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MN)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于第4周末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留取肾脏组织,用免疫荧光、光镜、电镜来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测Nephrin、Podocin mRNA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三组TP、Alb均明显降低而TC、TG、UTP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出现损害,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UTP、TC、TG均明显降低,TP、Alb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损害较轻,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5)。贝那普利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明显降低膜性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对膜性肾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基底膜的增厚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肾脏病理损伤,能够上调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的表达,延缓膜性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ephrin、Podoci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并探讨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小剂量STZ(25mg/kg)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反复测量三次血糖值均≥16.7mmol/L视为造模成功。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配至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组。12周末处死大鼠,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RE)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大鼠24hUARE明显下降(P<0.01);(2)肾脏病理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肾组织损伤明显,经氯沙坦干预后,肾脏病理损伤减轻;(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氯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1)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的减少;(2)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蛋白尿。(3)氯沙坦可以通过上调DN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蛋白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膜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的疗效,探讨其对足细胞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10只空白对照组和20只造模组,利用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建立被动型海曼肾炎(PHN)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20只造模大鼠随机均分成模型组、参芪膜肾组。其中参芪膜肾组予每日一次性灌服参芪膜肾颗粒,共4周。于治疗前(0周后)、2周后、4周后留取24 h尿,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4周后处死大鼠取双肾,行光镜HE、PASM染色,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一般病理形态学及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情况。RT-PCR检测肾组织Podocin、Podocalyxin和Nephrin的mRNA表达量。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参芪膜肾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BM)可见弥漫不规则增厚伴上皮侧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参芪膜肾组上述病理损伤有一定程度减轻。经治后参芪膜肾组Podocin、Podocalyxin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参芪膜肾颗粒可以通过上调Podocin、Podocalyxin等的mRNA表达量,从一定程度上缓解PHN大鼠足细胞足突融合、GBM增厚等病理损伤并降低患病大鼠的24 h尿蛋白,具有一定的足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泄浊方组(中药组)、氯沙坦组(西药组)和通络泄浊方+氯沙坦组(中西药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中西药组Nephrin和Podocin mRNA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结论:通络泄浊方通过促进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大鼠肾组织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与NF-κB的表达,研究利妥昔单抗(RTX)对DKD大鼠肾组织RKIP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DKD模型组、RTX治疗组(2周组、4周组),各20只.常规法检测血糖及24 h尿蛋白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RKIP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RKIP和NF-κB的表达.结果 DKD模型组血糖及24 h尿蛋白升高(均P<0.01),大鼠肾小球NF - κB表达显著增高(P<0.01),RKIP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RTX治疗组大鼠RKIP表达增高(P<0.05),24 h尿蛋白和肾小球NF-KB表达下降(均P<0.05).DKD模型组NF-κB与RKIP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RKIP调节NF-KB途径可能在DKD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RTX在DKD中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胰岛素(INS)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INS诱导的NF-κB活性的变化与Zucker大鼠年龄(即病程)以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1)分别取Zucker肥胖大鼠(3月龄和10月龄)和Zucker瘦型大鼠(3月龄和10月龄)4组大鼠的GMCs(O_(3m),O_(10m),L_(3m),L_(10m))进行传代培养。(2)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GSA)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相INS对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κB二聚体中p50和p65成分的变化。(3)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胞浆和胞核内NF-κB p65水平。结果 (1)INS诱导后,4组GMC内NF-κB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F=219.65,P<0.01);(2)随着INS刺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GMC内NF-κB活性相应增强,0.5 mg/L的INS刺激24h时,NF-κB活性强度达最高峰;INS刺激浓度升为5 mg/L,则15h达最高峰;(3)INS主要激活NF-κB二聚体成份中的p65;(4)O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O_(10m)组(P<0.01),L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L_(10m)组(P<0.01),O_(3m)组显著高于L_(3m)组(P<0.01),O_(10m)组显著高于L_(10m)组(P<0.01)。(5)INS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胞浆内的p65的蛋白水平和上调胞核内p65水平。结论 INS可诱导Zucker大鼠GMC内NF-κB活化,其活化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间质Wnt4、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00±20g),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n=8),益肾胶囊组(n=8)和氯沙坦组(n=8)。连续给药12周。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光镜下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nt4、PGSK-3β与NF-κB表达水平,行实时荧光定量(FQ-PCR)法测定肾组织中Wnt4、NF-κBmRNA的表达。结果:12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明显增加,肾间质Wnt4、PGSK-3β与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肾组织Wnt4、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明显减少,肾间质Wnt4、PGSK-3β与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Wnt4、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治疗组与益肾胶囊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DN肾间质Wnt4、PGSK-3β、NF-κB的表达,影响了NF-κB和Wnt通道的信号转导,延缓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内NF-κBp65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重楼能明显抑制肾小球NF-κB活化(P〈0.05)及ColⅣ分泌(P〈0.01);两治疗组的NF-κB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以上指标两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F-κB的活化参与了MN的肾小球的病理损害过程,重楼对M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vaspin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再将30只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3组:DN组、vaspin组、氯沙坦组,每组10只。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D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pin组大鼠的Scr、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DN组(P0.05),肾组织中NF-κB和TGF-β_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组(P0.05)。结论:Vaspin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组织NF-κB和TGF-β_1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胰腺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增加。大承气颗粒治疗组及丹参治疗组NF-κB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导致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大承气颗粒及丹参对NF-κB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肾脏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予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功模型(32只)再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对照组(DM,16只)及他克莫司组(DT,16只)。他克莫司干预8周后,测体重、血压、肾重、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AL)的排泄量;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NGPTL2、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DM组24 h UAL排泄量及足细胞损伤明显高于NC组,同时ANGPT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Nephrin及Podocin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DT组较DM组24 h UAL排泄量降低,足细胞损伤改善,ANGPT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Nephrin及Podocin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且ANGPT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其与Nephrin及Podocin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他克莫司可通过下调ANGPTL2在肾脏的表达,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12.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调节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该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及单核/巨噬细胞(ED-1)的表达水平。结果 (1)高糖高脂饮食加低剂量STZ使大鼠血糖升高(22.48±6.54 vs 4.71±0.34,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继续喂养6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血胰岛素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肾重/体重增加等特征。(2)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ED-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厄贝沙坦治疗6周后,NF-κB活性降低(5.10±1.80 vs 8.45±1.09,P<0.0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功能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损害得以改善。结论 (1)通过饮食加小剂量STZ的方法,成功复制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该模型在6周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改变。(2)上述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厄贝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减少肾组织中激活的NF-κB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归饮对痛风性肾病大鼠活性氧(ROS)/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右归饮低、中、高剂量组及别嘌呤醇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干酵母饲料喂养联合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右归饮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右归饮,别嘌呤醇组灌胃给予大鼠别嘌呤醇,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8 d,测定大鼠24 h尿量及尿蛋白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尿酸(UA)水平、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ROS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查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4)、p-NF-κB/P65及NF-κB/P65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各剂量组及别嘌呤醇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清TNF-α、IL-6、IL-1β、BUN、Scr及UA水平、肾组织MDA及ROS水平、肾组织NOX4、p-NF-κB/P65及NF-κB/P6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24 h尿量及肾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右归饮各剂量组及别嘌呤醇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且各项指标变化与右归饮剂量表现出依赖性。结论:右归饮能够通过降低痛风性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清TNF-α、IL-6、IL-1β、BUN、Scr及UA水平、肾组织MDA及ROS水平,升高大鼠24 h尿量及肾组织SOD活性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泻浊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骨桥蛋白(OPN)、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肾衰泻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在不同的时间点(14、21、28d)检测每组4只实验大鼠治疗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观察梗阻侧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的NF-κB、HGF及OPN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OP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显著升高,HGF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均显著降低,HGF表达均有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UUO大鼠血BUN、Scr水平,减轻肾间质损伤,明显下调肾组织中NF-κB和OPN的表达、上调HGF的表达,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通过改善肾功能、抑制NF-κB、OPN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术后4周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有较弱的NF-κB表达;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激活的NF-κB在胞核强阳性表达;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苯那普利组比无统计学差异但也有所减少.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通过抑制NF-κB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肾移植后载脂蛋白M(apoM)的表达,探讨apoM在急性排斥反应(A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供鼠,Wistar大鼠作为受鼠,建立同系和同种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实验共分3组,对照组取同系移植受鼠,AR组和PDTC组取同种移植受鼠,其中PDIC组受鼠术后0.5 h注射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其余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5和7d,取各组血清和移植肾组织进行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和apoM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poM、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并对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AR组和PDTC组apoM、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而PDTC组3种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同期AR组显著降低(P<0.01).AR组和PDTC组apoM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DTC组2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同期AR组显著降低(P<0.01).经相关性分析,apoM蛋白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469、P<0.05),apoM mRNA与穿孔素和颗粒酶B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731、P<0.0l,r=0.514,P<0.05).结论 同种肾移植后,受鼠移植肾组织内apoM的表达显著上调,其可能通过NF-κB的介导参与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自噬水平及其对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LN患者为LN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为SLE组,50例肾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比较3组肾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淋巴细胞瘤蛋白质-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1)的表达,以及足细胞相关蛋白,肾病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的表达。分离狼疮肾炎患者肾脏足细胞,将足细胞分为自噬抑制组和自噬诱导组,自噬抑制组加入100 nmol/L 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诱导组加入100 nmol/L雷帕霉素(RAPA),比较3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等蛋白的表达。结果LN组、SLE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肾脏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N组(P<0.05);自噬诱导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自噬抑制组(P<0.05);正常对照组足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及LC3、Beclin-1、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结论LN患者自噬水平呈升高状态,自噬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Podocin、Nephrin水平而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LN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核因子NF-κB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治疗组(DM)及舒洛地特治疗组( DMS).非糖尿病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12周后杀检,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和结构,计算平均肾小球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CP-1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NF-κB活性.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及DMS组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均显著升高(均P< 0.01);DMS组与DM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DM组及DMS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显著升高(均P<0.01).与DM组比较,DMS组血肌酐[(39.1±0.88) μmol/L比(41.0±2.16) μmol/L,P<0.05]、尿素氮[(9.12±1.06) mmol/L比(9.87±0.19) mmol/L,P<0.05]、24h尿白蛋白[(19.92±0.96) mg/24 h比(25.99±0.52) mg/24 h,P< 0.01]均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DM组平均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加[(7.47±1.11)×105 μm3比(4.22±1.09)×105μm3,P< 0.01];DMS组平均肾小球体积[(6.64±0.71 )×105 μm3,P<0.05]较DM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MCP-1表达显著升高[( 12.17±1.94 )/HPF比(1.19±0.70)/HPF,P<0.01];与DM组比较,DMS组肾组织MCP-1表达[(9.22±1.61 )/HPF,P<0.01]显著降低,但仍高于NC组(P<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NF-κB活性显著升高[(0.89±0.07)比(0.24±0.03),P<0.01];与DM比较,DMS组肾组织NF-κB活性[(0.27±0.01),P<0.01]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防治作用,抑制NF-κB活性及MCP-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治疗组、AMPK抑制剂组、小檗碱+AMPK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对照组大鼠。各组连续给药治疗5周后,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取动脉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MPK、p-AMPK、NF-κB、p-NF-κB、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与球囊壁黏连、肾小管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及空泡化等病理损伤严重,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含量、AMPK活性、与AMPK有关的炎性反应蛋白及促脂质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小檗碱治疗或激素治疗,均可改善NS大鼠肾脏损伤,降低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中白蛋白含...  相似文献   

20.
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脂状态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糟尿病高脂饮食组(B组,10只)。糖尿病高脂饮食+非诺贝特干预组(C组,10只)。22周后,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p65的含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及C组NF-κB在肾脏组织的含量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非诺贝特处理后,NF-κB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ICAM-1在各组的表达的变化与NF-κB的趋势相同。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糖尿病大鼠NF-κB以及其下游的黏附分子ICAM-1在肾脏中的高表达,降脂药非诺贝特可减少NF-κB和ICAM-1的高表达,提示降脂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