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脂肪肝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334例健康查体者和706例脂肪肝患者血清SOD水平,分析脂肪肝肝患者SOD的变化.结果:男性轻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中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重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轻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中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重度脂肪肝组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型和重型脂肪肝患者血清SO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和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急性颅脑损伤早期促醒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性昏迷患者5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电刺激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Vm和V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电刺激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右侧椎动脉的Vm和V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右侧椎动脉的Vm和V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G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电刺激组的G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可显著提高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性昏迷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患者的早期促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减量运动训练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选择某大型综合医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减量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减量运动组共进行6周的减量运动训练。结果减量运动组实验前后形态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减量运动组BMI、腰臀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臀围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组血脂指标、血糖和胰岛素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减量运动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和胰岛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组实验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减量运动组实验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减量运动组肺容量指标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减量运动组VC、IRV、T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运动组FVC%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V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减量运动组FVC、MVV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训练有助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变率评价大白兔左室肥厚模型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40只大白兔分别给予假手术、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干预,于4周和8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常用心功能参数,于心尖四腔切面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图像,脱机分析后室间隔基底部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Re)和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SRa),并计算SRe/SRa.结果 左室肥厚组实验8周时,室壁增厚,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左室心肌重量增加,与假手术组同期和本组4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实验8周时左室心肌重量与左室肥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肥厚组SRe/SR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Ve/Va小于1的大白兔数量明显少于左室肥厚组.结论 应变率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大白兔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状况,是评价动物模型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对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疗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2例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治疗)28例,对照组(传统纱布常规换药治疗)14例,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取创面组织,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 FGF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溃疡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组织HE染色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且成纤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胶原纤维沉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胶原纤维沉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胶原面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溃疡组织的b 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 FGF光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b FGF光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治疗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疗效明确,可能是通过促进溃疡组织b FGF表达上调来达到创面愈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和胃方水煎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和反流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反胃、泛酸、胸痛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胃灼热症状积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反胃、泛酸、胸痛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方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案治疗对手术情况、炎症因子、胃肠激素、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0)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胃肠激素水平即MTL,GAS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虽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炎症因子水平CRP,TNF-ɑ,IL-6,IL-8无差异(P0.05),术后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前患者血清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GGT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术后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血清淀酚酶情况,促进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肝功能尽快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4岁脑瘫患儿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身心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伴发育迟缓组(Cp-R)100例、脑瘫发育正常组(Cp-N)42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Ⅰ~Ⅱ级组(Cp-GⅠ~Ⅱ)40例、中重度障碍Ⅲ~Ⅴ级组(Cp-GⅢ~Ⅴ)102例;根据美国婴幼儿发展评估量表-Ⅲ中的智力发育评估指数分为脑瘫伴智力低下组112例、脑瘫不伴智力低下组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GH、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结果 Cp-R组GH峰值和IGF-1均明显低于C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组和Cp-R组GH峰值、IGF-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H基础值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GⅢ~Ⅴ组GH峰值、IGF-1值均明显低于Cp-GⅠ~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Ⅲ~Ⅴ组和Cp-GⅢ~Ⅴ组GH峰值、IGF-1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伴智力低下组IGF-1值明显低于脑瘫不伴智力低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伴智力低下组和脑瘫不伴智力低下组GH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IGF-1水平低下会导致脑瘫患儿运动伴认知功能发育迟缓,GH/IGF-1轴受损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型超声及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左心收缩功能.结果传统超声甲减组LVE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甲减组各室壁二尖瓣环处和部分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最大位移Ds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尽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并评价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吉林市358名婴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喂养知识知晓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后,干预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乳腺纤维瘤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经乳晕切口手术,B组给予传统手术方法,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哺乳率明显优于前者(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P0.01).A组患者乳晕感觉正常,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手术瘢痕可接受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瘢痕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或瘀斑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切口瘢痕,使乳房外形美观,还可降低并发症、复发率,安全性较高,患者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麝香开窍颗粒对智力低下小鼠的疗效。方法 选用ICR小鼠 ,分为麝香开窍颗粒高、中、低剂量(4 0 0、2 0 0和 1 0 0g生药 kg)组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15d ,进行小鼠跳台、Y型水迷路及冰水游泳实验。结果  (1)在跳台实验中麝香开窍颗粒能使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的触电潜伏期延长 ,遭受电击的错误次数减少 ,与模型组比较 ,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P <0 0 5和P <0 0 1)。 (2 )麝香开窍颗粒对戊巴比妥所致方向辨别障碍性模型动物有保护作用 ,从训练的第 4d开始 ,高、中剂量组方向辨别的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麝香开窍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受力 (P <0 0 5 )。结论 麝香开窍颗粒能明显地改善小鼠智力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孕期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补充剂对母鼠和仔鼠自主活动与探究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仔鼠发育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交配见栓后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孕期添加营养补充剂(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3个阶段的产品)按人体推荐日摄入量2 g/d换算小鼠的等效剂量,以等效剂量的0.5倍、1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e)止咳胶囊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大鼠肉芽肿实验,观察射干止咳胶囊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检测经脂多糖( LPS)诱导的肺损伤小鼠血清中白介素 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推测其可能的抗炎作用机制。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度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 0. 05)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肉芽肿的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0. 0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 IL-6 和 TNF-α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0. 05) 。 结论 射干止咳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及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80 k V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心率均小于65次/min,体质量指数25 kg/m2,均采用Flash扫描模式,随机分为A组(120 k V)和B组(80 k V),B组根据原始数据重建方法不同分为B1组(传统滤波反投影,FBP)和B2组(正弦确认迭代重建技术,SAFIRE).主观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析比较各组噪声(SD)、平均CT值(SI)、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 A组和B2组主观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的图像噪声显著高于A组(P0.01),SNR和CNR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B1组(P0.01),SNR和CNR显著高于B1组(P0.01);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7.30±0.68)m Sv,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0.79±0.10)m Sv,B组辐射剂量明显小于A组,平均减少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相同管电压时,与FBP算法比较,SAFIRE算法能显著改善冠脉的图像质量;对于BMI小于25 kg/m2的患者,采用80 k V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可在不影响图像诊断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148例为实验组,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依据WHO诊断标准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稳定型心绞痛(SAP)3组;冠脉造影排除CHD的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两者与斑块不稳定性、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IMT、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正相关(r=0.506,P<0.05;r=0.345,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1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S-1+L-OHP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5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TT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与FOL-FOX方案比较,不良反应低,且静脉滴注时间短,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估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轻度组患者NYHA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重度组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6MWT均显著改善;轻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负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研究组在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经统计分析显示: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性(P0.05),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不具有相关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A,Ig 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退热、流涎消失及疱疹消退时间,提高免疫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的129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行PCI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血糖、Scr、Hb、LDL-C、HDL-C、AST)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靶病变部位、慢性闭塞病变及LVEF≤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和置入支架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心绞痛患者PCI后血清TBIL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