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江苏省南京市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加快两个调整,实现四个突破”。即: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投入的新突破,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实现民营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实现工业增长的新突破。具体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对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至关重要。2002年江苏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8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但省内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较大。本文利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工业企业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发掘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文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视角研究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问题,以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运用IPCC清单法测算了2000—2015年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量,并构建了基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的碳排放恒等式,结合LMDI分解法,对2000—2015年江苏省碳排放的工业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单位能耗下降速度快于人均碳排放上升速度;经济规模是工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能源强度是有效抑制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经济结构效应对于工业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由正到负;能源结构因素对于工业碳排放贡献率微弱,碳减排潜力有待发挥。结合以上结论提出以"区域协同、东西互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工业生态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扩大内需政策和入世效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2年,福建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CDP4682亿元,增长10.5%。2003年在没有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可望达10%左右。 一、200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持续强劲增长,第三产业和农业增长平稳 工业高速增长是拉动经济快速回升的主导力量。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6650亿元,增长18%。工业增加值完成1883亿元,增长1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6%。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71,比上年同期提高15.05个百分点。实现产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以来江苏省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1949到1952短短的3年即恢复到历史最高的经济水平,1952-1978年的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5%左右,其间虽有过波动,总体上传统的轻纺工业、化工、机器制造、建材等发展较快;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江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年平均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速.江苏省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6%,地区生产总值则占全国的10%以上,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在各时期江苏提出了鲜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升了产业层次,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江苏省的经济带和生产力轴线日益明朗.沿长江、沿海、沿东陇海(徐州-连云港)三条经济带是江苏省生产力发展的一级轴线,沿大运河亦有条件形成未来的发展轴.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国经济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为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合理增长的平衡协调,政府在区间调控基础上采取定向调控,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但从微观层面看,部分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出现工业增速减慢、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和企业经济效益恶化等问题,汽车工业也出现了生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减缓等问题。展望2015年,受益于市场消费不断升级和细分化、新能源汽车增势迅猛以及行业技术进步快、过剩产能压力较小等优势发展条件,2015年汽车工业有望实现速度、效益双提升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7.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江苏省作为数字经济强省,近年来注重数字经济建设,对信息基础设施加大投资,积极借助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通用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以新基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文章对江苏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出江苏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是无锡工业经济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成效卓著、得益颇丰的20年。以1997年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44倍、销售收入增长28倍、工业增加值增长31倍、实现利税增长12倍。无锡工业总体上已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和自我发展、自我协调的机制,为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友洋 《当代经济》2010,(5):116-118
江苏省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大省,医药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仍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江苏省医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运用产业创新理论分析评价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从打造江苏医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视角出发,对当前政府、医药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等产业创新元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构建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的方法及相应策略,以促使江苏省医药产业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主导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姜学林 《技术经济》2000,19(6):8-10
我县饲料工业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拥有年销售收入 5 0 0万元以上的饲料企业 10家 (定报企业 ) ,年饲料生产能力达 41万吨 ,从业人员 142 3人 ,经营规模列江苏省饲料工业区域经济的首位。 1995年至1998年 ,定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县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 9.5 %、14.7%、17.6%、19.3% ,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县工业利润总额的 (盈亏相抵 ) 4 9.1%、2 5 2 .7%、15 8.9%、67.3%。“九五”期间我县饲料工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如东经济建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如此 ,我县饲料工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飞跃 ,为增加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改革开放16年来,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跳跃式递增。以无锡县张泾镇为例,近三年来,一、二、三产业“三个轮子”一齐转,经济发展三级跳,全镇经济生机勃发,社会事业欣欣向荣,跻身于“江苏省百强镇”行列第8位。1994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量18.5亿元,连续三年分别增长106%、86%、56%,工业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一、1998年宁夏工业经济发展情况199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其复杂,宁夏工业经济和全国一样,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全区工业发展保持了回升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4.3亿元,增长67%;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6%,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增长目标。主要产品产量为:发电量110.63亿度,减少2.1%,煤炭1580万吨,降低5.2%,糖3.36万吨,减少34.5%,机制纸18万吨,增长12.9%;原油加工量81.8万吨,增长42%,铁合金20.2万吨,增长26.2%,化肥奶.3万吨(折纯),增长20.3%,…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高位稳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展望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上仍然有利,省内经济增长动力支撑依然强劲。江苏省宏观经济预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2008年江苏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正>任新保,1935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团校等单位工作。1980年调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曾任副所长。研究涉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生产力配置、经济发展战略等。主持过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多项。发表论文、调研报告100余篇,参与撰写论著《江苏省乡镇工业发展史》、《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江苏省经济地理》、《扬州工业规模经济新现象》等,主编、副主编《中国百市糸调查业书·常熟卷》、《区域科技进步的理论与实践》。论著获奖11项。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搞清其金融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到江苏省日后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走向.本文分析了江苏近年来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之后,选取1995-2015年江苏省的数据,运用一系列检验来揭示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提高金融相关率、储蓄率、资本边际产出率可以促进江苏省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江苏省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江南农村都山村,位于宜兴市官林镇,被誉为"宜兴第一村",村级综合经济实力连续7年位列宜兴第一位,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江苏省农村现代化试点村、无锡市工业明星村、无锡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年。为实现“十一五”顺利开局,湖北省经委将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经济运行、成长工程、县域经济六大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搞好综合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年.为实现"十一五"顺利开局,湖北省经委将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经济运行、成长工程、县域经济六大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搞好综合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管理》2021,(6):F0003-F000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我国区域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各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了深入研讨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南京审计大学初定于2021年10月30-3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共同主办202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本届年会由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并拟邀请中国工业经济、ChinaEconomist、区域经济评论、经济学家等杂志社协办。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