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蚕豆根法细胞和人在淋巴细胞的微核试验对6种硝基芳烃化合物的致突变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和对硝基溴苯均能诱发两咱细胞的微核率增加,除了对硝基溴苯外均具有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引进标准剂量概念比较5种硝基芳烃人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致突变性强弱依次为2,4-二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邻二硝  相似文献   

2.
磺化煤作吸附剂处理含TNT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广裕 《环境保护》1996,(11):19-21
含2,4,6-三硝基甲苯(C7H5N3O6)的废水为有毒废水(称为TNF废水)。至今无满意的处理方法,本文探索以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TNT废水,即以磺化煤为吸附剂用丙酮溶剂再生的方法,此法可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国家标放标准,又不产生二次污染,并且简便易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较好方法,文中研究了磺化煤的结构性能以及吸附的工艺条件对磺化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数据设计的废水处理系统已运行十多年,处理水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纯水、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纯水中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影响2.4-二硝基甲苯光化学反应的因素中,过氧化氢影响最大,腐殖质次之,pH值影响最小.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的纯水中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鉴定了中间产物2.4-二硝基苯甲酸的存在.表明2.4-二硝基甲苯的光化学反应为侧链甲基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纯水、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纯水中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影响2.4-二硝基甲苯光化学反应的因素中,过氧化氢影响最大,腐殖质次之,pH值影响最小.研究了2.4-二硝基甲苯在江水、含腐殖质纯水及合过氧化氢的纯水中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鉴定了中间产物2.4-二硝基苯甲酸的存在.表明2.4-二硝基甲苯的光化学反应为侧链甲基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状态下湿式氧化硝化工艺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在亚临界和超临界状态下,采用湿式氧化法处理硝化工艺废水的情况。废水所含的重点污染物有二硝基甲,2-硝基酚、4-硝基酚、2,4-二硝基酚,4、6-二硝基邻甲酚和酚。根据小型间歇试验,连续试验室试验和中试的试验数据,设计了工业装置。小试和中试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50-500℃,压力23,000-28,000KPa(3,450-4,000PSi),废水停留时间1-7分钟。最终设计了一个在稍低一  相似文献   

6.
硝酸介质中冠醚萃取Sr~(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硝酸介质中冠醚对Sr ̄(2+)的提取。结果表明在1,1,2,2-四氯乙烷为稀释剂时,二环己基-18-冠-6萃取Sr ̄(2+)效果最好,且当水相硝酸浓度为1.4M左右时分配比最大。用斜率法证明、Sr ̄(2+)与二环己基-18-冠-6萃合物组成为1:1。还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1,1,2,2-四氯乙烷体系对模拟国内高放废水中Sr ̄(2+)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因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摧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55页配制1/6K2Cr2O7=0-2500mol/L试亚铁灵指示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硫酸-硫酸银溶液。取1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不同稀释比取样10-00ml)于加热管中,加入0-2500mol/L1/6K2Cr2O75-00ml和Ag2SO4-H2SO415ml,再加入数粒沸石,轻轻摇动加热管,使溶液混匀。加热管置于恒温器的加热孔中,接好…  相似文献   

8.
亚硫酸铵造纸废水灌溉稻苇利用研究该项成果把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三混废水与灌溉好水以配比量2.7%~4.6%灌溉芦芋,芦苇增产20%,亩增收芦苇300斤。用三混废水配比利用临界限额:(1)以配比量5.4%灌溉水稻时需减少正常施肥量;(2)配比量为10....  相似文献   

9.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氨氮,硫酸根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巍 《环境保护》1999,(11):26-27
由于味精废水中COD,SO^2-4和NH3-N浓度高,pH值低,使味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味精废水排放标准,提出了利用的味精废不提取酵母蛋白及SO^2-4和NH3-N对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快速测定废水中CODcr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uSO4-KAl(SO4)2-NaMoO4作催化剂,在H2SO4-H3PO4体系中快速测定废水CODcr新方法,回流时间由标准法的2h缩短至0.5h,以AgNO3-CrK(SO4)代替Hg2SO4消除CI^-干扰,避免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2种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硝基氯苯(间硝基氮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二硝基苯(对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邻二硝基苯)、2,5-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3,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12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萃取液经净化(或浓缩)后进行色谱分析,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定性定量准确,线性相关性强,干扰小。12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0.064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0.0%~104%之间,RSD在2.5%~6.4%之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NT及其还原产物色谱分析方法,鉴定了铜-铁金属对还原柱处理TNT废水所产生的降解产物,并对这一还原反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对还原柱还原TNT的反应是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Pd/Ti电极,用于2,4,6-三氯酚(2,4,6-TCP)的电还原脱氯.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了2,4,6-TCP脱氯试验条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脱氯中各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2,4,6-TCP初始浓度为80mg/L时,优化的脱氯参数为电流为5mA,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mol/L,阴极电解液初始pH值为2.40.在优化条件下, 2,4,6-TCP在80min内完全脱氯; 2,4,6-TCP的还原脱氯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主要脱氯途径为2,4,6-TCP→2,6-DCP→2-CP→苯酚.  相似文献   

14.
刘琼玉  周培疆  陈岩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0):1419-1424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2,4,6-三氯酚(2,4,6-TCP)及五氯酚(PC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相互作用,获得了相互作用的Stern-Volmer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和作用距离.结果表明, 2,4,6-TCP及PCP均可以使AChE内源荧光有规律地猝灭,温度小于303K时,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2,4,6-TCP及PCP与AChE的结合过程是受熵驱动的自发过程,作用力为典型的疏水作用力. 2,4,6-TCP及PCP与AChE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作用距离分别为1.91,2.00nm, 2,4,6-TCP及PCP与AChE分子的结合常数为104~105L/mol,表明2种氯酚与AChE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两者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2,4,6-TCP与AChE的结合作用比PCP与AChE的结合作用强,氯酚分子向AChE分子疏水空腔的结合过程是疏水性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彼此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臭氧氧化水中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皮运正  王建龙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19-1623
研究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的去除效果,以及氧化过程中过氧化氢、氯离子、甲酸和乙二酸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臭氧氧化2,4,6-三氯酚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溶液中没有自由基清除剂,在臭氧投加量为24mg·L~(-1)时,0·1mmol·L~(-1)的2,4,6-三氯酚在6min内,去除率可达99%.臭氧分子氧化2,4,6-三氯酚的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检测到的过氧化氢的最大摩尔浓度为初始2,4,6-三氯酚摩尔浓度的22·5%.中间产物过氧化氢随后和臭氧反应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此时2,4,6-三氯酚是被臭氧和羟基自由基联合氧化,生成甲酸和乙二酸.当溶液中含有大量的自由基清除剂时,2,4,6-三氯酚首先被臭氧分子氧化成黄色的氯代对苯醌,然后氧化成甲酸和乙二酸.臭氧氧化2,4,6-三氯酚存在臭氧分子氧化以及O3/OH·联合氧化两种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混合光合细菌PSB-DR在不同光照、接种量和pH值下对2,4,6-三氯苯酚(2,4,6-TCP)的生物降解特性,确定了PSB-DR生物降解2,4,6-TCP的优化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培养下,接种量30%,初始pH值7.0时2,4,6-TCP降解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50mg/L的2,4,6-TCP经5d后降解率达到82.3%.培养基中醋酸钠的加入对2,4,6-TCP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SB-DR静息细胞对2,4,6-TCP的降解符合高浓度底物抑制的酶促反应类型,其降解动力学参数rmax=1.746h-1,Km=38.333mg/L,Ki=260.87mg/L.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电子供体下三氯苯酚的还原脱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葡萄糖、乳酸钠、丙酮酸钠、乙酸钠这4种电子供体条件下,2,4,6-三氯苯酚(2,4,6-trichlorophenol,2,4,6-TCP)的降解效果及其还原脱氯途径.结果表明,与葡萄糖的作用相比,乳酸钠、丙酮酸钠、乙酸钠均可有效提高2,4,6-TCP的脱氯效果,其中乳酸钠能作为一类缓释氢物质持续供给2,4,6-TCP还原脱氯所需电子.外加电子供体可提高微生物体内基质代谢脱氢酶活性,反应240 h后,4种电子供体体系中脱氢酶活性增长依次为21.49%、25.78%、136.85%和139.3%.2,4,6-TCP还原脱氯的主要产物包括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4-氯苯酚(4-chlorophenol,4-CP)和苯酚,其中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时,4-CP为其主要降解产物,转化率达到2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对比研究了太阳光下2,4,6-三氯酚(2,4,6-TCP)在纯水,可溶性有机质(DOM)溶液和实际地表水中的光解情况.结果表明,2,4,6-TCP在纯水中主要为直接光解和自敏化光解,涉及的活性物种为单线态氧;在DOM水溶液中主要为直接光解和敏化光解,涉及的活性物种为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2,4,6-TCP在纯水,DOM溶液和实际地表水中的光解速率均随溶液含氧量的提高而增加.太阳光可见区对2,4,6-TCP直接光解没有贡献,UVA贡献为72.60%,而当有DOM存在时,可见光区对2,4,6-TCP的光解贡献为12.39%,UVA的贡献为52.73%.2,4,6-TCP在实际地表水中的光解与在DOM水溶液中的光解类似,都表现为通氮抑制光解,通氧促进光解,并且光谱贡献率也十分接近,表明溶解氧和DOM是2,4,6-TCP在地表水中间接光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补充碳源对厌氧生物处理2,4,6-三氯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半连续投料的驯化方法对3种不同来源的生物污泥厌氧降解2,4,6-三氯酚(2,4,6-TCP)过程中补充碳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0~60d的驯化,取自有机化工厂和造纸七厂的2种污泥的比降解速度(氯酚/SS)分别达到了0.6mg/(g·d)和0.2mg/(g·d),而取自北京啤酒厂UASB反应器的污泥的比解速率只有0.03mg/(g·d)~0.05mg/(g·d)。补充碳源对北京啤酒  相似文献   

20.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pathway of the ozona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2,4,6-TCP)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variation of H2O2, Cl formic acid, and oxalic acid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semi-batch ozonation experiments (continuous for ozone gas supply, fixed volume of water s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re was no scaveng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0.1 mmol/L 2,4,6-TCP could reach 99% within 6 min by adding 24 mg/L ozone. The reaction of molecular ozone with 2,4,6-TCP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H2O2. The maximal concentration of H2O2 detected during the ozonation could reach 22.5% of the original concentration of 2,4,6-TCP. The reaction of ozone with H2O2 resul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a lot of OH• radicals. Therefore, 2,4,6-TCP was degraded to formic acid and oxalic acid by ozone and OH• radicals together. With the inhibition of OH• radicals, ozone molecule firstly degraded 2,4,6-TCP to form chlorinated quinone, which was subsequently oxidized to formic acid and oxalic acid. Two reaction pathways of the degradation of 2,4,6-TCP by ozone and O3/OH• wer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ranslated from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5, 25(12): 1619–1623 [译自: 环境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