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慢性上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胃镜下Hp感染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40例慢性上腹痛儿童进行C13-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再行胃镜及病理学检测。结果:340例慢性上腹痛儿童中13 C-UBT Hp阳性者105例,再行胃镜检测发现Hp阳性103例,符合率达99.00%。结论:13C-UBT是较好的Hp检查方法,对有症状及13C-UBT阳性者进行胃镜检测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唾液Hp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分为口腔Hp阳性组54例和口腔Hp阴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片四联方案根除治疗10 d,停药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根除率,研究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患者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问卷》调查,明确口腔疾病及卫生状态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结果 口腔Hp阳性组54例,胃内Hp根除43例,胃内Hp未根除11例,胃内Hp根除率为79.6%;口腔Hp阴性组38例,胃内Hp根除32例,胃内Hp未根除6例,胃内Hp根除率为84.2%。两组患者胃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是否有口腔异味(口臭)、义齿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龋齿、缺齿、牙周炎、牙线使用、洗牙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刷牙习惯者口腔Hp感染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未见明显影响,口腔Hp感染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腔异味(口臭)、义齿可能与口腔Hp感染相关;龋齿、缺齿、牙周炎、刷牙习惯、牙线使用、洗牙6个因素对口腔Hp感染未见明显影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短程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的疗效。方法经13C尿素试验(13C-UBT)及血清Hp-IgG测定2项阳性的反复腹痛患儿63例,分为治疗组36例与安慰剂组27例。治疗组接受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疗程均为1周。停药后4周门诊复诊并复查13C-UBT。结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22.2%,Hp根除率分别为83.3%和11.1%。结论部分小儿反复腹痛与Hp现症感染密切相关;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1周短程疗法根除反复腹痛儿童Hp现症感染临床效果好,Hp根除率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董鹏  张秀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57-1257
<正> 随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对胃肠道的毒性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其特点,选用我院四年来58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人,分析其临床特点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1999年1月至2003年8月期间有在1周内服用NSAIDs类药物史,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58例病人。临床表现:均有黑便或呕血症状,大便或呕吐物潜血阳性。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51.3±12.2)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厦门地区6~12岁学龄期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消化科就诊的6~12岁学龄期儿童498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及胃镜检查检测幽门螺杆菌,分析Hp感染率及对其生活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98例受检儿童中,Hp检测阳性率为40.2%(200/498)。男女儿童Hp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家庭收入、人均居住面积、共用餐具、父母胃病史及父母卫生习惯是儿童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地区6~12岁学龄期儿童Hp感染率较高,感染Hp的原因与人均居住面积、家庭收入、父母卫生习惯及胃病史、共用餐具相关,对于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干预和管理,以便有效控制儿童Hp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3C-呼气试验对有上消化道疾患的老年人进行Hp检测,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就诊经胃镜证实为上消化道疾患的老年患者133例,胃镜检查后进行13C-呼气试验。结果 133例患者中慢性胃炎(CG)57例,阳性29例,阳性率为50.9%;消化性溃疡(PU)45例,阳性26例,阳性率57.8%;功能性消化不良(FD)31例,阳性9例,阳性率29.0%。CG与PU之间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FD与CG、PU之间Hp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CG和PU患者Hp阳性率高于FD患者。男女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是老年人上消化道疾患的主要病因,13C-呼气试验适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已公认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胃 MACT淋巴瘤等有密切相关。我院于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同时作 14 C-尿素呼气试验 ( 14 C- UBT)与快速尿素酶试验 ( RUT)、病理改良 Giemsa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进行检测来对比分析 ,以探讨 14 C- UBT检测 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胃镜受检者 1 2 6人 ,男 82人 ,女 44人 ,平均年龄 ( 4 1 .8± 1 5 .1 2 )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5 7例 ,糜烂性胃炎 2 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排除孕妇、受检前 2周内服用抗生素、胃出血及胃…  相似文献   

8.
张小晋  程远  王玘 《北京医学》2003,25(3):170-172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①对68例内镜检查诊断为RE的患者进行Hp检测。分为Hp感染组和HP阴性组;②38例患者进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检测;③对Hp感染的RE患者予根除Hp的三联疗法(PPI 两种抗生素)2周,继续服PPI6周。检查Hp根除情况;④Hp阴性的RE者,仅给予PPI治疗8周。结果 ①RE者中HP感染38例(55.9%),Hp阴性30例(4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38例行食管测压者示食管下括约肌(LES)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其中HP感染17例(44.7%),Hp阴性2l例(55.2%);③病理检查示中-重度慢性胃炎35例(51.5%),HP感染组中2l例(55.3%),其中萎缩性胃炎2例;Hp阴性组中14例(46.7%),其中萎缩性胃炎5例;④Hp感染组根除Hp后,39、4%(15例)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有不同程度的加重;Hp阴性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①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发病有必然的关系;②Hp感染、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三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③有Hp感染的GERD和RE患者,可以不必进行根除Hp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笔者采用兰索拉唑和痢特灵二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同时与得乐冲剂、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探讨二联疗法根除Hp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经内镜检查证实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52例,其中男48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7.2±2.0岁。均无活动性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2周内未服用过铋剂、抗生素和抑酸药物。无慢性肝、肾功能障碍及青霉素过敏史。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痢特灵100mg,每天3次,连服4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并初步探讨Hp感染的健康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6月来该院的3 20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该人群Hp感染率,并调查分析Hp感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该体检人群Hp感染率调查结果是50.56%;Hp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比较城区、郊区和农村3个不同地区的Hp感染率显示,农村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城区及郊区;对不同职业及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从事体力劳动者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脑力劳动者,销售工作人员的Hp感染率更高;另外,分析Hp感染与胃病史及治疗情况的关系发现,有胃病无治疗组的Hp感染率高于无胃病组,而有胃病已治疗组的Hp感染率最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对Hp感染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胃病史及喝茶.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Hp感染较为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饮食习惯都对Hp感染产生显著影响,应对体检人群进行Hp感染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自然人群(35-64岁)实施血清学检查和胃镜普查,采集胃黏膜活检组织实施病理学诊断,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p抗体进行检测,经10年随访对该人群实施胃镜复查,详细登记随访期间的胃癌病例。结果经10年随访,共2564名研究对象满足研究条件,其中67名研究对象发生胃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1665名Hp感染阳性者中,58名发生胃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3.48%(58/1665),在899名Hp感染阴性者中,9名发生胃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1.00%(9/899),和Hp感染阴性者相比,Hp感染阳性者出现胃癌的危险性更高。结论在胃癌的发生进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进萎缩性胃炎转变和继续发展为更高级癌前病变,在胃癌癌前病变的发展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和其他致癌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发作是否相关。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条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13)C呼气试验。然后根据COPD当时所处的时期分为两组,即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再根据~(13)C呼气试验结果分出阳性组、阴性组;以上4组患者,每月通过电话随访及查询门急诊就诊记录或住院记录相结合,随访观察1年,详细记录这1年中COPD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寻找Hp现症感染与COPD急性加重发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AECOPD)组患者共44例,其中Hp现症感染9例,现症感染率(即~(13)C呼气试验阳性率)为20.5%,而稳定期COPD(COPD)组患者共42例,其中Hp现症感染20例,感染率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HP现症感染与COPD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Hp菌现症感染与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深圳市石岩街道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对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07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石岩街道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施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对纳入研究的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纳入研究儿童Hp感染状况,依据有无感染Hp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儿童感染H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比较感染组及未感染组的血清铁蛋白、身高、体质量等营养状态.结果 300例受试儿童总Hp感染率为26.67%,有胃肠道症状儿童Hp感染率为45.00%,明显高于无胃肠道症状儿童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本组学龄期儿童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儿童的血清铁蛋白[(19.32±1.90)μg/L vs(30.08±2.19)μg/L]、身高[(83.49±2.28)cm vs(120.50±4.89)cm]、体质量[(12.59±1.28)kg vs(15.49±3.39)kg]比较,感染组均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石岩街道6~12岁学龄期儿童Hp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Hp感染严重影响儿童期营养.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导致儿童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应用阿司匹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现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打浦桥社区内符合ASCVD一级预防、并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调查服药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情况;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根据结果进行分组(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筛选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对2组进行检测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入选者中在服用阿司匹林前曾行Hp筛查者共13例(占总例数的13.00%);通过筛查发现Hp阳性者7例,Hp感染率占筛查人数的53.85%;Hp阳性的7例均曾行根除治疗,根除成功5例(根除成功率为71.43%)。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曾出现不良反应者16例(不良反应率为16.00%)。对所有入选者进行13C-UBT呼气试验,根据结果分为Hp阳性组(39例)和Hp阴性组(61例)。Hp阳性组中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Hp阴性组有明显升高(均P<0.01);2组间糖代谢指标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颈动脉内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4C呼气试验检测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234例消化性疾病患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14C呼气试验检查,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标准,计算14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病理组织学Hp阳性率为60.61%(748/1234)1,4C呼气试验Hp阳性率为45.22%(558/12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96.7%,准确度为95.6%,阳性预测值为99.0%,阴性预测值为84.2%,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10);男性Hp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13-17岁组患者Hp阳性率较其他组高(P<0.05)。结论 14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操作简单、安全、结果可靠,可作为Hp感染的首选诊断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无症状儿童及105例反复腹痛患儿分为两个组,各自再分为(~4、~7、~10、~14)四个年龄段作13C-UBT.结果无症状儿童组Hp感染阳性率为11.1%,反复腹痛患儿组Hp感染阳性率为25.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症状儿童组四个年龄段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9%、12%、14%,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阳性率递增,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腹痛患儿组四个年龄段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2%、27%、26%、28%,其与年龄无关.结论13C-UBT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准确性高无创伤性的Hp诊断方法,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 SA)检测在诊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及组织切片染色联合检测,以此作为HP感染的诊断标准。并对其进行HPSA检测,评价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及HPSA检测,评价HPSA检测在随访中的对HP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HPSA检测通金标准比较,敏感性95.2%(120/126),特异性95.9%(71/74),准确性95.5%(191/200)。根除治疗后,HPSA与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85.7%、95.0%,特异性分别为95.0%、98.0%,准确性分别为93.3%、96.7%,且二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SA检测具有经济、简便、非入侵性的优势,在对HP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司长源 《医学综述》1996,2(7):358-359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1]首先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与慢性胃部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Graham[2]报道全世界50%的成年人胃窦粘膜有Hp感染,Marshall[3]发现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有Hp感染。李瑜元等[4]报道国人15岁~22岁健康自愿者和13岁~88岁有症状者Hp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9.4%和64.5%,Hp感染发生率,慢性胃炎63.6%,胃溃疡71.9%,十二指肠溃疡73.1%,根除Hp感染也可减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虽然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中的致病机制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联性,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6月进行体检的人员2809例,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血压及空腹血液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体检人员分为高血压组(n=485例)和非高血压组(n=2324例).比较两组Hp感染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p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常血清学抗体检测被认为不能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因此,缺乏一种简便、可靠、价廉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评价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方法(ASSURE(R) Hp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北京地区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半年内未进行根除Hp治疗,一月内没有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铋剂及任何抗生素的门诊患者,以ASSURE(R) Hp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并同时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计算该药盒在北京地区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34例,阴性64例;ASSURE(R)HpIgG抗体检测-CIM带检测阳性45例,阴性53例.该试剂盒检测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75.4%,准确性80.6%.该试剂盒对半年前曾经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68.4%,准确性76.9%.对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85.2%,特异性80%,准确性81.9%.结论:ASSURE(R)HpIgG抗体快速测定检测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经济、安全的新型的非侵入性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其敏感性为88.2%,适合于临床上患者的初次筛查,尤其适合于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现症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