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图谱,计算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数分析银川市三区2009-2018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减少最多,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方向呈东西-南北走向;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以稳定型为主;城镇村...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每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已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预测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田抛荒、林业资源变化等趋势,为土地业务部门可持续利用土地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作用机制,协调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以期为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绥芬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边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频繁,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该文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研究区,GIS技术为基础,基于2009—2016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综合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分析、热点分析和密度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轴发生倾斜,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热点与点密度核心区为西南部小绥芬河流域和寒葱河沿岸地区、中部绥芬河市交通枢纽以及东部绥芬河市中俄通商口岸地区,北部的绥芬河林场变化程度极低。研究成果可为边境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9年与2014年深圳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布局,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运用多种指标及模型从土地利用的综合程度、组合类型和各地类区位意义3个方面来分析深圳市10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交通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趋势放缓,各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组合类型上表现为整体功能较弱、类型数少,各区组合多包含城镇及工矿用地与林地,分布集中连片,主导着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程度变化上,整体综合指数较高并有所增加,表明利用程度高且处于持续发展中,但各区之间程度高低不一;区位意义在各区域地类上表现也不尽相同且变化不大。结论:研究区域土地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人多地少态势明显,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存在明显分异规律,区域发展协调性不够,利用布局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对于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介绍威海监测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内业解译过程、外业调查和总体精度指标情况.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近3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三峡库区1975年、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各期土地利用图。以各期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图件,利用G IS技术,分析了三峡库区各期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表明库区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都在减少,库区近30年建设用地和河流水面的增加最为明显。同时引入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特征指数、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来总结三峡库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多种特征指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了解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可以进一步指导库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长汀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定性的方法,对长汀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入地分析,探寻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和其变化驱动因素.结合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提取长汀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模型,揭示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关系,进而指导现实决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现象表现十分明显,但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绵阳市涪城区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数据,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预测,并对引起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指数分析法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和2007年2期TM遥感影像,利用指数分析法,分别提取出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NDBI)、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3种指数模型,分别代表西安市的3种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用地、水体和植被.采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监督分类,借助ERDAS Imagine 9.0、ENVI、ArcGIS 9.2和Matlab等软件平台,计算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指数模型,定量分析西安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依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分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社会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为例,运用1987年和1996年TM影像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遥感信息与空间化非遥感信息集成等方法,研究了10a来该县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10a来,耕地面积明显增加,林地、牧草地面积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农业人口数和粮食产量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的土地详查方法创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简要介绍了将3S技术应用于土地详查的具体方法,分析了3S技术对土地详查精度提高的贡献,指出了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与GIS的密云县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和Landsat卫星TM/ETM+数据进行生态环境效应遥感分析。首先,对三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 用状况图,并分析了其变化情况; 然后,应用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景观结构变化; 利用RS技术分析了密云县 植被及地表温度; 最后,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生态区划的NDVI和地表温度的变化特点。综合上面的分析,指出了RS与GIS方 法在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LandsatTM图像为主信息源,对研究区内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地貌、地表土壤质地、温度、湿润度和地势进行了遥感判读。在综合分析制约区域内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are important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at the Earth's surface concerns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Knowledge about 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these changes is ess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management. Remote sensing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additional spatial data are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to detect these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国内土地评价与土地优化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优化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和调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对国内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优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评价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景观类型的斑 块大小、数量与形状特征以及主要景观要素间的转化关系,定量反映了1996~2000年三江平原景观数量结构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研 究表明,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强度较大,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和林地、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相对应,林地、草地和沼泽湿地向较分散 小块分布发展,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HJ-1卫星数据质量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像日视质量、光谱特性、噪声特征和几何纠正精度的分析,研究了HJ-1小卫星的数据质量;选择特征变量,优化训练样本,建立了分类模板,构建最大似然、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3种分类器,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并对分类精度进行评价,研究了小卫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结果表明,HJ-1卫星数据质量较好,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较高,可以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成为遥感数据更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罗杰 《现代测绘》2007,30(5):13-15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本文通过介绍福建省泉港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结果,为泉港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