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大庆市人民医院眼科应用氪离子激光仪治疗的44例(44眼)BRV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经6~24个月随访,本组显效35眼、有效8眼,总有效率为97.7%;无一例并发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大量积血或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后视力提高26眼,不变15眼,下降3眼。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能促进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眼底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视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俊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24-2825
目的:观察导升明联合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92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导升明组47眼,单纯激光组45眼。两组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联合导升明组同时加导升明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底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变化及眼底情况于3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联合导升明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促进出血吸收,改善眼底缺血及视力,防止或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77 nm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74例(74眼),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577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及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69.70%)(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82.93%)高于对照组(54.55%)(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5.03±1.06)s]少于对照组[(7.55±1.31)s](P0.05)。结论 577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导管介入眼动脉或其口部注入尿激酶25~10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23例中16例术后视力提高,7例术视力无改善。结论:介入溶栓是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有效方法,溶栓时间与疗效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98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光凝治疗,术后定期观察视力、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视力增加76.5%(75/98),不变者23.5%(23/98)。无一例视力减退。激光治疗前视力0.5以上者占48.98%(48/98),治疗后为65.31%(64/98);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42.85%(42/98),部分消退者43.88%(43/98),不变者13.27%(13/98)。视网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66.66%(10/15),部分消退者33.44%(5/15)。视网膜无灌注区经多次激光治疗后,大部分消失。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倍频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8例(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倍频Nd:YAG激光治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9.2个月。结果:激光治疗后52例有效。光凝后视力进步36只眼;视力不变20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结论: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有效地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该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静脉阻塞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RVO患者男性34例,女性45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例,分支静脉阻塞59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为缺血型及缺血型组,同时对患眼和对侧健眼的球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可致盲的视网膜血管疾患,虽然本病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现代虽有视网膜激光光凝,但药物治疗仍占有重要地位。我院于2004/2006年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较好疗效,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治疗组30例32只眼,其中男18例18只眼,女12例14只眼,年龄40~72岁,平均(58.8±10.6)岁,病程1~50 d,平均(21.4±4.6)d,阻塞部位,中央主干阻塞15只眼,分支阻塞17只眼;对照组32例32只眼,其中男16只眼,女16只眼,年龄42~75岁,平均(58±10.5)岁,病程1~52 d,平均(22.2±4.6)d,中央主干阻塞13只眼,分支静脉阻塞19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阻塞部位分布,比较P>0.05,两者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给红花注射液30~4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或0.9%生理盐水250 m l中缓慢静脉注射,对照组治疗原发病(高血压、高血脂、炎症),并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和维生素C片。两组连续用药10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4 d,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3疗效指标治疗前后视力检查,散大...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该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静脉阻塞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RVO患者男性34例,女性45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例,分支静脉阻塞59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为缺血型及非缺血型组,同时对患眼和对侧健眼的球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对侧眼(P<0.0001)。缺血型与非缺血型患眼之间其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RVO对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侧健眼,其间有极显著差异,说明RVO时CRA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缺血型与非缺血型组间其患眼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项检测在RVO分型不是可应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氩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2例(42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氩激光治疗,其中缺血型386眼(90.2%),非缺血型42眼(9.8%),黄斑囊样水肿129眼(30.14%)。 结果 207眼(48.4%)视力提高,138眼(32.2%)视力无变化,黄斑囊样水肿消失率为84.45%(82/97)。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氩激光治疗可控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减轻黄斑囊样水肿,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观察组(60例60只眼)用银杏叶片为主要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60只眼)用丹参片为主要药物治疗。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功能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经过6周治疗后,观察组中有效者53只眼(88.3%),对照组有效者45只眼(75.0%)。结论 银杏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以减轻静脉怒张,促进出血吸收,缩短静脉充盈时间,并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2.
Avasti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顽固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克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02-4203
目的:观察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顽固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顽固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只眼)和对照组(15只眼),治疗组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2.5 mg,术后随访1个月,通过视力、OCT检查,观察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视力较术前有显著提高,OCT检查示治疗组黄斑水肿消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顽固性黄斑水肿,短期观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隽  周洁  方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728-7729
目的:探讨多波长激光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45例(63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多波长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高两行以上39只眼(72.2%),视力无变化15只眼(27.8%);增生期9只眼中,多波长激光光凝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6只眼,另3只眼视力进一步下降。结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非增生期采用多波长激光视网膜光凝有效、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etinal axtery occlusion,CRAO)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是引起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病理学已证实在CVRO早期中央静脉内存在血栓,所有CRAO病人都可能有眼动脉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栓子,近年经眼动脉内局部纤溶(Local intra-arterialfibrinolysis,LIF)被证明是一项治疗CRAO/CRVO有前途的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5.
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克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51-1052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维生素B族,微循环改善剂如羟苯磺酸钙.活血化瘀中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视力及眼底黄斑水肿程度、视网膜渗出出血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黄斑区及视网膜情况亦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视功能,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层氧综合疗法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一组收集28例明确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采用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另一组20例患者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28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发病时间100min内者,总有效率为80.5%,对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阻塞疗效优于主干阻塞。药物常规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0例总有效率非缺血型比缺血型较好,有效率54.8%。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其疗效明显优于眼科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底激光、曲安奈德、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为同仁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90例(90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30例(30眼),三组患者均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1周1次,共治疗4次,Ⅰ组再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液患侧眼球周旁注射,每次注射1 ml(40 mg),每隔2周注射1次,共注射2次,Ⅱ组再予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次2 ml,1天1次,连续给药30 d,Ⅲ组再予以曲安奈德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采用EDTRS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厚度(C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评价视力疗效。结果Ⅲ组视力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Ⅲ组治疗后BCVA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CMT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Ⅲ组治疗后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CRV的最大流速(Vmax)和最小流速(Vmin)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眼底激光、曲安奈德、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能优化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的程度,改善中央静脉阻塞的血流动力学,从而更好改善或保存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激光治疗患者36例38只眼,治疗前后给予相关护理,临床治疗与护理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及OCT扫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有36只眼视力提高(94.7%),2只眼视力无变化(5.3%);治疗后2,4,6周黄斑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激光治疗能有效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加强心理护理、治疗指导、健康指导,可为治疗成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倍频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炜  李志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399-399,403
目的:评价倍频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8例(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倍频Nd:YAG激光治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9.2个月。结果:激光治疗后52例有效。光凝后视力进步36只眼;视力不变20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结论: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有效地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78例RVO患者78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6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42眼,采用532nm激光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78眼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46%,其中CRVO和BRVO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532nm激光治疗RVO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减少新生血管形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