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Wista大鼠54只随机分为三组(n=18):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P组)。分别于肝缺血1 h、再灌注2、4、6 h心脏穿刺采血2 m L,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含量,同时取大鼠肾组织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Tunel法观察肾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I/R组和SP组与S组相比,CysC、Bax与Bcl-2蛋白的表达及AI升高。SP组与I/R组相比,CysC、AI、Bax表达下降,Bcl-2的表达升高。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的表达上调和Bax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chemia-reperfusion组,IIR组)、丙泊酚组(propofol组,P组)。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1,3,6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用TUNEL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组比较,IIR组和P组各时相Bcb2与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显著升高(P〈0.05),IIR组各时相Bcl-2/Bax比值均降低(P〈0.05),P组各时相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P组各时相Bcl-2蛋白含量、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降低(P〈0.05)。IIR组和P组不同时相间肝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肝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以6h时相的最高。各组中1,3,6h三个时相之间Bcl-2、Bax蛋白含量及Bcl-2/Bax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发肝损伤,且肝组织Bcl-2与Bax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所引发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S)、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chemical-reperfusion组,IIR)、舒芬太尼组(Sulfentanil组,SF).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6h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量;TU 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组比较,IIR组和SF组Caspase-3蛋白含量及AI均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SF组Caspase-3蛋白含量及AI均降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组:R1,R2,R3)。采用结扎右侧肾蒂,无损伤血管夹夹闭左侧肾蒂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后再灌注即刻按不同浓度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至再灌注末,S组及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12h后处死大鼠取左肾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Bax的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I/R组、R组Bcl-2、Bax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指数升高,I/R组Bcl-2/Bax比值降低,R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R组相比,R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升高,Bax表达下调,肾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1、R2、R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以抑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早期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n=8):假手术组(Sham组,S)、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chemical-reperfusion组,IIR)、乌司他丁组(ulinastatin组,UTI)。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3h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比较,IIR组和UTI组Bcl-2与Bax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IIR组Bcl-2/Bax比值降低(P<0.05),UTI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UTI组Bcl-2蛋白含量、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及Bc1-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ntestine isehemia-reperfusion组,IIR组)、丙泊酚组(propofol组,P组).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1,3,6 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Be1-2与Bax蛋白表达量,用TUNEL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 结果 与S组比较,IIR组和P组各时相Bd-2与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显著升高(P<0.05),IIR组各时相Be1-2/Bax比值均降低(P<0.05),P组各时相Be1-2/Bax比值均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P组各时相Bc1-2蛋白含量、Be1-2A3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肝细胞AI均降低(P<0.05).IIR组和P组不同时相间肝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肝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以6 h时相的最高.各组中1,3,6 h三个时相之间Bc1-2、Bax蛋白含量及Bc1-2/Bax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发肝损伤,且肝组织Bc1-2与Bax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Bc1-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所引发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n=36),丙泊酚后处理分为三个亚组(P1,P2,P4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各组Bcl-2、Bax蛋白含量、AI均增加(P〈0.01);与IR组比较,P1、P2、P4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1);与P4组比较,P1、P2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1)。病理检查显示P1、P2、P4组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小于IR组。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可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凋亡,临床剂量丙泊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液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中的应用情况及对Bcl-2 相关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 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 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IIR 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黄芪组),每组3 只大鼠,3 组按照再灌注时间(1、3、6 h)划分为3 个不同时相(每一个时相均为1只大鼠),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肝左叶作为实验标本,利用MIAS-2000 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全部标本Bax、Bcl-2 表达水平,利用缺口末端标注技术(TUNEL)检测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与Sham 组相比,IIR 组与黄芪组3 个不同时相Bax、Bcl-2 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IIR 组3个不同时相Bcl-2/Bax 降低,黄芪组3 个不同时相Bcl-2/Bax 水平均降低(P<0.05)。与IIR 组对比,黄芪组再灌注1、3、6 h 3 个不同时相Bcl-2/Bax、Bcl-2 都显著提高,Bax 水平降低(P<0.05)。同组中不同时相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Sham 组相比,IIR 组与黄芪组再灌注1、3、6 h 3 个不同时相AI 均显著提高(P<0.05)。与IIR组对比,黄芪组3 个不同时相AI 都显著降低(P<0.05)。IIR 组与黄芪组同组中不同时相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再灌注6 h 最高。结论:大鼠发生IIR 后可导致肝损伤,而且Bcl-2、Bax 表达水平提高,黄芪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两种表达,缓解肝细胞凋亡,具有肝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舒芬太尼1μg/kg、5μg/kg、10μg/kg后处理组(SP1-3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NF-α含量及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P1-3组TNF-α含量及NF-κB表达水平降低(P〈0.05);SP1-3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表达、降低肺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丙泊酚组(P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组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与IP组比较,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窦房结细胞缺血再灌注(IR)的作用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成年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4组:正常对照组、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在体窦房结细胞IR损伤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极少;IPC、缺血后处理组较IR组窦房结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IPC组与缺血后处理组细胞凋亡数目、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IR损伤可诱导窦房结细胞凋亡,IPC、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提高Bcl-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窦房结细胞凋亡,但两组干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大鼠右肾切除,左肾45min缺血再灌注6h,给予6个循环10s/10s再灌/停灌缺血后处理方案干预后,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价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5),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P〈0.05),增加Bcl-2的表达和降低Bax的表达(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从而抑制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缺血后处理的干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n=8),即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肺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处理+溶剂对照组(D组)、缺血后处理+U0126组(u组)。分别于再灌注2h留取左肺组织,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RT-PCR法、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Bax、Bc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IR组肺组织AI、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电镜下肺细胞均发生明显损伤;Bcl-2、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PO组、D组、U组与IR组相比,肺组织AI、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电镜下肺细胞损伤情况有所改善;Bcl-2、Bcl-2/Bax显著升高;D组与IPO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组与IPO组相比,肺组织AI值显著升高(P〈0.05),电镜下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严重,胞内细胞器不完整;Bct-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显著降低。结论:IR抑制了MAPK家族中的ERK1/2激活,导致大鼠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细胞大量凋亡;IPO可以通过激活ERK1/2通路,改善其结构破坏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远距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远距缺血后处理组。实验过程中监测心电图Ⅱ导联指标,再灌注结束后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应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 m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距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评分明显降低(P < 0.01),LDH及CK活性降低(P < 0.01),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小(P < 0.05),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比值升高(P < 0.05)。结论:远距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关系及七叶皂苷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叶皂苷钠组(SA+I/R组)。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W/D)比、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同时肺组织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且Bax的增强比Bcl-2的增强更为明显,Bcl-2/Bax比值降低;与I/R组比较,SA+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而SOD活性升高;同时肺组织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可能与氧化损伤所致的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异常密切相关,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过氧化损伤,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潘妍婷  崔万森 《四川医学》2010,31(10):1432-143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模型组(n=16)药物治疗组(n=16)。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6、12、24、72h。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药物治疗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半暗带区Bcl-2表达逐渐增强、以及Bax表达逐渐减弱,使缺血2h再灌注12h,Bcl-2/Bax比值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干预治疗,通过上调Bcl-2表达,以及下调Bax表达,能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心肌细胞缺血后适应(IPost)模型并观察IPost对心肌细胞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正常对照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用烟酸己可碱(Hochest33342)及碘化丙啶混合溶液染色后观察细胞凋亡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IPost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改善,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Bax显著增加(P均d0.05)。结论IPost能通过抗心肌凋亡有效地减轻离体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八味沉香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B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10),八味沉香散组(D组,n=10)。心电图记录肢体Ⅱ导联ST段的变化。利用RT-qPCR检测心肌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Bcl-2下降,Bax增高,Bcl-2/Bax下降(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各项指标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八味沉香散组的各项指标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明显改善,Bcl-2升高,Bax下降,Bcl-2/Bax升高。结论八味沉香散可能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来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发挥药物后适应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盐酸法舒地尔组(FH组)、盐酸法舒地尔+PI3K抑制剂(LY294002)组(FH +Ⅰ组).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细胞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Bcl-2、Bax、Caspase-3、Akt、P-Akt的表达.结果 与I/R组(ROCK1:2.94±0.13)相比,IPost组(ROCK1:2.79±0.11)、FH组(ROCK1:2.83 ±0.10)、FH +Ⅰ组(ROCK1:2.85 ±0.26)的ROCK1表达无明显变化;与I/R组(Bcl-2:1.11±0.12,P-Akt:1.09±0.06,Bax:1.74 ±0.06,Caspase-3:1.32±0.12)相比,FH组(Bcl-2:1.76±0.08,P-Akt:1.73±0.05,Bax:0.98±0.14,Caspase-3:0.97±0.06)与IPost组(Bcl-2:1.74±0.06,P-Akt:1.37±0.05,Bax:0.97±0.11,Caspase-3:1.07±0.08)的Bcl-2、P-Akt升高(P<0.05),Bax及Caspase-3降低(P<0.05);与FH组相比,FH+Ⅰ组(Bcl-2:1.05±0.12,P-Akt:1.21±0.06,Bax:1.61 ±0.11,Caspase-3:1.42±0.11)的Bcl-2、P-Akt表达降低,Bax及Caspase-3表达升高(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后适应效应机制可能与抑制ROCK活性及激活PI3 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