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卓权老师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权是广州中医学院儿科副教授,行医四十多年,对治疗小儿积滞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卓老曰:小儿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体,故小儿患病以风、惊、痰、积为多见。《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现将卓老治疗积滞的经验,简介如下: 积滞一证,它的临床表现虽与伤食、疳证有所不  相似文献   

2.
纪文娜  马融 《吉林中医药》2013,(10):1004-1005
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生理特点及中医五行相乘相侮理论,提出抽动障碍“土虚木亢”这一病机,认为主要病位在肝,其本虚在脾,病机关键是“木亢则风动,土虚则心脾失养”,治疗以平肝、清肝、熄风、实脾为主,标本兼治,以天麻钩藤饮合甘麦大枣汤化裁,从肝脾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总结马融教授运用肝脾理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经验。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阳动有余,而阴静不足,同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发生阴阳失调,故脾虚痰聚、肝风内动是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生的根本病机。因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应以平肝潜阳为先,可分阶段性治疗,强调清肝熄风、疏肝健脾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治法,在临床治疗中多用天麻钩藤饮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生理说及对小儿养护的指导意义,阐述肝脾养护及调和肝脾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又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病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病理说及对小儿疗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肝病、脾病、肝脾相兼为病的发病、治疗、用药等。最后得出结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说,是儿科学的重要理论,有非同寻常的临床价值。其临床意义可用两句话概括:顺其生理特点以养护,逆其病理特点以疗疾。  相似文献   

5.
小儿“脾常不足”,常不能完全适应小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须健脾以助之。然而,小儿“肝常有余”,“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柔不济刚,肝常多病。据此,笔者对儿科疾患经理脾或他法治疗罔效者,从肝论治每能取功。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钱育寿儿科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学识渊博,医术高超,对小儿脾胃病尤为擅长,现将其用药经验,简介如下。疗疳证忌唯脾是图小儿脾常不足,易患疳证,故有“疳之为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之特点,创立泻青丸方,为后世提出"肝常有余"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丹溪心法》有云:"气有余,便是火",加之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感邪易于化火、化热,生风动痉,诚如万全所言:"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正> 泄泻是农村常见病,病虽复杂,但究其原因不外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几类。治疗上不外健脾用食、温肾益气之法。然而临床观察当中因惊恐引起的泄泻亦屡见不鲜,古人称此泻为肝泻或惊泻。本病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因小儿为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脏气清灵,神气怯弱为肝泻的生理基础,木旺土虚是其病机。  相似文献   

9.
小儿厌食证,祖国医学多谓病在脾胃。思其“厌食而烦”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说,我见本证,应着眼于肝。盖脏腑相连,原非孤立,其关系极密者,肝之与脾胃也。顾土为木克,所以直木;木之克土,所以疏土。肝为刚脏,以气为用,虽五脏皆有气,然肺气之宣降,心气之运血,脾气之  相似文献   

10.
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运一纳,升清降浊,调和阴阳,化生精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柔弱,脾常不足,外易为六淫所犯。内易为饮食所伤。脾胃虚损,运化失司,是小儿疳证病机转归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脾以运为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儿科医家万全,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代誉为“医圣”。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革新派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除“记脏腑”,论内妇科病外,对儿科重证,亦有专论。其论病,多发前人之未发;其论治,多补后世之未备。故择其要,略予阐发。1 开逐瘀治疳之先河自钱乙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小儿药证直诀》)后,后世医家多将疳证的病机,统归于“脾家一脏”,治以调理脾胃为主。以为“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幼科证治准绳》)。王氏敢于疑古,敢于突破前人疳证学说的狭隘框架,大胆提出疳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强调“肝脾同治”理论在气血津液及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并指出“肝脾同治”理论在儿科疾病的诊疗及预防中的重要性。本文试从“肝脾同治”理论出发,阐述咳嗽、厌食、心肌受损及多动症等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及方药特点,并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及各家见解,为“肝脾同治”理论治疗及预防儿科疾病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小儿厌食症,又名恶食,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而言。这种病证,似疳非疳,似积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均较正常,多见于 1岁~ 7岁的小儿。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 ",是由于脾胃不和所致,故临证者多以健脾、运脾、养胃为法,有时收效甚微。笔者根据 10年来的临床探索及实践,对诊治该病有以下 4点体会。 1 扶脾勿忘平肝、疏肝 小儿固然“脾常不足 ",然亦“肝常有余 ",即肝旺。在如今生活水平较高的年代,大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以致小儿热盛肝亢,故肝常有余之证较多,如《儒门事亲》在“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本文对通常所说的小儿“肝常有余”的论点从下列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肝常有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但他的“肝常有余”之说是从病理角度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此说还应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  相似文献   

16.
小儿当以胃气为本,以保津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生理和病理具有一定的特点,古代医家提出了“纯阳之体”、“三有余(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四不足(阴常不足、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等基本理论。正是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所以,叶天士认为:“襁褓小儿,体禀纯阳,所患热病居多。”热病就容易损伤人体阴液,而小儿“阴常不足”,更容易受到热邪的伤害。热病伤津,故治当以保津为先。病案举例 一新生儿,初时由于受寒及喂养不善,出现腹泻、高热,服止泻退热药未痊愈。数日后,突然出现四肢抽动搐搦,发作时头及躯干急骤前屈,上肢前伸,然后曲屈内收,下肢曲屈,偶或伸直,并伴有短暂的…  相似文献   

17.
小儿乃稚阴之体,发病多具肝有余、脾不足之特点,因而泄泻一证为小儿常见病证之一,古之飧泄、洞泄皆其别称,内伤、外感伤及脾、胃、肠皆可发病,“无湿不成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钱乙有关小儿疳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钱乙关于小儿疳证的论述及理法方药,探析其学术内涵。结果:钱氏立脾胃亡津之病机,揭示了疳证本质是"亡津液",开扶脾养胃法先河,指出治初病侧重养胃阴,疗久疾功擅扶脾阳。并创制治疳证初病而设之白术散及疳证后期之益黄散(又名补脾散)。结论:钱乙论治小儿疳证,分析综合,权衡利弊,审慎地制方遣药,为后世儿科临床的理法方药确立了规范楷模。  相似文献   

19.
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疳证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增加并以新的证候出现。其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与古代认识迥异;加之,结合现代医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和寄生虫病等相关疾病研究,疳证的治法方药日渐成熟。区别古今异同,从对疾病的认识、病因病机的差异与联系以及"脾阴不足"新论入手,治以滋阴濡脾为法,方循三才封髓丹加减,探讨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小儿惊泻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作了简要的阐述,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既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小儿惊泻的病理基础。恰遇惊恐是惊泻的诱因,亦是必然的致病条件。脾虚肝旺为惊泻的主要病机,治疗以扶土和疏木为原则,但需分清肝旺为主受惊,横逆犯脾致泄者与以脾弱受惊,肝木乘脾致泄者之不同而有所侧重。疏肝以柔,扶脾以运,药质宜轻、药味宜薄,药汁清淡,易于入口,轻灵之品既能鼓舞脾胃之气,又可调整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