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有计划性,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并于不同时间使用不同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出院后1年、2年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PRS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而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黄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42-1442
目的:评价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两组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唐旭  陈涛  张艺  林勇强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33-2833,2908,2912
目的:探讨工娱疗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8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工娱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工娱疗前和工娱疗后2年末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及复发情况。结果:工娱疗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工娱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工娱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工娱疗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实验组)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对照组)各52例,分别于人院、健康教育8周及出院1年时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2组临床疗效达显进(痊愈+显著进步)以上的出院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杲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教育8周及1年时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前者P〈0.05,后者(P〈0.01);1年内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沈亦明 《中外医疗》2012,31(19):43+45-43,45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分别于人组时、第2、4、6及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认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认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并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1年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ITAQ、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24,2.40,2.41;P〈0.01),均以认知治疗组显著较好。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8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和药物加心理护理(研究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OSIE和ITAQ在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周末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家属情感表达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58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进行调查,根据CFI—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年随访,以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样本中高情感表达家属为50.17%、低情感表达家属为48.83%;且对两组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分别为人组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家属的情感表达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极高的相关性,有必要对高情感表达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以利于促进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预防和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莫春娥  卢迟英 《海南医学》2009,20(7):143-14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8月在我院住院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达到恢复期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50例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干预组),另50例为对照组(未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患者BPRS总分、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BPRS总分(21.45±4.2)较干预前(26.1±4.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7例)较对照组(完全依从23例,部分依从14例)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胡静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19-120
目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复发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教育实施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以提高.疾病的复发率得以降低,可以在农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住院时间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时间对精神分裂症患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达两年的患30例,在疗前,疗后12周,6个月,1年,2年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ITAQ在疗前及疗后12周得分相比较,两项均有显差异(P<0.001),而疗后12周,6个月,1年,2年,BPRS及ITAQ得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住院无助于精神分裂症患的自知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杨小曲  熊宇 《中外医疗》2012,31(5):18+20-18,20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疗法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稳定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分别进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和仅给予药物的治疗方式,疗程均为3个月,并对2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1年的统计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并随访1年,A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病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结论认知心理治疗在患者康复期能很好地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疗效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有利于患者自知力恢复。  相似文献   

13.
唐伟  温娜  刘家洪  刘林晶 《浙江医学》2013,(23):2074-2076,211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48例)和非吸烟组(5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精神症状,以及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Stroop测验评定认知功能,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PANSS评分、BPRS评分、RBANS得分和Stroop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BPRS评分与RBANS得分、Stroop得分均不相关(均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论吸烟与否,其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集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查病案号按照单号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单纯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集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满意度、疗效、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ITAQ及GA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集体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BPRS、ITAQ、GAF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结合家庭心理干预与单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组)和干预组(药物结合家庭心理干预组)各60例,随访3年。家庭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家庭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及技能训练,主要评价指标为服药依从率、疾病复发率和再人院率,次要指标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PANSS快速评分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变化。结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58.3%和26.7%(x^2=12.31);疾病复发率分别为31.6%和63.3%(x^2=12.06);再人院率分别为21.7%和48.3%(x^2=9.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干预组ITAQ总分变化值(5.1±0.2)分;PANSS总分变化值(6.3±0.4)分;SDSS总分变化值(1.1±0.1)分,对照组分别为(1.6±0.1)分、(5.7±0.2)分、(0.9±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结合家庭心理干预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预防疾病复发、减少再人院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桃芳  蔡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23-223,225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两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其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药物自我处置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患者50例,脱落2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药物处置模式的强化训练;对照组患者50例,脱落6例,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共12周,对两组病例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定患者病情,自拟服药依从性量表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PRS、ITAQ、NOSI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BPRS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TAQ、NOSIE评分在出院6个月,12个月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药物自我处置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徐晔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16-29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精神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自知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行为疗法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将在我科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n=50)给予奋乃静治疗,对照组(n=50)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农秋燕  农秋葵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25-2125,213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和半年后分别评分。结果:半年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无差异,而ADL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