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了数控切削中的精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提出通过刃磨刀具、预留Z向对刀偏、修改刀具补偿参数和修改G71指令U参数等方法,来提高零件精加工精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2.
UGCAM等高铣ZLEVEL—PROFILF作为UG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主要策略之一,其加工效率和质量一直是众人所关注的问题。在很多人眼里UG生成的数控程序,比其他CAM软件生成的数控程序在进退刀、空中抬刀及断刀方面要复杂得多,致使数控机床在加工工件时,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非切削路径上。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改善。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笔者总结出UG等高铣ZLEV-ELPROFILF在应用中的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三角Bézier曲面精加工刀轨生成效率低以及存在的刀轨干涉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Bézier曲面的数控精加工刀轨快速生成算法,该算法引入动态索引组织三角Bézier面片的拓扑近邻关系,基于该索引快速获取与刀轨截平面相交的三角Bézier面片集,对其中任一相交面片进行初始交点迭代计算,从初始交点开始跟踪迭代获取跨越三角Bézier面片的完整交线,将获得的有序交线各端点作为刀触点获取相应刀位点,依据刀触点处曲面法矢与刀杆矢量的关系快速确定可能存在干涉的区域,进而对干涉区域刀位点进行调整获取无干涉刀位点,顺次连接各刀位点生成数控加工刀轨,实例证明该算法可对任意复杂三角Bézier曲面精确、快速生成数控加工刀轨,并通过三角Bézier曲面模型的数控刀轨生成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复杂型腔进行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创建了用于数控铣削加工的粗加工、二次开粗、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工序,结合UG软件在模具零件加工方面的强大功能,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对加工工艺参数及走刀路线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复杂型腔零件的数控编程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分析及控制方案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介绍了有限元在分析薄壁件铣削加工变形中的应用,并提出一种数控补偿方法来减少让刀误差,从而控制薄壁件的加工精度。通过分析和实验建立切削力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典型薄壁框体零件的加工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加工情况相符。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在精加工时,在数控编程时让刀具在原有走刀轨迹中按变形程度附加一个偏摆,补偿因变形而产生的让刀量,可基本消除让刀误差。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数控设备加工模具不规则型腔时,在粗加工阶段,由于加工工艺规划不合理,导致粗加工后产生较多的余料,降低了加工效率,也不利于后续精加工工序的开展。为此,必须要将数控模具粗加工与精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对原有加工工艺流程进行细化,减少粗加工切削余料,增加精加工刀路平整性,提高模具加工效率与品质。此外,还需要对切削参数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数控机床与刀具的最大性能,改善切削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池盒模具型芯结构小而多的加工难点,编制了多刀开粗、多刀清角精加工的工艺策略,完成此型芯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获得了满足要求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Pro/NC提供的数控编程功能,创建出了直齿圆锥齿轮精加工刀具轨迹,针对普通数控铣床利用普通铣刀,提出了“分块加工”的思想,改变了整体加工时的“过切”和“欠切”走刀错误现象,提高了加工精度。经过后置处理来生成直齿圆锥齿轮精加工的数控程序,并利用VERICUT软件进行加工仿真,验证了产品设计和加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整体叶盘叶片精加工是决定整体叶盘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开式整体叶盘叶片精加工切削刀路长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首先分析了鼓形刀刀位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相邻切削行之间残留高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鼓形刀叶片精加工基于切触点规划及刀轴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求交法确定切削面上的切触点,然后调整刀具姿态并进行干涉检查,确定每个刀位的无干涉刀轴姿态,即在可行域内优化得到最佳刀轴。将该方法集成到整体叶盘五轴数控加工编程软件UltraCAM中,经过数控编程、仿真分析及试切加工表明,使用鼓形刀进行叶片精加工,在相同残留高度的情况下,刀路数明显减少,刀路光顺,仿真过程中无刀具干涉,刀轴变化平稳,提高了加工效率,可应用于实际加工。  相似文献   

10.
航空结构件加工变形直接影响了结构件的高效、高精加工,这也是航空结构件加工制造所面临的挑战。在对航空结构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的机理,指出残余应力、切削力与切削热、工件装夹条件、切削走刀路径等直接影响了数控加工变形。对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实施控制,具体措施为控制残余应力、优化加工参数、优化走刀路径和优化装夹布局等,为航空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对刀效率也与数控加工效率密切相关。笔者以广州数控系统980T数控车床为例,通过对数控加工中编程原点、加工原点的概念及对刀基本原理的详细分析,具体阐述了GSK980T数控车床对刀的几种操作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对刀方法在精度控制方面的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刀建立工件坐标系是数控加工操作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对刀操作,建立工件坐标系,编制符合加工工艺要求的数控程序,这是零件加工精度的保证,也是实现数控机床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基本要求.从数控加工的对刀技术与程序编制的理论要求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零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区域编程加工是数控加工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各区域之间的关系紧密,必须严格控制各区域闻的刀路,以防止空刀过多、过切、欠切等现象的发生。因此采用台理露有效的控制方式是现实区域加工的关键之一。利用MIasterCAM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时,可采用限制刀具边界,设置干涉面和添加“辅助线或面”等控制方式实现加工区域的刀路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低成本高精度自动化加工,提出了数控机床的经济化高精度控制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闭环驱动控制系统。由此构成的新型数控机床,其成本与普通经济型数控机床相当,但却具有高档全闭环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数十例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新型机床在复杂精密零件加工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整体式叶轮的加工应在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并借助CAD/CAM软件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三维造型、自动编程和数控仿真加工.应用CAXA制造工程师和VERICUT软件,对整体式叶轮进行三维造型、自动编程和仿真校验,可在实际数控加工该零件之前,及时检查出多轴数控加工程序中出现的刀具干涉与碰撞等问题;对多轴数控加工程序的不足进行调整和修改,可提高多轴数控加工中NC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协助工艺员编制出准确和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可保证整体式叶轮数控加工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控设备的逐年增加,数控加工逐渐成为零件加工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首先要合理的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现在数控加工多采用标准的机夹式刀具,由专业的厂家制造,对于操作者来说主要的任务是选择适合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充分发挥刀具的效能.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数控刀具的种类、选用方法和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多轴数控机床较难满足变速箱加工过程中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硬件结构的参数可重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设计。所设计的数控系统通过参数化自动编程模块,实现了根据变速箱齿轮的参数、加工刀具参数和加工过程参数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还能够通过专家数据库优化数控程序中周期性参数的设置,同时在所设计的数控系统中应用了一套新型的软件电子变速器,以达到提高多轴同步运动控制精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将所设计的嵌入式数控系统应用于六轴滚齿机,能够有效提高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并联机床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方法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六自由度数控铣床-并联机床的数控加工,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加工过程仿真算法。该算法基于观察坐标系,利用扫描线算法在精度范围内表示工件和刀具,从而将复杂的三维布尔运算简化的一维布尔运算。笔者在微机上利用VC++,根据这种新算法,开发出并联机床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系统,实现了并联机床数控加工过程仿真。  相似文献   

19.
Master CAM软件是一款非常优秀而专业的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软件,拥有如挖槽加工、等高外形、环绕等距等十几种曲面粗精加工方法,每种曲面加工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对复杂曲面进行加工时,特定的加工区域总是对应一种最优曲面加工方法。所以在利用Master CAM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时,通过采用限定刀具的背吃刀量、限制刀具边界、设置干涉面、添加辅助线、修剪刀具路径等措施来限定刀具切削的范围,控制加工区域,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The theory and algorithm of the homogeneous transformation matrix (HTM) method are applied in establishing the kinematic error model of five-axis machining tool with two-axis turntable. Based on this model, a new method for the kinematic error separation in five-axis numerical control (NC) machining tool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ree types of simultaneous three-axis control motions are designed for each rotary axis to identify the devi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two translational axes and one rotary axis are simultaneously controlled to keep a constant distance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table. Telescoping double ball bar is us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spindle and the worktable in the motion of NC machining tool. Finally, the value measured by telescoping double ball bar is substituted into the model to obtain kinematic error of NC machining tool. Comparison has confirm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high precision and can be applied to effectively and conveniently measure the five-axis machining t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