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下马岭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主体岩性为深色页岩,氧化物的含量及组合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值随沉积相区带的变化呈明显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该地区下马岭组野外实测资料,室内地球化学化验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下马岭组沉积相为无障壁型海岸相和浅海陆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滨岸亚相和滨外陆棚两个亚相及前滨带、近滨带和陆棚泥三个微相类型,并总结了下马岭组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沉积学为研究手段,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宏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的详细研究,结合大量室内薄片的微观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认为燕山地区1.6—1.0Ga(高于庄组-景儿峪组)主要有海相碳酸盐岩和海相碎屑岩2种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2个相,以及3个亚相和5个微相;海相碎屑岩沉积体系可划分为浅海陆棚和无障壁型海岸2个相.以及4个亚相。其中,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研究区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杨庄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和景儿峪组;碎屑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下马岭组和长龙山组。最后,总结出了该地区的沉积相模式图。  相似文献   

3.
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燕山地区发育中元古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2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勘探程度低,页岩气资源的勘探潜力不明。对河北怀来、宽城和北京十三陵等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并对冀元1井、冀浅1井和京101井的中元古界黑色页岩开展岩心观察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黑色页岩的沉积相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成熟度、孔渗性和岩石矿物特征等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表明,燕山地区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的页岩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适中、生烃时间晚、受晚期构造活动破坏作用小,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河北承德-宽城一带稳定构造带为勘查洪水庄组页岩气的有利区;河北涿州-北京房山-门头沟-昌平一带和河北兰旗营子一带稳定的构造带为勘查下马岭组页岩气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的发现揭示了下寒武统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不同于主要目的层龙王庙组的是沧浪铺组的石油地质基础研究,尤其是沉积相研究十分薄弱,因此,有必要对该区沧浪铺组沉积特征展开研究。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钻井、测井及薄片等多种资料,对高石梯-磨溪地区沧浪铺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沧浪铺组岩性自下而上呈碎屑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的变化规律;该组发育碎屑滨岸-陆棚、碳酸盐缓坡和风暴沉积等3种沉积模式,陆棚、内缓坡等2种沉积相以及混积浅水陆棚、浅水陆棚、混积潮坪、潟湖和浅滩等5种沉积亚相;沧浪铺组沉积期研究区以陆棚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呈浅水陆棚-混积浅水陆棚-浅滩-混积潮坪-浅水陆棚-混积浅水陆棚-混积潮坪的沉积亚相演替规律。该研究成果为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一步下古生界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及优质储层的分布和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与其母质干酪根的稳定碳同位素存在倒转现象,为验证这种同位素倒转并探讨其可能原因,选取华北下花园地区的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和泥质页岩,以及新疆三塘湖盆地的芦草沟组泥质页岩样品开展热模拟实验。结果在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热解残渣和其热解油之间发现了这种碳同位素的倒转分布。与未发现碳同位素倒转现象的下花园地区和三塘湖盆地的泥质页岩样品相比,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热解油的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残渣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结合有机岩石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综合分析发现,下马岭组灰质页岩中间隔分布的“下花园藻残片”生烃能力相对较差,且几乎没有检测到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而在另外两组泥岩的热解产物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显示了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具有特殊的母质类型或沉积环境。由此可见,下马岭组灰质页岩干酪根及其热解产物之间的稳定碳同位素倒转分布很可能与早期生命体特殊的生物化学组成,或者早期的类异戊二烯烃类在沉积过程中更难以被保存下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钻井、测井、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和岩心实验分析资料,结合现代海洋的沉积特征,研究了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中的矿物含量分布、岩相特征和沉积类型,划分了深水陆棚的沉积微相和微地貌,分析了深水陆棚沉积微相-微地貌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陆源碎屑来自北侧川中水下高地,其岩相主要包括硅质页岩、含黏土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3种类型。②目的层的沉积类型以半远洋沉积和浊流沉积为主。③深水陆棚沉积微相可细分为钙质陆棚、钙-硅质陆棚、钙-硅-泥混合陆棚、硅-泥质陆棚、硅质陆棚和富泥扇6种类型,在研究区以发育硅质陆棚、硅-泥质陆棚和钙-硅-泥混合陆棚为主;沉积微地貌可细分为陆棚高地、陆棚斜坡、陆棚沟、陆棚丘和陆棚平原5种类型,在研究区以发育陆棚平原和陆棚斜坡为主。④深水陆棚沉积微相通过控制储集能力而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质量,钙-硅-泥混合陆棚和硅质陆棚具有最好的储层品质;沉积微地貌通过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的厚度从而影响页岩储层质量,其中以陆棚平原中储层厚度最大。⑤在深水陆棚环境,随着沉积水体加深,沉积微地貌的演化由陆棚高地经陆棚斜坡(陆棚沟、陆棚丘)过渡到陆棚平原(陆棚丘),沉积微相的演化由钙-硅质陆棚经钙-硅-泥混合陆棚过渡到硅-泥质陆棚(富泥扇),并最终演化为硅质陆棚。深水陆棚沉积微相模式可为深层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科学支撑。⑥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在陆棚边缘,其沉积水深可超过200 m。  相似文献   

7.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及储集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以海滩-浅海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具有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海滩-浅海陆棚沉积模式,上沥青砂岩段以潮坪沉积为主,并有部分海滩沉积,横向相变明显,垂向交互叠置。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主要为前滨-临滨砂体、浅海浅滩砂体、低潮坪砂体、潮汐水道砂体等。浅海浅滩和前滨-临滨砂体物性好于潮坪砂体。沉积作用以及沥青充填程度对成岩的综合影响是控制后期优质储集层成因的主要因素。沥青充填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存在一定程度的沥青二次生烃,产生的较大量有机酸可以溶解砂岩的一些物质,现今原油产层的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混合类型,次生孔隙内很少见残留沥青。塔中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取得了一定进展,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滨滩-浅海陆棚砂体是岩性地层圈闭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上扬子地区筇竹寺组是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目前对于筇竹寺组细粒沉积岩的有机质富集研究集中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内的深水陆棚中,对川西南地区滨岸浅水环境中有机质富集的研究较少.以峨边葛村剖面为例,通过开展剖面及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恢复研究区的沉积古环境并探讨了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张家口-怀来地区下马岭组页岩气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物性特征,并对该区资源潜力进行精细评价,以研究区暗色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和等温吸附等实验方法,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和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指明勘探方向。结果表明:下马岭组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粉砂岩,其中三段和四段为富有机质页岩层段,累计厚度约为80~110m,埋藏深度约为1000~2500m;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部分为Ⅱ1型,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12%,有机质成熟度为0.69%~1.90%,主要处于低成熟阶段,其高值已进入热解生气阶段;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分别占59.9%和36.0%,主要发育溶蚀孔、粒间孔、层间孔和微裂隙,孔隙度平均为2.71%,孔径平均为4.33nm,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012cm3/g和7.020m2/g,渗透率为1.932×10-7µm2,总含气量平均为3.02m3/t;下马岭组页岩埋藏深度适中,有效厚度大,生烃潜力高,储层物性较好,具备页岩气成藏的基础条件,为Ⅰ~Ⅱ类储层;估算地质资源量为1753.68×108m3,资源丰度为5.83×108m3/km2,资源潜力较高,具备商业开发的潜力。因受限于较低的成熟度和渗透率,“低中寻高”并采用经济有效的压裂增产措施是下马岭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突破的关键。研究成果将会为下马岭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冀北坳陷长龙山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外剖面、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和岩性特征及相标志的分析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下部,进一步可细分为前滨、近滨2种亚相;后者主要发育在上部,以滨外陆棚亚相为主。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微量、常量元素平均质量分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与宏观结论相一致,表现为前滨较高,至近滨骤减,在滨外陆棚激增,这与近滨沉积期海平面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及整个长龙山期有大量陆源物质侵入直接有关。上述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该区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该地区野外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高于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潮坪和生物礁2种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障积-黏结礁4种微相。其中在高于庄组第一段至第八段发育着碳酸盐岩潮坪亚相,高于庄组晚期受滦县抬升运动影响,水体相对变浅,在第九、十段发育着生物礁亚相。对实测剖面49个常量元素、70个微量元素样品分析,按相带进行统计研究,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沉积环境判别的有效标志。其中Sr、Sr/Ba及Sr/Ca值随水体的加深而增大,三者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用其变化可以来划分沉积相。元素V、Rb、Be值对环境变化敏感,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具有随沉积水体加深而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陆相湖盆可容空间变化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辽盆地上侏罗统—白垩系为例,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和地球化学资料对陆相盆地中可容空间的变化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青山口组一段,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由于可容空间短期内急剧增加,导致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的生油岩广泛发育;构造和气候周期性变化产生的可容空间变化,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特征并发育下生上储顶盖型和上生下储型等生储盖组合;可容空间变化控制着层序演化和体系域分布,其中低水位体系域的盆底扇和斜坡扇最有利于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3.
对沾化凹陷馆上段沉积相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录井、 测井以及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研究,提出了该区段为浅水湖泊沉积新认识,并且引用大量的实例从浅水湖泊相的4个沉积特征进行类比验证。提出了确定浅水湖泊岸线的暗色泥岩百分含量方法,并且进一步勾画出沾化凹陷馆上段的沉积相分布。浅水湖泊相的席状砂和垛状滩坝砂体将成为新的有利含油砂体,在后期勘探开发中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湖相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布特征、沉积环境、岩石类型、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模式等方面的对比,讨论了湖相碳酸盐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两种相同岩性、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生烃条件的异同。海相与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基本上都含有不同量的泥质成分;它们的干酪根类型一般以Ⅰ型或Ⅱ型为主;有机质赋存形式无太大差别,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中可能存在更多的无形态有机质;海相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而湖相中有机质含量则变化很大;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生烃模式相比海相研究薄弱,但其二次成烃作用不容忽视。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受到较多因素的控制,针对高有机质丰度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及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关键。另外,其晚期生烃可否为湖相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充足的烃源仍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文湘 《测井技术》1994,18(1):44-54
李文湘.LES测井评价系统.测井技术,1994.18(1):44~54LES测井评价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多矿物分析程序,合成测井曲线程序和测井相分析程序。LES系统能够处理包括地球化学测井在内的多种测井资料,适应于各种岩性剖面。它可提供矿物含量剖面和井相剖面,计算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地层参数。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东营断陷湖盆充填模式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盆充填样式是评价烃源岩沉积学特征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分析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的沉积序列、地层发育特征和盆地充填演化过程,结合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将沙河街组烃源岩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发展演化阶段,并建立了蒸发岩相组合模式(沙四上亚段)、波动深湖相组合模式(沙三下亚段)和三角洲-湖泊相组合模式(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上亚段),它们分别对应了欠充填、平衡充填和过充填的湖泊类型,反映了湖泊从开始形成、扩张壮大到萎缩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上部的Ⅰ-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下部Ⅳ-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和平原相。该组受潮汐影响体现在:(1)富含陆相轮藻化石,并见个别半咸水介形虫类和疑源类微体化石;(2)局部有波状、透镜状层理、生物扰动层理和冲刷充填层理;(3)该组底部泥岩的锶钡比值介于0.021~0.716,具半咸水-微咸水-淡水的变化特点;(4)Ⅳ-Ⅴ油组总体处于巴楚组双峰灰岩潮坪相到Ⅰ-Ⅲ油组河流相沉积的过渡相中。  相似文献   

18.
�Ϸ�������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通过对地化基干剖面及重点盆地南方海相烃源岩的解剖,分析了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成岩环境,探讨了有关南方海相烃源岩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①南方海相发育4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层和7套地区性烃源层;海相烃源岩主要是泥岩,有机质丰度高,但热演化程度普遍很高;②海相烃源岩发育于5种有利的构造沉积环境中;③海相烃源岩往往具有“双重母质”—浮游藻类和底栖叶状体植物(宏观藻类);④南方海相烃源岩研究还存在着碳酸盐岩丰度下限值、评价指标、油源对比指标、二次生烃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深化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