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青海湖地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3S技术,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的作业方式,详细调查青海湖流域不同时期地表覆盖的类型及草地的退化情况,建立青海湖流域不同时期土地覆盖数据库和草地退化数据库。然后,利用GIS技术分析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地表覆盖和草地退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西藏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S与GIS技术,利用1976年的MSS数据和2000年TM遥感数据,对西藏境内的荒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荒漠化土地面积2000年为29.08×104km2,占总面积的24.28%,其中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4.99×104km2,占20.86%。1976年荒漠化总面积为27×104km2。由1976~2000年间,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增加了20 764.67 km2,共增长7.69%,年增长率为0.32%。同时,土地荒漠化程度明显加重,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315.87%。  相似文献   

3.
荒漠化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遥感手段,以中国陆域国土范围(除台湾、香港和澳门)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对1975年、2000年与2017年研究区数据进行沙化、盐渍化、水蚀荒漠化专题因子时空演变的综合研究,根据地域分异、发生学及多级序列等原则将将中国划分为8个荒漠-荒漠化区,42个荒漠-荒漠化亚区和36个荒漠-荒漠化小区。以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类型图为依据,采用荒漠化面积变化量与荒漠化重心迁移轨迹指标进行荒漠化演化分析。为具体说明不同区域荒漠化程度,本研究根据一定时期内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将荒漠化演化分为7种类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荒漠化区域的时空演化及不重心迁移,据此提出中国荒漠化的重点治理目标区及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荒漠、荒漠化土地种类较多,重度荒漠化面积25.18×104 k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19.59%;② 1975-2017年,中国荒漠化发生明显逆转,与1975-2000年相比,2000-2017年全国的荒漠化强度显著下降,原因是荒漠化加重区面积减少以及荒漠化减弱区面积增加;③ 1975-2000年与2000-2017年,各区内荒漠化重心点坐标迁移具有同向性。本研究在分析荒漠化土地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化分区。通过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面积百分比变化的比较,得到了不同时期荒漠化的时空演化模式,并分析了荒漠化演化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0年的TM数据,经过图像增强、合成、几何精纠正、镶嵌和分割,以1∶10万地形图分幅标准,在微机Windows的ARC/INFO软件平台上,人机交互解译,最终获得2000年全国各省的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土地覆盖类型采用二级分类系统,第一级分为6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TM解译结果表明,于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的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79361263hm2、58570586hm2、18917225hm2和12340694hm2。面对中国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整体上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都在扩大的现实,利用遥感手段快速准确地监测国土荒漠化面积,对政府决策整治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洪水调蓄、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掌握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规律,对于评价其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环境卫星影像、2005年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数据,经遥感解译分析获取了鄱阳湖地区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1)采用2010年的环境星影像结合2005年土地覆盖数据,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盖数据的精度为80.4%。(2)景观生态学、GIS及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为土地覆盖空间特征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文中采用的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鄱阳湖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景观特征。(3)景观指数能定量说明土地覆盖景观的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能反映景观的生态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状况。面积特征指数显示研究区农村聚落的离散度及破碎度最高;斑块形状指数反映出研究区水体形状趋于规则化,其受到人类的"围湖造田,围湖造地"及防洪工程建设的干扰。(4)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邻接指数能定量说明相邻类型在物质交换、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土地资源形成机制、演替过程等。水田与常绿阔叶林的邻接关系反映了人类"毁林开荒"活动对林地与水田演替关系的影响;水田与农村聚落的邻接关系,表明研究区耕地保护的重点是城镇及农村周边耕地的保护;城镇建设用地的邻接关系表明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生活条件,为"移民建镇"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认为:鄱阳湖地区是以耕地为主的农业区,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及森林资源,但今后要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资源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遥感与GIS技术在龙口市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利用ERDAS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正射校正,融合等处理,得到1∶1万正摄遥感图像。对龙口市所辖区域进行实地外业踏探,建立土地分类的影像解译标志。此外,运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目标地物分层矢量化,提取龙口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蒙古高原的重要组成单元,蒙古国的土地覆盖格局与变化对于东北亚的资源、环境、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区域缺乏高精度、现势性的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的问题,本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开展蒙古国土地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研制与分析。首先针对蒙古国景观格局特征,自主研究了适宜于蒙古国的土地覆盖分类体系,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技术方法研究了蒙古国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要素的提取算法规则与阈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面向蒙古国的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技术方案,在分景解译基础上获取了蒙古国2010年土地覆盖分类产品。经验证,数据集一级类分类精度为92.34%,二级类分类精度为80.24%。蒙古国土地覆盖类型以裸地、草地、森林为主,其中裸地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8.64%,其分布比较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南部和西部;草地面积次之,占总面积的42.85%,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蒙古国北部湿润地区和河流附近;林地最少,占总面积的6.63%,以蒙古国北部及西北部高山地区为主要生长区域。整体上蒙古国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与地类过渡性,从南向北依次为裸地、荒漠草地、典型草地、森林类型,其中荒漠草地在中部形成一条明显的分界条带。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利用ERDAS 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正射校正,融合等处理,得到1:1万正摄遥感图像.对龙口市所辖区域进行实地外业踏探,建立土地分类的影像解译标志.此外,运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目标地物分层矢量化,提取龙口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种植结构的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区域水资源管理与作物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通过遥感手段获得作物种植结构的深入研究,如何优选遥感数据和分类器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作物分布与种植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与多分类器组合的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利用2018年18景16 m分辨率的GF-1 WFV影像,构建NDVI时间序列。根据NDVI时间序列表征的作物季相节律和物候变化规律特点,采用分层的策略,首先解译一级土地覆被类型,再解译二级土地覆被类型。一级土地覆被类型解译中,使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先将NDVI特殊且易提取的水体进行解译,再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分区将需借助NDVI纹理信息提取的建设用地进行解译,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解译耕地、林地、草地、裸地和湿地。在对耕地的进一步分类中,使用决策树分类方法首先将具有特殊物候规律且易于区分的苜蓿类别解译出来,再将与其他类别物候差异较大的小麦解译,最后将物候相似的玉米、蔬菜及其他解译。黑河流域中游研究区内一级土地覆被分类总体精度为97.24%,卡帕系数为0.96;作物种植结构解译总体精度为86.58%,卡帕系数为0.80。此外,还分析了影响黑河流域中游研究区解译精度的4个因素:对土地覆被类别的定义、混合像元、影像分割时基础影像的选择以及分类方法的选择。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发现,与仅使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或随机森林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方法的解译结果更好,解译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航卫片对江州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解译.说明通过解译,能获得较好的地质构造信息,并综合这些特征,编绘出航卫片地质构造解译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和分析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危害以及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认为三北地区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荒漠化的发展将限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积极开展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利用ERDAS 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正射校正,融合等处理,得到1:1万正摄遥感图像。对龙口市所辖区域进行实地外业踏探,建立土地分类的影像解译标志。此外,运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对目标地物分层矢量化,提取龙口市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青海湖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引起世人关注,青海湖生态治理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为了配合我省对青海湖生态治理工程的开展,对项目区TM影像几何精纠正方法进行了探索,为下一步我省进行大范围遥感调查和监测提供一套可行的影像数据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根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解译》项目的实际需要,在青海湖流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青海省海西、海北、海南3州和天峻、刚察、海晏和共和4县。调查中,技术人员利用GPS进行实地打点,详细记录了实地的地表覆盖情况,并拍摄了大量的实地景观照片。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信息的多元分析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表明: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根据《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解译》项目的实际需要,在青海湖流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青海省海西、海北、海南3州和天峻、刚察、海晏和共和4县。调查中,技术人员利用GPS进行实地打点,详细记录了实地的地表覆盖情况,并拍摄了大量的实地景观照片。  相似文献   

19.
着重进行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的方法研究,在山西省的数字生态工程中,通过建立解译标志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实现了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遥感解译为主,配合野外调查,作者对沈阳地区的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沈阳地区地貌可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14种形态类型,各种地貌类型具有明显的影象特征。通过航片系统解译,提高了各类地貌形态界线的圈定精度,建立了全区地貌的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