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通信》2011,(16):52-52
在日前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普天”)与中国银联的战略签约仪式上记者获悉,银联主导的SD-NFC模式移动支付标准已在成都等地市场运行,而银联移动支付标准下的另两种模式(SIM-NFC模式和全手机NFC模式)在短期内较难在市场上推开。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据通信》2010,(14):43-44
中移动向银联的手机支付阵营妥协,意味着手机支付两大标准阵营之争以银联的暂时胜出而告一段落;“银联标准”以大获全胜的姿态站上了前台,成为系列战争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而银联则有望就此掌握手机支付领域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通信》2010,(14):43-44
中移动向银联的手机支付阵营妥协,意味着手机支付两大标准阵营之争以银联的暂时胜出而告一段落;“银联标准”以大获全胜的姿态站上了前台,成为系列战争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而银联则有望就此掌握手机支付领域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4.
《无线互联科技》2011,(4):50-50
银联、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联手制定,已完成商业测试。尽管第三方支付牌照仍未下发,但移动支付标准却有望迅速推出。 中国银联董事、执行副总裁柴洪峰5月21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透露,银联正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与全国性商业银行、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包括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一起制定新一代手机支付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通信》2011,(19):94
"不刷卡、刷手机"的手机支付时代越走越近,数以千亿计的市场容量也吸引着整条产业链的目光。首款NFC-SD银联标准手机金融产品日前公布,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正逐渐向手机终端转移,作为国内主要的手机支付标准提供商,银联试点产品的推出将大大推进手机支付规模推广的脚  相似文献   

6.
《中国数据通信》2011,(19):94-94
“不刷卡、刷手机”的手机支付时代越走越近,数以千亿计的市场容量也吸引着整条产业链的目光。首款NFC—SD银联标准手机金融产品日前公布,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正逐渐向手机终端转移,作为国内主要的手机支付标准提供商,银联试点产品的推出将大大推进手机支付规模推广的脚步。除了银联和银行之外,相关智能卡开发企业也将从中分享收益。  相似文献   

7.
银联在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中完胜中国移动,但鉴于后者手握海量手机用户,在国内并不成熟的移动支付市场上,二者的全面纷争恐怕只是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移动支付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新热点,各种移动支付模式和支付技术层出不穷。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子商务构成之一,在应用模式和应用场景方面已经基本定型。本文在归纳移动支付各种模式的前提下,分析了各种模式下的技术功能要求和对应的技术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未来移动支付技术发展需求方向,为未来移动支付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蓝齐 《IT时代周刊》2013,(16):46-47
在移动支付领域,运营商、银行自恃渠道优势早已磨刀霍霍,支付宝、财付通及快钱、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在跑马圈地,在此背景下,市场留给银联的空间还有多少为在移动支付领域圈得更多地盘,银联再出新招。7月18日,中国银联在京东商城首发一款手机刷卡器"卡乐付",这是一个将智能终端与银行卡相连接的移动支付硬件产品,售价188元。依据中国银联方面的介绍,"卡乐付"相当于一个便携式POS机。在使用时,需要先在手机上安装指定的客户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移动支付随着NFC支付的试用和SIMpass的面世而逐渐升温。打开移动支付大门的金钥匙通过非接触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工具让人们看到了移动支付新的希望。近距离通信(NFC)和SIMpass成为这一领域耀眼的两朵奇葩。这两种优秀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都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支付应用的瓶颈问题,所以吸引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和包括银联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2010,34(12):60-60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近日下发内部邮件,要求大力发展13.56MHz(即NFC)技术的手机支付标准,原先自主倡导的2.4G(即RF—SIM)技术全面叫停,仅仅保留研究权限。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内部已经定案,将全面采用银联倡导标准。至此,中移动和中银联在手机支付上的两大标准之争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2.
李萧射 《广东电子》2012,(19):48-49
移动支付已然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金矿",巨大的市场前景诱惑各方巨头加入,但这一行业跨度大、产业链长,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移动支付战场上的战火越烧越旺。日前,HTC联合招商银行推出"手机电子钱包",正式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用户持有嵌入信用卡芯片的手机,只需在具有"闪付QuickPass"标识的银联POS机上便可完成支付。  相似文献   

13.
正未来中国的移动支付体系,主体是以网络公司为核心、手机厂商提供硬件支持(指纹识别、NFC等)的生态系统,运营商和银联则会凭借他们的优势各自占据一块"自留地"。尽管一直伴随着安全性的质疑,移动支付朝越来越快捷的方向发展依然是人类社会天然的需求。此外,由于具备智能运算、无线联网功能,手机替代IC卡等被动性的支付工具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4,(11):22-22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环境、政策环境已经初步形成,移动支付将为企业发展创新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2014年步入4G时代,移动支付在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商、移动社交等热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呈井喷态势,移动支付的战略性地位进一步凸显,各大互联网巨头集中发力移动支付业务,银行、运营商、银联等各方移动支付业务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5.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13,(10):24-24
市场教育、用户转化和受理环境改造都需要时日,且耗费资金巨大,因此金融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爆发还需要1~2年时间。运营商、银联和银行携手推动金融移动支付,为移动支付业务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近日,银行卡检测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批通过SWP—SD银联手机支付卡检测的产品名单,采用同方微电子THCSOF09BC芯片的SWP—SD手机支付卡产品顺利过检,该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梁辰 《通信世界》2011,(23):14-14
支付市场风云再起:银联快速推进无卡支付,欲夺取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支付宝推广新产品进军线下支付,回击阻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记者感叹,银联推广无卡支付竟然如此之快。截至目前,中国银联已与157家银行签署业务协议,并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60家银行接  相似文献   

18.
颖颖 《中国新通信》2011,13(2):46-48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核心成员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根据向用户提供移动支付的主体不同,产业链模式可以分成三类: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即运营商主导模式。在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的提供者,又是移  相似文献   

19.
大唐电信旗下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唐微电子”)自主设计研发的移动支付安全芯片产品“DMT—CTSS—CK2G”于9月5~8日亮相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下称“金融展”)。“DMT—CTSS—CK2G”是一款由大唐微电子自主研发的32位高性能安全芯片,支持SWP和7816通讯协议,程序和数据存储区空间高达768KB,符合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标准规范,可广泛用于金融支付、电视支付和移动支付领域,该产品支持JAVA技术和大容量Flash存储,符合现有支付技术和支付应用扩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了使用者对便捷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移动互联网用户正在爆发式地增长,移动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也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移动支付标准逐步确立、国家宏观政策协调的背景下,移动支付产业链逐步明晰。各参与主体将围绕着打造开放的移动支付平台逐步确立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移动支付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