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超声影像网络工作系统,实现医用超声检查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方法利用DE-PHL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超声工作站与超声检查仪连接,将采集、处理超声图像和编制、打印图文报告的工作站通过局域网服务器的SQL Server数据库构成超声影像网络工作系统,同时利用系统异构接口驱动技术,实现与医院HIS系统跨平台跨数据库的信息共享。结果成功地实现了预约登记、分诊检查、图像采集、书写报告、输出打印、会诊调档、统计查询、远端诊断等一体化操作,高效、规范业务流程。结论超声影像网络工作系统明显地改善了服务环节,提高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临床会诊、科研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曹琳琳 《华西医学》2010,(5):836-836
我院放射科在配备数字化牙片机、全身DR、数字化曲面体层机和全身螺旋CT机等设备基础上,建成了PACS系统,使放射科拍摄的数字化影像可经医院PACS网络系统在监视器上收视。我们以放射直视影像(RVG)为例,着重探讨牙科数字化成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PACS构建与HIS整合: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有我科特点的PACS系统。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设计,配置影像服务器,铺设放射科PACS网络,整合现有的HIS系统。结果:PACS顺利构建并与HIS系统整合,实现了医学影像信息的数字化传输和共享。结论:PACS+HIS提高了科室及整个医院的运转效率及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院放射科DR及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与数字化X线摄影(DR)的临床应用与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设备是改造升级后的岛津500mA直接数字平板X线摄影装置及医学影像工作站,由3位医生按三级医院的评片标准,对24987张使用DR及PACS系统后的影像照片质量进行评价,将照片影像质量分为甲、乙、丙、废片,并对其工作量及业务收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选取数字化摄影检查的24987张照片中甲级片21520张(86.12%),乙级片2320张(9.28%),丙级片1115张(4.46%),废片32张(0.13%)。与DR和PACS系统应用前相比较,DR和PACS系统应用后科室业务收入及检查人次大幅增加,耗材减少。结论PACS的建立使放射科的图像存储方便快捷,实现无胶片化储存,提高了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DR临床使用广泛,成像质量好,工作效率高,且辐射剂量少,放射科DR与PACS系统联合应用实现数字化后,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下,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影像科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PACS在放射科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我院放射科设备情况及临床需求,建立一个基于DICOM3.0标准上的PACS系统,该系统由20个诊断工作站和30个图像浏览工作站组成。将非标准DICOM接口,及标准DICOM接口设备纳入DICOM服务器组成网,在该PACS网络中开展诊疗工作。结果:该PACS系统实现了放射科医学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输出、分析和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了放射科无胶片化管理。结论:PACS系统具有实用、经济、安全等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放射科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PACS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构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根据医院特点,利用桑夏公司开发的SSPACS、PACS影像服务器与诊断报告终端、登记终端、主任室终端、KODAK M160激光相机通过交换机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并与医院"军卫一号"工程相连接.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医学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98/2000/XP)在DICOM 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传输,诊断报告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军卫一号"工程终端浏览CT图像及共享打印报告等功能.结论 PACS智能化的诊断报告系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数字化存储减少了档案管理的麻烦;PACS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放射科数字化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4,3(11):1023-1023
本院放射科1999年起应用微软ACCESS软件自建了电脑登记报告系统.于2002年11月应用微软SQL2000数据库和PACS/RIS软件构建了PACS/RIS系统,严格按Dicom3.0标准接入了放射科现有的全部设备,作者就PACS/RIS系统应用后,放射科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差错情况、科室管理的方便性、精确性与无PACS/RIS系统时进行对比,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发超声图像归档与通讯系统(PACS),实现超声成像设备的网络化,解决超声图像的存储和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 利用C 计算机语言开发超声图像工作站,获取、显示、处理和打印超声动静态图像,将科室内10台超声设备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中心图像服务器和超声科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与各图像工作站组成计算机以太网,构成超声PACS;再通过交换机与医院Internet WWW服务器连接,实现超声彩色图文报告的院内发布。结果 成功实现了DICOM数字图像和高质量视频图像的获取、显示、处理和网络传送,与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图像的中心存储,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以及共享打印等功能。结论 超声图像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教学,提高了医疗服务层次。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疗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计算器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绞(Picra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简称PACS)是应用于医院中管理医学影像设备如CR、DR、CT、D3A、CT、MR等产生的医学图像的信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上。PACS系统与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的相结合,逐步取代了医院放射科的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今天的医院,医疗信息中80%是属于影像信息。核医学科作为影像科室,面对大量的图像信息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方法本文从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本科室创建的图像传输系统(PACS),阐述了PACS在核医学科的建立及应用,结果通过MEDEX系统的建立即应用讨论PACS对核医学科工作的影响和改观。结论PACS系统的实施对核医学科是有很大帮助的,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工作效率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amptued Radiography CR).由于其性能优越,图像浒晰.目前已是我国太中型医院放射科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c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显著地提高了诊断符台率。但是.当激光扫描仪发生故障时,也会出现劣质CR图像,导致医生做出错误诊断.同时为医疗事故时发生埋下了隐患。我院引进的为ACR-2000i放射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医学影像带来革命,建立医学影像储存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依托网络技术建立了超声PACS系统与无纸化办公局域网,对科室原有的传统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实现了业务工作与办公数字化。对科室进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降低成本,杜绝不良弊端,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PACS系统架构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能够在医院内部实现各种影像设备的互连、各种模态医学图像的统一存储和管理、便捷的图像检索、分析和丰富的后处理功能以及节省运作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等。PACS已经成为了国内医疗机构建设的热点。然而从国内PACS应用的现况来看,真正能够充分发挥PACS优势、实现无胶片化运作的医疗机构并不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PACS系统架构对构建无胶片化运作的数字化医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本院数字化建设过程,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PACS系统架构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即医学图像归档与通讯系统,它是医院放射科或医院以及更大范围医院图像管理系统。各种各样的医学图像成像设备如CT、MRI、PET和UI等,产生了大量的影像数据,获取、存储、传输、显示和管理这些数据就是PACS系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院信息化建设始于2001年,至今医院信息系统(H IS)已趋于成熟。医院网络采用千兆快速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带宽到桌面。在此基础上,我院面向全院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PACS)系统建设条件也逐步成熟,现将这方面情况介绍如下。1 PACS简介PACS(P icture A rch iv ing and Comm un ications 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现代化医院的各种数字医疗设备(如磁共振、螺旋CT等)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1]。PACS对医学图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可使图像诊断摒弃传统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可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2 PACS设计原则实用性原则所建的系统要充分满足医学影像科室、临床、教学和科研现实应用需求,快速、准确、实时的为放射科、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有效的影像和诊断报告资料。经济性原则充分考虑医院的现有基础设施、设备,保护医院原有投资。要以投资的最优化的原则考虑系统必须添加的硬件,要体现最大的性价比。整体性原则要遵循系统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医学数字成像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影像信息系统(RIS)与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ACS)的应用,为医院影像科实现医学影像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技术途径.作者依据本院影像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影像信息系统(RIS)与数字医学影像系统(PACS),在优化工作流程、影像信息管理、诊断报告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等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放射影像诊断的发展,近年来放射诊断护理实现从无到有、从简到全,多数医院已逐渐成立放射科护理单元。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改善由于护士缺乏系统的影像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是放射科护士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将我院放射科护士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难点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放射科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检查科室(兼做介入治疗),它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机器完成。因此放射科是安装各种机器装置的场所(主要是X线机),这些装置除了一般安置属性外还有电离辐射的特性,因此在地级以上医院大部分都建有适合这种特性的放射影像楼,而基层医院则不然。现对放射科机房的土建、防护等要求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PACS与QA、QC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eture arehiving and eommtmieation systems,PACS)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hospital 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rues)不断发展,由过去简单的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病历、门诊电子触摸查询系统、临床信息系统(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CIS).PACS、放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构建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根据医院特点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相连接。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医学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存储、易机图像处理、诊断报告语言规范化、标准化。结论PACS智能化的诊断报告系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数字化存储减少了档案管理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