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肿瘤治疗过程应用升白药物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放、化疗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治疗骨髓抑制,加快放、化疗后机体免疫系统的重建,是保证恶性肿瘤放、化疗效果的关键.本文综述近年肿瘤放、化疗应用升白药物资料,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而放化综合治疗是肿瘤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综合治疗形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肿瘤化疗出现以后,基于非常朴素的观念--放疗和化疗的空间协同作用,放射治疗是针对局部和区域病变,包括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变和区域淋巴结:化疗作为全身治疗能够杀灭远处的转移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作用平稳、价格便宜,可在提升白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应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从整体、细胞、基因等水平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规范化研究,提升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主要手段,其次为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热疗等,而综合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主要模式。中、晚期肺癌的治疗,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放、化疗同时进行的协同疗法,即病人化疗后,立即进行放射治疗,中间不间断。我院自2000年~2001年,有选择性对中、晚期肺癌病人进行放、化疗同时进行协同治疗。为配合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加味八珍汤作为肿瘤放、化疗时预防性用药及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性用药,以对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头颈部肿瘤高发国家之一,放射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头颈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但其副作用也明显增加。2002年6月~2005年6月,笔者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同时加用甲地孕酮,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侵袭性胸腺肿瘤累及胸部大血管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43例经手术治疗的侵袭性胸腺肿瘤累及胸部大血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结论对于累及胸部大血管的侵袭性胸腺肿瘤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即使是姑息性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预后也优于单纯放、化疗。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临床上增加抗感染的基础药,用于肿瘤放、化疗的配合治疗。发现抗损伤修复理论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同时运用这个理论对肿瘤的发病机理也有了新的看法。肿瘤放、化治疗方法往往导致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是普遍性的临床难题。1细胞的损伤在目前癌症治疗中抑制、消灭癌细胞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两项措施都要用,特别是在癌症的放、化疗期间,增加白细胞等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在临床上是必须的。很多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用增白药物可以使白细胞升高以使患者可能坚持治疗,但放、化疗反应强烈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副作用无法控制,以至数次…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分支,80年代中期以来,肿瘤生物治疗被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1]。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发生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2],而肿瘤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免疫功能的缺损通常是明显的[3]。在手术、放射、化学治疗的同时,病人的免疫功能也相应受到抑制,特别是在放、化疗后,对病人的免疫功能伤害更大。因此,在放、化疗的同时辅之以免疫治疗,对放、化疗有协同作用[4]。现就找院1996~1998年抗肿瘤免疫制剂的使用情况作一分析,旨在找出其临床用药的某些特点和…  相似文献   

10.
季晓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94-1895
目的探讨放、化疗后肿瘤患者静脉滴注时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方法 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对该院74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静脉滴注进行总结回顾。结果全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7.3%。结论通过对穿刺部位选择以及穿刺方法的优化,使放、化疗后肿瘤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冶疗肿瘤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恶性肿瘤在综合冶疗中,60%~70%的患者需要放、化疗,而影响放、化疗的主要因素是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放疗中后期急慢性放射性炎症和化疗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及放、化疗导致的机体的正气损伤。黄芪注射液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治疗肿瘤的效果。现将我科对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黄芪注射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具有持续增殖、逃避生长抑制、永生、永久增殖、自我新生血管、浸润和转移等六大特点,其根本原因是由基因的不稳定性产生基因多样性,在炎症或其他环境诱导下而导致的。因其高致死率和上升的发病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治疗肿瘤是当今医学的难题之一。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及辅助治疗,但很多肿瘤耐受放、化疗或在治疗后又复发[1]。因此,寻找一种相当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肿瘤已成为当今的常见病、多发病,晚期癌肿患者因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往往对其采用放、化疗手段控制病情.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也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电针疗法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运用肿瘤治疗仪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分体表法和体腔法,插入铂电针通电治疗。结果 按期疗效完全缓解(CR)33.2%、部分缓解(PR)42.8%;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89.2%。结论 电针治疗比手术治疗损伤小,局部扩散机会少,疗效确切,病人痛苦小等优点,适用于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或手术、放、化疗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张玲  袁琴 《河北医药》2012,34(7):1056-1056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腹腔积液也逐渐增多.恶性腹水多出现于在肿瘤的晚期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有效地控制癌性腹水是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穿刺放液虽可迅速缓解症状,但大量放液易并发低血压、休克及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同时腹水将很快重新积聚[1].目前多采用腹腔内化疗,而由于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患者不能行腹腔内化疗.我科对恶性腹腔积液应用大剂量安体舒通和速尿口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小且能被大多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放、化疗,对照组只是放、化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73.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常规下降和消化道反应及全身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口腔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放、化疗的副作用明显降低,保证了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48例Ⅲ、Ⅳ期鼻咽癌的疗效、5年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及远期生存率。方法 93例晚期鼻咽癌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分割放疗Ⅲ、Ⅳ期鼻咽癌,肿瘤根治量65-74Gy。治疗组于放疗前先化疗1周期,放疗结束后休息15-30d再进行4-6周期化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肿瘤消退率较对照组提高,5年内肿瘤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较对照组减少,5年生存率治疗组有提高。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疗效,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以外科手术,辅助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内在性防御机制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目前有多种理论如肿瘤干细胞假说可以解释肿瘤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或抗性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从氧动力学角度解释,放、化疗不敏感及耐药性是由于在实体瘤中存在着10%~50%的乏氧细胞(一氧化氮,NO),这些乏氧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以外科手术,辅助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固有的内在性防御机制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转化、促进恶性细胞分化来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