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我院外伤性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胃肠恶性肿瘤、外伤性脾破裂、阑尾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导管减压、肠管内外排列术,结果 8例经普通胃管减压肠梗阻治愈,5例经普通胃管减压不成功后改肠梗阻导管减压后治愈,2例再次手术行肠排列术治愈,其中肠管内、外排列手术各1例。普通胃管减压保守成功者中1例后期随访再发肠梗阻,行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成功。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较普通胃管好,且可作为再次手术时肠内排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治疗的2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4.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炎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这种新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为了提高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肠瘘、短肠综合征和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000-03~2003-02笔者回顾分析了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31例经胃肠减压、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8d,1例再手术后出现肠瘘,二重感染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在术后4~10d,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贺晓平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36-737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 :15例中 2例早期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梗阻 ,保守治疗治愈 ,余 13例均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典型症状相对较轻 ,均可用保守疗法而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18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6周,平均12d,手术治疗2例。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4~6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进行了手术,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徐德龙  许家鹏 《河北医药》2003,25(12):943-94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其特殊性 ,常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 ,处理不当会引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就其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病率为 0 .69%~ 14 % [1] ,其中绝大多数是炎性肠梗阻 ,约占 9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手术后 1~ 2周内。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这类肠梗阻既有机械性因素 ,又有动力障碍性因素 ,但无绞窄的情况[2 ] 。在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4例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5.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张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549-550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某些腹部手术后4周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等一类肠梗阻。常见的发病类型有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四种。诊断及治疗的早晚对患者预后影有很大响。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约有8%~10%左右为肠扭转;约85%~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1],最好先行2周左右的保守治疗,无缓解时再行手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性肠梗阻是因腹腔内创伤或炎症而导致的一种机械性与麻痹性并存的特殊类型的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如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而予以手术治疗,则可能发生肠瘘、重度感染及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于2003—01—2009—09收治的23例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BO)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结果及预防方法。结果:32例患者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6d,另1例经保守治疗,22d中转手术后治愈出院。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经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率约为0.69%~1.4%[1],约占术后早期肠梗阻的90%[2],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胃肠术后发病率较高.由于创伤或腹腔内炎症损伤肠管,造成其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动力性肠梗阻与机械性肠梗阻并存,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肠瘘、短肠综合征及重度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较为棘手.我院2006年6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79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现将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洪章晋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89-339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52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49例治愈(94.23%),平均治愈时间(12.3+1.7)d;3例因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肠绞窄后中转手术,最终治愈。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绝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但应密切观察病情,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须手术治疗方能痊愈。  相似文献   

14.
祝永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52-1652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对其都有较足够的认识,但是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却往往认识不足,李幼生等报道605例肠外瘘的患者,有35例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所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故提高对其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至2008年我院收治3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89例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9例患者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手术治疗13例中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论 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1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及中药的应用。结果本组13例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7.2天。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郑昆  杨翔 《贵州医药》2013,37(7):600-60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是由于腹腔内炎症或是腹部手术创伤引发,多发生于术后1~2周以内,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肠瘘、重症感染及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1-3]。而腹部损伤行急诊手术后导致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就变得更加复杂,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18.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7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7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7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平均冶愈时间为14.5天,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天,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保守治疗组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1d,无一例肠坏死;手术治疗组痊愈1例,死亡1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怀疑有肠绞窄或继发腹腔脓肿应采用手术治疗。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5例.全部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大承气汤、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结果 43例治愈,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后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1.5d,无1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大多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轻,体征虽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保守治疗大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