析材料美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对展示设计师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5)
当今中学美术欣赏课的设置,它所执行的是深层次、宽范围的美育职责。具体而言:美术欣赏课在教学上,对学生所进行的美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即是"多维美"的教育。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同时,将艺术上的美和规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培养学生对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的理解、追求,唤起学生对自身、自然及社会的热爱之心,从而达到塑造自己、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3)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美的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行走在美的实践活动中是教学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笔一画成就美"是我校的美好教育理念,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在学校融美课程中思考美的教育教学:在反复琢磨中寻找美的融合点;在融美课程的经历中寻找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学生也应在实践中思考着美,享受着美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7)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情感教育,社会美教育等。在当前形势下,语文的审美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文学作品本身孕育了美,生成了美,它是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语文教学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里的字、词、句基础知识教学,作品中的阅读、赏析都体现了各种各样美的形态。语文教学离不开美的熏陶,它始终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从美育学上探求语文教育的"美",以促使学生自由心灵的建构,从而注重语文教育目标的美育要素【2】。  相似文献   

5.
正美是人们一直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设计中美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并通过审美对象传达给审美主体的,在众多能传达给我们美的设计中以古代建筑的形式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探寻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容。通过形式语言所传达的精神内容正是本文所探寻的方面。设计美学的范畴主要有功能美、形式美、造型美、结构美、材料美等。功能美是设计审美的第一要义,形式美是传达功能美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4)
<正>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营造美的氛围,用美来熏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展示美的境界,用美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德育融化于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5)
"道可道,非常道",美无法言说,庄子否定世俗之美,主张以直觉的观照和精诚的感悟体会美的本然状态。庄子之"美"是一种自然之美、至真之美,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造就了中国绘画发展史中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庄子的美学思想实质上回答了一个基础问题——"什么是美"。该文试图对庄子的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庄子美学对于绘画艺术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6)
"美是什么"是美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前沿最困难的问题。众多的美学家为此不懈努力,从哲学、科学以及经验总结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每种答案又都让人不免遗憾,无法充分解释美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应该充分认识到美的复杂性,用综合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5)
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对美有着强烈追求。本文对物理学中蕴含的科学美即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和统一美做了剖析。物理学的建立过程也是物理学者追求科学美的过程,他们追求科学美的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3)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上林赋》奠定了汉赋"巨丽美"的基本特征,这一文学贡献成功于作者对极致美的追求。赋中体现的极致美追求,是作者的生存环境及其文化积淀促成的,即统一的汉帝国营造了追求极致美的社会文化氛围;诸子百家的"纵横之风"提供了追求极致美的丰富营养;作者的个人才气赋予他追求极致美的天分。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文化的承载者,又是技术发展的见证者,我们从建筑构成元素中可以找到技术美所包含的一切内容,本文首对技术美的构成因素做以分析后以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为例,探寻技术美的形式、内容等主要方面在建筑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Z1)
<正>广义美育即"美感教育",以美学为基础引导学习者用"美的态度""美的手段""美的眼光"获得美的体验,其独特性在于"美的标准"相对灵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基于自身经验理解"什么是美",并基于"美的感受"来引导个体的生命、生活、生长发展。因此,广义上的美育不被形式约束、不受途径限制、不以成就为准,但它并不能彻底脱开狭义美育(即艺术教育),因音乐、雕塑、园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2)
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乐,通过教材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引导学生通过美的形象和意境来理解美、鉴赏美;通过美的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0)
数学的准确、有效往往与其表现出的美的特点有极大的关联。中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发挥数学美的作用,体现数学审美的价值,能够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数学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数学解题教学中,可以利用简洁美寻找优化方案,利用和谐美探究丰富结论,利用奇异美突破思维障碍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7)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然后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人们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简而言之,审美教育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美的形式和美的感觉进行教育,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人格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5)
初中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美育教材,但每一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各种形态的美,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就蕴含着自然美。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恰当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与自然物的"比德"中获得教育,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育。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6):127-129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产生这种反映的过程却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本文试图从让人感受到美的客观因素、美的客观判断标准是否存在和保持审美主观倾向的积极面向三方面展开论述,并分析在现代社会的特殊背景下,承认美的主观倾向有着不同于他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语文教学是一门生活教育,是教会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他们具有一双会审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的美,体验生活的美,进而陶冶学生对美的观察与感受,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主动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和思考,并将这种美渗透到生活化的写作中,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不仅会让他们热爱生活,还会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本运用心理学、美学、管理学等原理,结合高校实际,从重视大学生美的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美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美的心理平台的几种措施等方面,按照美的规律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了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6)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曾在《关于抽象美》一文中提出"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依据美的法则捕捉的潜藏于具象之中的形式美,可谓"抽象美"。该文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将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而得到结果的抽象美和数学精神进行联系与比较,探讨抽象美中蕴含的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