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150)和氯吡格雷组(n=150),其中替格瑞洛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LVEDd较治疗前降低,且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CRP、s CD40L、TNF-α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15/150),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的31.33%(47/1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而言,替格瑞洛治疗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3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3例)和研究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Health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04%vs. 78.31%,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P选择素、hs-CRP、IL-6、TNF-α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其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疗的9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氯吡格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波立维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pro BNP、IL-6、IL-8、LVEDD、IVS、LVD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NT-pro BNP、IL-6、IL-8、LVEDD、IVS、LVD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抑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左室重构,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对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治疗连续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血清Cys-C、IL-6、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ys-C、IL-6以及NIHSS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ys-C、IL-6以及NIHSS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能够降低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ys-C,IL-6水平,临床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 70%,P 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stolic diameter,LADD)、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LVESD、LVEDD、LA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更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关淑艳 《蛇志》2016,(4):443-444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制霉菌素对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用药方案,对照组仅单纯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炎的疗效、IL-2(血清白介素-2)水平、IL-13(血清白介素-13)水平以及IL-8(血清白介素-8)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判定甲硝唑与制霉菌素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血清IL-13水平以及血清IL-8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制霉菌素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显著降低血清IL-2、血清IL-13以及血清IL-8水平,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给药不同,将就诊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结束后,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OD、Hs-CRP及IL-10水平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Hs-CRP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及IL-10水平,增加血清SOD含量,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内皮素-1(ET-1)更低,一氧化氮(NO)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更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坦洛新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于ESWL术后,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坦洛新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术后排石效果、疼痛情况,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石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7%)(P0.05);观察组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石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10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率及VAS评分均较低(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坦洛新能有效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排石效果,减轻机体损伤,缓解术后疼痛,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IL-6、IL-17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 d、3 d、7 d、14 d时血清IL-6、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3 d、7 d时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4 d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采用Rt-PA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17、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玉屏风散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麻杏石甘汤合玉屏风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X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儿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明显升高,而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14 d后的血清IL-2水平明显较高,而IL-4、IL-6和TNF-α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 d后、治疗14 d后,两组患儿血浆丙二醛(MDA)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5 d后的血浆MDA明显较低,而SOD水平明显较高(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儿CD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炎症反应,减轻患儿氧化应激状态,并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疗效机制。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血压、降血糖、稳定颅内压以及改善微循环等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d,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20 mg/d,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变化,并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血清HMGB1、IL-6、IL-8和hs-CRP之间的相关性,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HMGB1、hs-CRP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6、IL-8、HMGB1、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血清HMGB1与IL-6、IL-8、hs-CRP呈正相关(r=0.306,0.428,0.367,均P0.05),IL-6与IL-8、hs-CRP呈正相关(r=0.327,0.385,P0.05),IL-8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430,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联合塞来昔布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6(IL-6)及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0 m步行时间、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治疗前后MMP-3、IL-6及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70%(39/43)比65.12%(28/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0m步行时间、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缩短,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3、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A、抗-CCP抗体、抗Sa抗体、AKA、ANA自身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MP-3、IL-6水平及自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ROS、SOD、GSH-px水平的变化、术中、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1.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ROS、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ROS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69%、22.9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单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改善血清ROS、SOD、GSH-px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每次30 mg,每天3次;观察组在服用尼莫地平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活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均明显升高(P0.05),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SOD活性,改善血脂水平,改善智能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塞来昔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R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的自评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显著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CRP、R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鱼肝油酸钠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3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使用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观察组联合普萘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止血和半年内再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胆碱酯酶水平比较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静脉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肝油酸钠联合普萘洛尔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