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炭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总数,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注射纳米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术中黑染淋巴结清晰可辨;试验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25.5±8.78)枚vs.(16.05±4.84)枚],直径≤5 mm淋巴结枚数[(22.6±8.25)枚vs.(13.65±4.62)枚],转移淋巴结枚数[(3.13±4.14)枚vs.(1.35±2.06)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例直肠癌患者术中发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髂内动脉旁有黑染淋巴结,相应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有肿瘤细胞转移。  结论  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直肠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比较淋巴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淋巴结清扫及病理检查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示踪组(纳米炭组和亚甲蓝组)81例、常规手术组40例,统计各组检获淋巴结数目,并将示踪组淋巴结标本按照染色与未染色分别进行病理检查。   结果  注射示踪剂后患者未发生过敏反应。示踪组的平均淋巴结检获枚数高于常规手术组,纳米炭组的淋巴结检获率比亚甲蓝组高(P < 0.001)。示踪组的染色淋巴结癌转移率显著高于未染色淋巴结(P < 0.001),纳米炭组染色的淋巴结预示癌转移的特异性高于亚甲蓝组(P=0.012)。   结论  纳米炭的示踪效果和淋巴趋向性均强于亚甲蓝。甲状腺淋巴示踪技术是一种可推进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与规范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对前哨淋巴结的示踪以及对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进行纳米碳混悬溶液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及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术中肉眼观察示踪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对前哨淋巴结(包括髂内和闭孔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为93.10%;纳米碳混悬溶液对前哨淋巴结的黑染率比对其他部位(髂外和髂总)淋巴结的黑染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示踪组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其中3例有黑染;对照组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结论 纳米碳混悬溶液能有效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是1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行腔镜食管癌切除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术前2 h胃镜下注射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对照组不给示踪剂,对比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黑染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5 mm淋巴结及其转移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平均最小淋巴结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黑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黑染淋巴结的转移度明显高于非黑染者(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炭示踪剂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有助于淋巴检出、缩短检出时间、提高转移淋巴结检出度,以及小淋巴结的检出,降低术中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术中肿瘤周围注射第三代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黑染淋巴结为导向进行个体化清扫。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黑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1±13.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6.9±2.5)枚;淋巴结黑染率为52.7%,黑染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阳性率(27.6%),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6);本组发生1例输入襻梗阻。结论进展期胃癌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术中淋巴显影技术为指导进行个体化清扫,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并可提高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效率,但肿瘤进展程度会影响淋巴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用纳米碳行食管癌示踪胃周淋巴引流的可行性,探讨食管癌胃周淋巴引流及胃周转移的特点.方法: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术中在肿瘤下方食管外膜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即时观察淋巴管显影情况.切除标本解剖胃周淋巴结,记录染色淋巴结,剖视标本观察食管粘膜下及胃粘膜下淋巴管着色情况.淋巴结分组送病理HE检查.结果:纳米碳悬液注射后可见食管外膜下及胃小弯组织中淋巴管黑染,32例64枚胃周淋巴结黑染,6例8枚贲门旁淋巴结着色黑染,32例52枚胃左动脉干旁淋巴结黑染,4例4枚胃左动脉第1分支动脉旁淋巴结黑染.4例4枚黑染胃左动脉干旁淋巴结查见癌转移.剖视见食管粘膜下广泛分布染黑的网状淋巴管,胃粘膜下未见着色黑染的淋巴管.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可用于食管癌胃周淋巴转移的示踪研究,食管腹腔淋巴引流最常引流至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纳米炭混悬液对腋窝淋巴结的示踪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间对21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纳米炭进行淋巴结示踪。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45.3岁。术前24~72h于乳晕周围分4点皮下均匀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共1ml。手术方式采用改良根治术5例,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加假体植入术12例,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加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例。术后观察腋窝淋巴结的黑染情况并送病理检查。结果21例患者分别检出淋巴结14~32枚,平均每例21.5枚,共452枚。肉眼下黑染淋巴结共435枚,黑染率为96.3%(435/452),其中明显黑染率为85.4%(386/452)。腋窝淋巴结无转移6例,有转移15例。有转移的淋巴结共45枚,均为明显黑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黑染率为100%。经病理证实,未黑染的淋巴结均未出现癌转移。所有患者经8个月至2年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转移及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有纳米炭残留的局部组织在术后1年行活组织检查,见乳腺组织间隙有较多的纳米炭颗粒沉集,但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或组织变性。结论纳米炭混悬液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后24~72h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可达到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有效避免转移淋巴结的漏检。残留体内的纳米炭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纳米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腋窝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纳米活性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示踪作用。方法 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示踪组(n=40)和对照组(n=40),示踪组患者术中于癌灶外0.5~1 cm浆膜下注射纳米活性炭进行胃周淋巴结示踪,对照组患者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黑染数目。结果示踪组患者每例清扫淋巴结(38.3±3.1)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1.2)枚,P<0.05。示踪组患者淋巴结的黑染率为79.84%(1220/1528),在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的312枚淋巴结中,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89枚(黑染率60.58%);未黑染的淋巴结数目为123枚(39.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示踪剂可有助于胃癌根治术中辨认淋巴结,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从而加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淋巴结示踪剂,该研究旨在评价其在早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肠镜下注射纳米炭)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等指标。研究组还获取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检出准确率达90.9%,假阴性率为3.8%,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是有助于早期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同时SLN活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30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Ⅵ区颈部淋巴结廓清术,纳米炭组在行淋巴结廓清术前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纳米炭组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6.5枚,对照组3.2枚(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患者1例,对照组12例(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PTH暂时下降的患者2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Ⅵ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术中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