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活化蛇纹石降砖茶水氟含量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观察蛇纹石活化后降砖茶水氟效果及降氟前,后砖茶水化学成分的改变。方法:按少数民族饮砖茶习惯熬制的砖茶水(含茶5g/L,在砖茶水含氟量约3.52mg/L)约活化蛇纹石处理后,观察其氟含量及砖茶水水质变化,用电极法测砖水氟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砖茶水中Mg,Ca,Zn,Fe,Cu等元素含量。结果:活化蛇纹石对砖茶水有降氟作用,在最佳条件下蛇纹石降氟容量可达0.31mg/g;降氟后砖茶水中镁,钙,锌,铁,铜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蛇纹石作为一种降氟剂是安全,价廉,有效,并能释放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  相似文献   

2.
蛇纹石降砖茶水氟活化及再生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蛇纹石降砖茶氟的活化再生条件。方法 按少数民族饮茶习惯熬制砖茶水(含茶5.0g/L,砖茶水含氟量约3.0mg/L),进行活化剂种类、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再生周期等因素对降氟效果影响的研究。用电极法测砖茶水氟含量。结果 蛇纹石降砖茶水氟的活化剂选用明矾(P<0.05)、活化剂浓度选用5%(P<0.05)、活化剂浸泡时间为2-8h(P>0.05)。蛇纹石经活化再生后可反复循环使用。结论 蛇纹石经5%明矾活化,可作为有效降氟剂,重复用于降低砖茶水中的氟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骨代谢实验研究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机体氟代谢的影响,为探讨蛇纹石降氟在病区人群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的砖茶饮用习惯熬制砖茶水,再用活化后的蛇纹石进行降氟,得到蛇纹石降氟后砖茶水。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3个月骨代谢实验,各实验组动物分别饮用含氟为50.0、15.0、5.0 mg/L的砖茶水和含氟为15.0、5.0、1.5 mg/L的蛇纹石降氟砖茶水,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实验结束后,检测骨氟、尿氟、尿羟脯氨酸、血氟、血钙、血磷、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结果氟大于5.0mg/L 的各实验组,尿氟、骨氟、血氟、血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大于15.0 mg/L的各实验组,尿羟脯氨酸高于对照组(P<0.01);血钙、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相同的降氟1组与茶氟2组(F-,15.0 mg/L)相比,前者的尿氟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氟1组与茶氟2组(F-,15.0 mg/L)、降氟2组与茶氟3组(F-,5.0mg/L)相比,前者的骨氟低于后者(P<0.01)。结论蛇纹石降氟不但可以降低砖茶水中的氟,降低了饮茶氟元素的摄入,还可以促进氟的排泄,降低氟在骨骼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大鼠骨骼、肾、肝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煮砖茶的方法熬制含氟为100mg/L的砖茶水,使用时稀释至5、50mg/L。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饮用含氟5、50mg/L和用蛇纹石分别将氟降至为1.5mg/L的砖茶水,对照组饮自来水。检测血、尿、骨氟,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骼、肾脏以及肝脏的形态学变化。结果饮用含氟5、50mg/L砖茶水的大鼠尿氟、骨氟增加,骨骼、肾脏、肝脏出现病理改变,50mg/L组改变更为明显。饮用蛇纹石降氟后的砖茶水(1.5mg/L),大鼠血、尿、骨氟和组织形态学改变与饮用自来水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蛇纹石降氟效果显著.大鼠饮用降氟后的砖茶水,骨、肾、肝细胞没有出现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蛇纹石降氟前后的砖茶水对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活化的蛇纹石除去砖茶水 (氟浓度为 3 .0 mg/L)中的氟至 1.0 mg/L。将降氟前后的砖茶水各分高、中、低 3个剂量组进行灌胃 ,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灌胃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比较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结果 蛇纹石降氟前及降氟后各砖茶水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无论降氟前降氟后 ,砖茶水都未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 ,提示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可能不会对小鼠染色体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DTF降茶氟剂降茶氟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DTF制剂降茶氟效果。方法在不同制茶方法程序中加入DTF制剂观察其降氟效果。结果在冲泡或煮沸(1.0g茶叶,200ml水量)沏茶中,0.2gDTF可使茶氟降低约60%,使茶水氟浓度由2.0~4.0mg/L降到1.0mg/L左右,茶液色、味、pH值无改变。结论DTF是1种有效的降茶氟剂。  相似文献   

7.
砖茶中氟、铝溶出特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冲泡次数、温度、时间和茶水比对砖茶中氟和铝溶出的影响,了解茶叶中氟、铝的溶出特性。方法氟的分析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铝的分析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茶中氟和铝随冲泡次数、温度、时间、茶水比的不同呈现各自的溶出特性;在温度和茶水比实验中,二者的溶出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茶叶中氟、铝的溶出不是同步的,茶汤中的氟铝络合物来源于茶叶中分别溶出的氟、铝在茶汤中发生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一些文献报告用投加磷酸钙、磷酸及氢氧化钙降氟,或用磷酸钙、焦磷酸钙等制成滤料除氟;1979年美国ANDCO提供新的磷酸钙降氟法及相应成套设备,但在我们的重复实验中表明,该法降氟效果亦不甚满意。作者参考以往文献对磷酸钙降氟改水的一些步骤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磷酸钙改水法降氟效果可靠、费用低廉、设备简单、便于操作、易于在广大城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十三师维吾尔、哈萨克族农牧民氟中毒水平与天然饮用水、与饮用茯砖茶水之间的关系。方法入户检查该人群氟斑牙,检测其尿氟及该区饮用水氟,了解其茯砖茶年消费情况,进行茯砖茶煮沸氟溶出量模拟试验。结果5个团场维、哈族农牧民氟斑牙患病率30.00%-73.27%,当地饮水含氟量0.20-0.46 mg/L,2-3月平均每人每日饮茯茶水1.3-2.3 L,此期间尿氟几何均值为1.80-2.64 mg/L,2 L天然水中加5.0-20.0 g茯砖茶煮沸5 m in后含氟量为3.45-15.72 mg/L。结论农十三师维、哈族农牧民氟中毒水平与饮用茯砖茶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除氟剂筛选及其与茶汤相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筛选一种砖茶除氟剂,研究除氟剂与茶汤的相互影响。方法感官品评与理化成分分析相结合。结果DFR能将茶汤中的氟含量降至卫生标准以下,且茶汤环境对DFR性能影响均较理想,茶汤氟浓度越高,DFR除氟量越大。茶汤的pH值与DFR的最佳使用pH值范围相符。接触时间超过15min,除氟量趋于稳定。DFR对茶汤感官、有害成分、有益成分影响均较小。结论DFR能用于砖茶除氟。  相似文献   

11.
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方法采用含氟量〈300 mg/kg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选择水含氟量1.2 mg/L以下、有饮茶习惯、无工业污染的1个乡(镇)为预防试点。通过居民预防实验前后砖茶、奶茶、尿含氟量检测及经砖茶进入机体日摄氟量,评价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结果饮用低氟砖茶前、饮茶后6、18个月居民奶茶含氟量检测结果分别是(4.38±2.43)、(0.60±0.24)、(0.83±0.37)mg/L;尿含氟量分别是(3.17±1.97)、(1.42±0.81)、(1.55±0.8)mg/L。居民饮用普通高氟砖茶日摄氟量10.26 mg/d,饮用低氟砖茶6、18个月日摄氟量分别是3.23、3.18 mg/d。结论饮用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可使奶茶氟达到国家饮用水含氟量标椎,经砖茶制品进入机体日摄氟量在国家允许摄入量3.5 mg以内。尿氟显著下降(P〈0.01),长期饮用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是预防饮茶型氟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实用并较准确的砖茶铝测定方法。方法用HNO3、HClO4将砖茶消解成无色溶液,调解pH值至3左右;去离子水稀释250倍,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620 nm处比色测定砖茶含铝量。结果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4%,平均变异系数(CV)为2.82%,对国家茶叶标准物中含铝量测定与给定值的相对偏差为-5.74%。结论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砖茶含铝量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砖茶样品含铝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砖茶水和氟化钠(NaF),含氟均为300mg/L。在染氟后0.25、0.5、1、2、4、8、16、24h处死动物,取血、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h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h时,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77mg/kg,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0mg/kg,两组比较,NaF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速度较砖茶氟快,表现为在各组织中达到峰值的时间早,排泄的速度快,24h内在软组织中无蓄积作用。砖茶氟吸收、分布及排泄的速度均较NaF慢,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较NaF组稍高,除骨外,在小肠、心脏中也有轻微的蓄积作用。结论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h代谢速度较NaF慢,且砖茶氟在多种组织中均似有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氟砖茶的人群干预效果,为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在甘肃省阿克塞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霞病区.选取有5~12岁儿童的哈萨克族家庭86户,分成两组:46户为干预组,投放低氟砖茶;40户为对照组,仍饮普通砖茶.在干预前及干预期间,监测干预组、对照组饮水、茶水、砖茶、尿的含氟量,通过茶水含氟量计算干预组、对照组成人和儿童日均总摄氟量;干预前对8~15岁在校哈萨克族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基线调查,干预结束后对干预组、对照组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饮水、茶水、砖茶及尿液样品含氟量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结果 干预前、干预42个月时,居民饮水含氟量分别为0.36、0.50 mg/L.成人及儿童日总摄氟量,干预组(成人:4.39、5.12、5.38、4.49 mg,儿童:1.90、2.23、2.33、1.94 mg),明显低于对照组(成人:8.42、9.07、8.35、7.92,儿童:3.65、3.93、3.62、3.43 mg).监测低氟砖茶、市售砖茶各4批,4批低氟砖茶平均含氟量除第2批(530.4 mg/kg)较高外、其余3批(239.3、222.88、154.7mg/kg)均低于市售砖茶(366.9、412.2、286.0、379.6 mg/kg),4批共21份低氟茶样中有16份含氟量符合茶氟国家标准(<300 mg/kg),合格率为76.19%(16/21),4批市售砖茶21份茶样只有5份合格,合格率为23.80%(5/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P<0.01).干预12、36、42个月时,干预组成人(1.84、1.23、1.77 mg/L)和儿童尿氟(1.55、0.65、1.10 mg/L)均低于对照组(成人:3.37、3.68、3.02 mg/L,儿童:2.64、1.64、2.62mg/L),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4、2.43,3.91、3.29,2.31、4.42,P<0.01或<0.05).儿童氟斑牙基线调查的检}H率为69.02%(127/184),干预后干预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44.83%(13/29)]明显低于对照组[71.88%(23/32);χ2=4.60,P<0.05].结论 饮低氟砖茶可降低饮砖茶人群总氟摄入量,减轻机体氟负荷和高氟危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饮茶型与饮水型氟骨症X线影像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饮水型与饮茶型氟骨症X线影像学差异。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饮茶型和饮水型氟中毒居民拍摄前臂、骨盆正位X线片,分析比较两类病区患者X线征象。结果饮茶型氟骨症患者骨密度低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检出率明显高于饮水型氟骨症患者(P〈0,01),饮水型氟骨症患者骨密度高骨质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饮茶型病区氟骨症患者(P〈0、01)。结论两类病区氟骨症X线征象虽无本质区别,但仍有其规律可循,提示饮茶型氟骨症发病机理更为复杂,可能为砖茶型氟铝联合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