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是高中阶段要求会读数的重要测量工具,学生在读数时出错的机率较大.那么,是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呢?本文从实例分析归结易出错的地方及其原因,以达到减少出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笔者指出:学习中学生概念出错,规律出错,技能出错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应给予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评价,针对其个性,纠错见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英语交际中的偏差及其调整江苏省通州市金北中学尤锦山学习英语如同学习其他语种一样,是一个经常出错、不断纠正、日趋熟练完善的过程。在学生出错的时候,很多老师不是分析出错的原因,研究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少出错,而是过多地指责学生。这样必然挫伤学生说英语的...  相似文献   

4.
高晓伟 《物理之友》2023,(5):19-20+27
正视教师课堂上的出错,加以合理利用,可以把教师的出错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 1/R2 … 1/Rn。根据这个公式解题,不但计算繁琐,而且还易出错。能否找到一条更简便、准确的方法,使之避免出错或少出错?  相似文献   

6.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有出错现象,分析造成计算出错的原因,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刚踏入职场的同学问我,如果在工作中出错,出错了怎么办?每当和他们聊起这些问题,就会让我回想起自己刚工作时的情形,出错以后也是同样的不知所措,同样的后悔苦恼。工作到现在,对职场出错的体会最深,也最纠结,刚开始时是不敢错,到后来是错不起,不只是因为出错会给工作带来麻烦,还会让人颜面扫地不好意思。我们战战兢兢地想尽各种办法躲避,失误还是会不经意间跳出来让人措手不及,即使再精密的职业,再严谨的人,都不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会出错,投入再大的成本,再多的精力,失误也不能完全消失。那么,如何认识失误,怎样避免失误,出现了失误该怎么办,我们又应该从失误中收获什么,这些绝对是你在职场中必须学会的,与失误“和睦”相处也是职场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本领。  相似文献   

8.
夏志勇 《考试》2004,(11):22-24
名师点评:“概率”是高考新增内容,学生常常因掌握不好而出错,本文找出了几种出错原因,对教学和备考均有益。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对易错知识点缺乏清晰准确的理解.因此,在实践训练或数学考试后,教师要总结学生出现的错误,寻找有效的方法防止学生在解题时出错.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遇到容易出错知识点的概率很高.为了防止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考试中出错,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基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虽然错误的原因、形式、性质、层次可能不同,但教师上课一般都不希望学生出错,因为出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明显,而且出错太多,反复纠正,原定的教学计划就不能完成,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些课常常是“教案剧”的舞台,即使有学生不小心出错了,教师也是急着让其他学生继续,而对出错的学生就不了了之。这就像一条缺少岔路的笔直大道,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联结新意向的机会,同时也由此失去了矫正错误和发现新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错例: 一幅对联背后的故事:同仁堂的精神内核。 辨析:在口语里面,“幅”与“副”发音有别,不易出错;在书写时,两字字形相近,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2.
张俊宇 《教育艺术》2005,(4):24-24,12
我曾读过一篇名为《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在文章中,一位移居日本的中国母亲记述了儿子在日本的巨大变化。让这位母亲感触最深的是日本老师的一句话: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句话最能打动我们的地方就在于“允许”二字,允许表明了一种态度。出错人人难免,而我们以往的认知经验所提示给我们的却是不能出错或尽量避免出错,于是,我们小心翼翼,三思再三思而后仍不敢行。  相似文献   

13.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即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同学们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某些问题时,常出错,出错的关键在于对影响平衡移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人教社A版教材中,对于某些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但解题方法却迥然不同的题型,同学们在解题时经常会出错,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举例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学们的注意,以便养成良好审题习惯,不再出错.  相似文献   

15.
尹美霞 《教师》2011,(33):78-78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学习中出错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所以,教师应坦然处之,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善于用“错”,认真揣摩纠错的艺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确对待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出错的类型,分析出错的主要原因,介绍外语习得的几个自然发展阶段,提出对待学生英语错误的正确态度和处理错误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在一次某地区的语文优质课活动中担任评委,在听课的活动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执教者为了流畅地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不愿“节外生枝”,都对课堂中学生出错现象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都是采用了“直接跳开至下一个教学环节”这一“艺术性”的处理方式对待出错的学生。看着出错学生那一脸的尴尬,笔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8.
流体力学佯谬是初学流体力学的学生非常费解和极易出错的问题,本利用代数方法和积分方法直接计算流体对整个容器器壁的压力,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并分析了出错的原因,从而消除了佯谬。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解整式加减题时,常常因对有关知识理解不透等原因,出现如下错误类型:(1)列代数式时,审题不细,弄错运算顺序;(2)求代数式的值时,容易将字母的数值代错;(3)单项式的系数容易出错,多项式的重新排列容易出错;(4)去括号时易弄错符号,该加括号时没有加括号:(5)合并同类项出错,为此,提出如下实例进行释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知错用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学生,谁都有做错题的经历。可你是怎样对待做错题的呢?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做错题时都会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如果是由于自己确实不会做,就往往比较重视;但如果发现该题自己本来是可以做对的,只是因为一时疏忽或“没有想到”而造成失误,此时,恐怕很多同学就会对它不那么重视了。可终究你是出错了呀,不加理会并不代表你已经改正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以后再做这类题时依然出错,而且可能出错的原因也还是如此。其实,错误无论大小,一旦产生便说明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且欠缺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