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读新书《中医临证便读》(以下称《便读》),是书由金家浚主任医师、蒋维宇主治医师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二十一万余字。 相似文献
2.
《福建中医临证特色(一)》评介福州仓山区中医药学会(350007)戴月笙细读由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组织编写、福建科技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福建中医临证特色(-)》一书(以下简称《特色》),受益不浅,现就书中3个主要特色评介如下:1勇于开拓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3.
4.
正恽铁樵是中国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对中医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其《脉学讲义》(原名《脉学发微》是结合临床具体病例和个人自己调治身体过程中自己的脉象变化来展开讨论脉学的,对读者和学生们特别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全书共五讲,分两次再做修汇而成,第一部分专治脉诊之外诊法,第二部分是概论和十字脉象,第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脉学,与生理合,与解剖不合,故当心知其意,不可泥于迹象。奇经八脉,医者类都以为难治。若从形态上着想,求其神理,不求其迹象,则心与神会,古说皆可通。若从阳路、阴路、横行、直行,从解剖上求其起迄,则杳不可得,盖本无其物,自难晓也。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 相似文献
6.
正恽铁樵是近代著名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中医学家,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是中国中西汇通派之代表医家。《医学入门》是其培训教材(讲义)之一,本书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人体躯体和脏腑器官的解剖位置,当然,有些术语与现代会不同,体现了恽氏勇于吸取新知,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对于腺体的认识,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明显有别于西医并且优势明显,对于肾腺的认识,不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言脉有十字,曰大、浮、数、动、滑、沉、涩、弱、弦、微。脉象之区别,不止此十字,此十字及其浅者。然,促结代脉?易知,其理则较深……《经》言:脉行数,时一止,名曰促。脉行迟,时一止,名曰结,脉止,干能自还者,谓之代。 相似文献
8.
正恽铁樵是近代中医教育家,是中国中西汇通派代表医家。《病理概论》是上海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的培训教材之一。本讲义共分四期内容,第一期讲述表证,含证候分析、治疗要点和基本药物的应用,提出表证诊疗口中和的重要性。二期重点讲手诊,三期讲述辨病虚实,尤重辨 相似文献
9.
正脉学是中医医者指端之触觉病人脉动的实践之诊断技术学问。其真正意义是辨别不同之脉搏,以推测不同之病证。脉学之步骤:第一,当认定脉动之触觉是脉学,弗误认脉动之名词是脉学;第二,当先知病证吉凶,祸福之大略,熟悉各种不同之病证与触觉之各种脉动的关系;第三,以所研求而知之脉象,合所见之病证,参互错综,以推断病之缓急深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24)
正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急用猪心煎汤,去渣,煎肉桂、附子、干姜以治之,以死中求活,亦竟有得治者。此外有九种心痛,治医者不可知也。一曰食,宜青皮丸。二曰饮,宜小胃丹、胃苓汤、三花神佑丸。三曰风,宜羌活、荆芥等。四曰寒,宜术附汤、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五积散,桂枝四七汤,神效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孙子兵法》中五事原则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的客观性、不战屈兵的上策性、奇正原则的灵活性、流动如水的易变性、用药用兵的同一性、间者成功的希望性七个方面,比照探讨了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学,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恽铁樵有24篇医学著作,独特新见,西为中用,是上海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的重要讲义。《十二经穴病候撮要》是依据《沈氏尊生书》辑成,主要介绍了经络脉穴的名称、位置及相关病候、循经各穴位的体表定位。病候 相似文献
13.
正铁杆中医恽铁樵是近代著名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中医学家,是中国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医家,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尤擅长中医内科、儿科的诊疗。《神经系病理治要》是上海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的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分四期,一期详述惊风的传变与诊疗,二期阐述脏腑神经及解颅,三期讲述伤风咳嗽及疾病传变过程,四期讲解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
五脏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结合理论和临床,辨证解读了中医五脏理论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张琪教授利用五脏理论治疗多种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对《张琪从五脏论治临证举要》一书的解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16.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以外感病为主线,结合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的基础病及误治、失治等因素,论述了:①体质禀赋的强弱、地域的区别等,使之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病证;②同一病症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③不同的基础病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可有不同的病证;④通过症状差异的鉴别对病位、病性等进行判断。详尽地介绍了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步骤,以及鉴别诊断的要点,从而制定了治疗原则和治法、方药,对中医临证思维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