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陈涛  王旭 《电力信息化》2012,10(12):97-100
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开放性和智能性,网络通信环境比较复杂,加大了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的信息安全风险,文章介绍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构成风险的三要素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是保障智能电网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的前提。文章立足于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智能电网和传统电力系统的异同,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3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从标准和技术方面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工作相关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适用于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各种技术及其应用。最后,根据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指出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钟扬 《电器评介》2014,(14):62-62
由于我国现代科技的成长和发展,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化和合理化,此外,电网信息安全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存在的现状,以及其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进行说明,为电力系统的更好的发展提供安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下期要目     
《电力信息化》2012,(10):34
电力系统敏感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分析统一视频监控平台在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的设计与应用电力系统运维可视化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基于SDL的软件安全测试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企业服务总线改进模型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信息安全现状,指出智能电网建设中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最后说明了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安全防护要求,北京市电力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电网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多次组织开展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专项督查,结合专项督查经验,制定智能电网系统信息安全常态督查方案,实现专项督查常态化,全面掌握智能电网系统各阶段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与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排查解决重大安全隐患,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  相似文献   

7.
从主动式风险预警技术的原理着手,通过对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总体设计思路、方法设计、各模块的分析与设计进行研究,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提高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计及通信信息安全预警与决策支持的停电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特高压互联为骨干网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电力系统和通信信息系统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通信信息系统的异常(包括自然故障和恶意攻击)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也已显现,而且会越来越大。因而在进行电网的停电防御时,必须计及通信信息安全的影响。文中提出了通信信息三道防线的概念,并实现了能对通信信息风险进行预警、对通信信息故障进行决策支持的通信信息安全防御系统;提出了电力和通信信息融合的电力系统停电防御架构,以及计及通信信息安全预警与决策支持的停电防御系统的实现方法。算例表明,计及通信信息及其风险后,将会提高电网停电防御系统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因而信息安全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介绍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现状,总结了各国对于信息安全的要求,对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主动应对信息攻击的智能决策系统的框架和实现方法.该智能决策可以帮助运行人员与黑客博弈,决定电力系统的最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信息安全在智能电网发展中愈发突出的重要性,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威胁及防御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解决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问题提供借鉴。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密、数字签名认证、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物理隔离与信息安全纵深防御7种防御策略,分析表明人为威胁是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中需着重关注的信息安全威胁,7种防御策略切实可行,可为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一种以电能为中心的绿色复合型能源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维  李树泉 《中国电力》2015,48(11):117-122
大气污染防治已迫在眉睫,清洁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网客服中心南北园区根据建设规划和能源实际需求建立了以电能为基础的能源供给体系。依据国网客服中心南北园区能源供给体系,提出了一种以电能为中心的“绿色复合型能源网”。绿色复合型能源网从冷、热、电等孤立系统整合为利用电能为标识能源的流动网络,实现了对区域内能源生产、储运、供给、控制4个环节及全生命周期进行优化运行及综合能效管理;能源网系统以能源高效利用为基准,以能源供需双向互动为目标,以电能为中心,依靠以智能电网技术为支撑的含多种分布式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网络,通过能量控制、能效优化等技术,实现了园区内不同类型、不同品质的能源高质量供应和对能源供需的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王红凯  顾志伟 《电力信息化》2012,10(11):101-104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文章结合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技术特点与发展情况,分析在智能终端、无线通信信道、密码技术、应用代码、嵌入式系统等方面具有智能电网特色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常规评估、渗透测试、针对性评估等风险评估方法。按此方法得出的评估结论,可作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优化及整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身、设备、电网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着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力企业相继开展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但主要针对单一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无法评价电力企业面临的综合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为聚焦点,采用模糊结果集方法构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控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出电力企业在人身、电网、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安全风险综合控制能力,清晰指出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点。控制能力评价模型可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力通信网的安全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与运行、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建设、企业管理和IP化技术渗透等,都需要构建电力通信网安全体系架构,将电力通信网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保障电力通信网的安全.在对比信息安全与通信安全的基础上,建立电力通信网络功能模型,分析了电力通信网的安全威胁.通过总结安全体系模型、ISO与ITU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针对攻击的电力通信网的攻防矩阵关系与攻防层次结构,建立包括安全层面、通信网络安全工程和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等3个维度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体系架构,给出了电力通信网安全在功能层次、安全机制与安全服务等方面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能够实现信息感知、可靠传输及高效信息处理,是电力系统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基于智能电网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业务需求,探讨了电力物联网的框架结构、功能应用和关键技术。电力物联网将电网侧设备在网络上实现一一映射,实现自我标识、全面感知和智能处理,为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在未来与智能电网深入渗透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给出了智能电网下的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的定义。通过对新能源发电、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3项新型电力能源交易以及数据信息交易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跨时空交易特性进行分析,指出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不仅有利于我国能源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更有利于新型电源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阐明智能电网环境下的跨时空电力资源交易是电力交易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智能电网的大趋势下,电力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愈加频繁高效。通信网络经常遭受网络攻击或窃听,为确保用户的用电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恶意篡改,提出一种面向电动汽车用户的信息保护方案。通过改进加法运算和标量乘运算对传统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ECC)做轻量级优化,克服电网双向互动环境中智能电表资源有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负荷分解算法作为加密方案的检验工具,分解加密后的电力数据。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