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丙烯引起周围神经病的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sc氯丙烯 3个月后 ,用West ern印迹方法分析测定大鼠大脑、脊髓、坐骨神经组织匀浆沉淀中Gq/ 11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大脑沉淀中 ,75mg·kg- 1氯丙烯组使Gq/ 11α蛋白含量降低 2 0 % ,15 0mg·kg- 1组降低 2 5 % (P <0 .0 1) ;在脊髓沉淀中 ,75mg·kg- 1氯丙烯组使Gq/ 11α蛋白含量降低 2 7% ,15 0mg·kg- 1组降低 63% (P <0 .0 1) ;在坐骨神经沉淀中 ,未检测到Gq/ 11α蛋白。结论 氯丙烯亚慢性中毒可导致大脑、脊髓神经细胞膜的Gq/ 11α蛋白相对含量减少 ,下调Gq 磷脂酶C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2.
氯丙烯对大鼠神经组织中β-肌动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氯丙烯所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sc氯丙烯3个月后 ,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了氯丙烯亚慢性中毒后大鼠大脑、脊髓、坐骨神经沉淀和上清中骨架蛋白 β 肌动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①在大脑沉淀中 ,β 肌动蛋白含量在氯丙烯 85 mg·kg- 1组降低 10 % (P >0 .0 5 ) ,170mg·kg- 1组降低 13% (P <0 .0 5 ) ;在大脑上清中 ,β 肌动蛋白含量在 85mg·kg- 1组降低 2 0 % (P <0 .0 1) ,170mg·kg- 1组无明显变化。②在脊髓沉淀中 ,氯丙烯 85mg·kg- 1组 β 肌动蛋白含量降低 13% ,170mg·kg- 1组降低 12 %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上清中无显著变化。③坐骨神经沉淀中 ,在氯丙烯 85和 170mg·kg- 1组分别下降33%和 39% (P <0 .0 1) ;上清中 ,β 肌动蛋白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首次发现氯丙烯可导致神经组织中β 肌动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β 肌动蛋白的改变可能与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外周神经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丙烯引起周围神经病的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sc氯丙烯3个月后,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测定大鼠大脑、脊髓、坐骨神经组织匀浆沉淀中Gq/11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大脑沉淀中,75 mg*kg-1氯丙烯组使Gq/11α蛋白含量降低20%,150 mg*kg-1组降低25%(P<0.01);在脊髓沉淀中,75 mg*kg-1氯丙烯组使Gq/11α蛋白含量降低27%,150 mg*kg-1组降低63%(P<0.01);在坐骨神经沉淀中,未检测到Gq/11α蛋白.结论氯丙烯亚慢性中毒可导致大脑、脊髓神经细胞膜的Gq/11α蛋白相对含量减少,下调Gq-磷脂酶C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4.
氯丙烯对大鼠神经组织神经丝亚单位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氯丙烯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了亚慢性中毒大鼠大脑、脊髓、坐骨神经组织低分子量神经丝 (NF L)、中分子量神经丝 (NF M)和高分子量神经丝 (NF H) 3个亚单位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 氯丙烯使脑组织沉淀和上清液中神经丝 3个亚单位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 ;在脊髓组织沉淀和上清液中 ,NF M均降低。NF H在沉淀增加 ,在上清液中降低。NF L在沉淀增加 ;在坐骨神经组织沉淀和上清液中 ,氯丙烯使NF M含量降低 ,而使NF H含量增加。NF L在沉淀中降低、在上清液中明显增加。结论 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与神经丝亚单位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2,5-己二酮对大鼠神经组织微管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 2 ,5 己二酮的神经毒性是否与微管含量有关。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2 ,5 己二酮 2 0 0和 4 0 0mg·kg- 1,ip ,连续 8周 (每周 5d) ,取大脑、脊髓、坐骨神经组织匀浆 ,制备各组织上清和沉淀 ,采用SDS PAGE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 管蛋白、β 管蛋白的相对含量。 结果  2 ,5 己二酮 2 0 0和 4 0 0mg·kg- 1,ip ,后大脑沉淀和上清中的管蛋白含量相当于对照组的 87%~ 114 % ,没有显著性变化。脊髓沉淀中管蛋白的含量为对照组的 88%~10 5 % ,2 0 0mg·kg- 1组上清中α 管蛋白、β 管蛋白的含量相当于对照组的 5 9% (P <0 .0 5 )和 4 7%(P <0 .0 1) ,4 0 0mg·kg- 1组为 12 6 % (P <0 .0 5 )和15 6 % (P <0 .0 1) ;坐骨神经沉淀中的含量相当于对照组的 88%~ 10 9% ,上清中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 <0 .0 1) ,相当于对照组的 2 2 %~ 70 %。结论2 ,5 己二酮导致大鼠脊髓和坐骨神经中管蛋白含量的变化 ,其含量改变与 2 ,5 己二酮的外周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mNGF)对2 ,5 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 2 ,5 己二酮 4 5 0mg·kg- 1·d- 1ig染毒 ,通过对姿势、步态、前后肢肌力的体征评分、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测定和神经病理检查 ,证实制成 2 ,5 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模型 ,而后将相同周围神经体征评分的中毒大鼠 2 6只随机分为mNGF治疗组与染毒未治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染毒组大鼠于染毒 2 5d体征评分显示 ,中度与重度周围神经损伤者约占总数的 92 % ;坐骨神经MNCV比对照组明显减慢 ;神经病理检查发现 ,胫神经部分神经纤维轴索变性。经mNGF 30 μg·kg- 1·d- 1im治疗 2 1d后 ,治疗组大鼠的姿势、步态与前后肢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染毒未治组。结论 mNGF能显著加速 2 ,5 己二酮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恢复 ,为临床应用mNGF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氯丙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神经细胞G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Gq 1 1 α蛋白在氯丙烯引起的周围神经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大脑细胞染毒 2 4h ,用WesternBlot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测定Gq 1 1 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大鼠大脑细胞中 ,氯丙烯使Gq 1 1 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低剂量组升高 19% ,高剂量组升高 3 4% (P <0 0 1) ;WesternBlot结果显示氯丙烯使Gq 1 1 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低剂量组升高 2 4% ,高剂量组升高 3 9% (P <0 0 1)。结论 提示氯丙烯急性中毒可导致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大脑细胞膜的Gq 1 1 α蛋白相对含量升高 ,上调Gq PLC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架蛋白 β actin在氯丙烯引起的周围神经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神经元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测定细胞内 β actin含量的变化。 结果 氯丙烯使大脑神经元中 β actin含量显著下降 ,低剂量组降低 5 2 %,高剂量组降低 85 %(P <0 0 1)。 结论 提示氯丙烯急性中毒可导致大鼠大脑神经元中 β actin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给予TGP(50,100,200mg·kg-1,连续8wk。结果TGP给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AER的增加。TGP给药(50mg·kg-1)大鼠肾小球平均容量(VG)明显低于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P给药(100,200mg·kg-1VG与TII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200mg·kg-1)大鼠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2.7倍,TGP给药(50、100、200mg·kg-1)8wk分别可使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47.9%、60.4%与72.9%。模型组肾组织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50,100,200mg·kg-1)肾组织ICAM-1与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中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中毒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了TOCP中毒后鸡大脑组织中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H)、中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M)、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 L)、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及β微丝蛋白6种细胞骨架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鸡大脑组织沉淀中,NF H在TOCP 3 75和75 0mg·kg- 1 组分别降低2 3 %和4 7%(P <0 .0 1 ) ;而在上清中,分别升高3 1 %(P <0 .0 5 )和2 1 5 %(P <0 .0 1 )。NF M在沉淀中75 0mg·kg- 1 组降低4 7%(P <0 .0 1 ) ;而在上清中分别升高2 4 8%和2 3 3 %(P <0 .0 1 )。NF L在沉淀中75 0mg·kg- 1 组升高1 7%(P <0 .0 5 ) ;在上清中也分别升高2 2 0 %和1 97%(P <0 .0 1 )。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和β微丝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相对含量均无明显改变(P >0 .0 5 )。结论 大脑组织中神经丝含量改变较微管和微丝蛋白明显,这种变化可能与TOCP引起的迟发性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丙烯(AC)诱导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变和脂质过氧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W istar雄性大鼠ig AC 200 mg.kg-1,每周3次,分别给药3,6,9和12周。用电生理仪测定对照组与染毒组大鼠坐骨神经NCV;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坐骨神经匀浆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抗氧化能力(H2O2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随染毒时间的延长,GSH含量,抗氧化能力,SOD活性从染毒3周开始呈进行性下降;NCV,GSH-Px和CAT活性从染毒6周开始进行性下降;MDA含量则从染毒3周开始呈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抗氧化能力,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是影响NCV的主要脂质过氧化指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NCV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080,P<0.05),与抗氧化能力,GSH-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112,0.8943,P<0.05)。结论NCV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随染毒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加重;NCV改变和脂质过氧化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脂质过氧化可能是AC诱导的NCV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M)与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急性血瘀模型、阳性对照阿司匹林100 mg·kg-1,EAM400 mg·kg-1,ECT 200 mg·kg-1,EAM 400 mg·kg-1+ECT 200 mg·kg-1组。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大鼠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制备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细胞比容(Hct);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Hc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EAM和ECT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Hct、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其中EAM还能显著降低Fib含量,延长APTT和TT;ECT还能显著延长PT。与单独应用EAM或ECT相比,EAM与ECT配伍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延长TT上优于单用ECT(P<0.05),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用EAM或ECT(P<0.05)。与阿司匹林相比,单用EAM或ECT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EAM降低Fib的作用较好,ECT延长PT的作用较好;EAM与ECT配伍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结论 EAM和ECT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数,且二者配伍后能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节苷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Walerian变性的预防作用1马鸣超王捷(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沈阳110031)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an)是一类存在于大多数细胞膜上的糖鞘脂,特别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上.有关其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EPG)和丹参总酚酸(ESM)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EPG 200 mg.kg-1,ESM 200 mg.kg-1,EPG 200 mg.kg-1+ESM200 mg.kg-1和阿司匹林100 mg.kg-1(阳性对照),每天早晚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大鼠再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EPG和ESM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Fib含量,显著延长APTT,其中EPG还能明显延长PT和TT,ESM还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单独应用EPG或ESM相比,EPG与ESM配伍组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P<0.05),在延长TT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SM(P<0.05),在降低Fib含量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或ESM(P<0.05)。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单用EPG或ESM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EPG与ESM配伍对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G和ESM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异常,且二者配伍后能进一步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培养的鸡胚脑神经细胞研究了1.02和2.04 mmol·L-1氯丙烯作用24 h后细胞内Ca2+, 游离钙调蛋白(CaM)和环腺苷酸(cAMP)含量及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M-PK Ⅱ)活性的改变. 结果显示, 随着氯丙烯浓度的增加, 细胞内Ca2+分别增加了4.2和6.2倍, cAMP含量增加了22%和39%, Ca2+/CaM-PK Ⅱ活性增加了2.8和5.0倍(P<0.01); 而游离CaM含量则分别减少了55%和69%(P<0.01). 结果提示氯丙烯引起病理性神经轴浆内微管和神经微丝堆积与细胞内Ca2+增加有关. 这可能由于细胞内Ca2+增加, 激活CaM, 继而激活Ca2+/CaM-PK Ⅱ, 催化微管相关蛋白2和tau-蛋白磷酸化, 抑制微管组装, 使解聚的微管堆积在轴浆内.  相似文献   

16.
急性实验中,间隔5 min反复ip N受体激动剂烟碱0.5, 1.0, 1.0, 2.0, 2.0 mg·kg-1可显著提高大鼠颌下腺中肌醇含量,并为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1.0 mg·kg-1对抗,为肌醇磷酸酶抑制剂氯化锂69.4 mg·kg-1 ip翻转;一次性ip M受体激动剂槟榔碱200 mg·kg-1也可显著提高颌下腺肌醇含量,并为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2.0 mg·kg-1对抗;反复注射烟碱后,再ip不影响肌醇含量的槟榔碱50 mg·kg-1,两者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肌醇含量. 慢性实验中,每日2次sc烟碱2.0-5.0 mg·kg-1或槟榔碱2.0-10.0 mg·kg-1 14 d后,均可使大鼠颌下腺中肌醇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大鼠 ig水飞蓟宾 (SB)对顺铂 (CDDP)肾毒性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理 ,并初步探讨 SB对CDDP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大鼠经 ig SB 2 0 0 mg·kg-1后 1 h,ip CDDP5mg· kg-13和 5d后与仅ip CDDP组比较 ,体重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 ,而尿素氮含量 ,尿 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排泄及丙二醛生成均明显降低 .ig SB30 0 mg· kg-1后 ip CDDP5mg·kg-1对荷 S180 小鼠的瘤重抑制率为 85.7% ,与仅 ip CDDP 5mg· kg-1组的瘤重抑制率 (81 .7% )无明显差别 ,ig SB30 0mg·kg-1组的瘤重抑制率为 30 % .表明 SB明显预防 CDDP所致大鼠肾毒性 ,但不影响 CDDP抗肿瘤作用 . SB预防肾毒性的部分机理可能与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形成 ,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SB对 CDDP抑制小鼠 S180 生长的效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