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应用到励磁系统,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成为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之一。观音岩水电站采用东方电机GES6620励磁系统,该系统以PAC作为励磁系统调节器的主控制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主流技术——双星型以太网络结构,高效地实现了励磁系统双机冗余和各盘柜信号采集及控制等问题。介绍了主流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结合观音岩电站励磁系统详细分析了双星型以太网络技术在励磁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模糊控制技术的原理分析,设计了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在普通励磁系统的基础上加入模糊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励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对于提高同步发电机的响应速度,改善电力系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同步发电机模糊PID励磁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励磁控制器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器。介绍了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系统及模糊PID励磁控制器的构成、模糊PID控制器的原理及作用.给出了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励磁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复杂系统非线性励磁控制的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一个IEEE典型的13机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比较了在其中一台发电机上装设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电力系统镇定器(PSS)、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LOEC)和非线性励磁控制器(NEC)四种励磁控制器,对整个系统的暂态稳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励磁控制器与采用其他三种控制器相比,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较明显的改善。在多机系统中的主力发电机组上装设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将对整个系统的大干扰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从而揭示了非线性励磁控制(NEC)较其它3种励磁控制方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品质,运用模糊规则设计了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并给出了基于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在改善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动态行为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对工程应用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励磁系统作为调节系统电压并控制无功功率分配的重要元件,其特性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IEEEAC5A励磁系统模型基础上设计了PID控制器,并采用PSO算法整定PID控制器的参数,以改善励磁系统的调节特性。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中的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TSDAC对励磁系统进行自定义建模,从电压角度分析PID控制器的引入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可控励磁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系统带有不确定性扰动,常规模糊控制器对励磁系统难以精确控制,提出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在常规模糊控制器基础上增加伸缩因子,初始论域通过伸缩因子进行伸缩,在控制器输入不同时,采用不同的模糊论域,以便更精确地适应控制器不同的输入,抑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干扰,实现精确控制。在MATLAB中搭建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可很好地控制励磁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动态调节品质,运用模糊规则设计了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模糊控制器,并给出了基于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在改善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动态行为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对工程应用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常升  王俊岩  孙欣 《吉林电力》2020,48(1):20-23
针对发电机励磁和相间功率控制器(IPC)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相间功率控制器和发电机励磁系统共同作用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含励磁系统参数和相间功率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并基于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可以得出以励磁系统为基础加以IPC协调的控制规律,通过仿真分析,可以验证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王江彬  刘崇新 《电工技术》2021,(10):109-112
为带有励磁限制环节的电力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励磁控制器以抑制系统的混沌振荡.首先利用分岔图及相图对系统基本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以此证实系统模型混沌行为的存在性.然后利用递归型滑模控制方法为混沌电力系统设计励磁控制器并给出控制输入的具体表达式.由于在控制输入中规避了复杂系统函数,从而规避了励磁限制环节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仿真证实所设计控制器用于抑制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有效性.励磁控制能够为抑制电力系统混沌振荡提供一种实用的工程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并行数采系统在可移植性、严格并行采集、采样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P核的多参量并行数采控制器解决方案.通过从数采系统分割出控制逻辑,解除其与特定系统的耦合性,在此基础上采取柔性接口、分段粗/精结合时间标定法、采样资源自适应优化配置等技术措施.仿真及实践表明,该控制器功能集成、使用灵活,适用于多参量时变复杂系统的信息采集.  相似文献   

12.
采用C8051F020研制了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硼仪,以C8051F020为核心控制器;输出PWM信号控制脉冲光源发出激发光,使用ADC转换模块采集物质中硼元素发出的荧光信号,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调整DA输出信号控制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电源,使光电倍增管输出电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通过RS232与PC通信,传送采集到的荧光信号数据至PC供后续处理。使用键盘和液晶显示屏,人机界面友好。实验表明,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灵活,扩展性强,性价比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基于九点控制器的陶瓷生产过程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系统由嵌入式数据采集/控制器和PC计算机组成,上位机软件采用图形化语言LABVIEW,并有显示温度、功率等参数曲线、数据表格和存盘打印等功能;控制上采用九点控制器实现对工业窑炉控制系统的连续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励磁装置数据采集对于系统实时监视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实时数据,实现励磁装置故障诊断和定位以及故障预测,基于STM32最小系统,设计了励磁电压、电流和发电机机端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完成了高压、大电流信号缩放、平移和偏置等环节。综合分析STM32F407ZGT6资源,采用ADC双重同步触发模式和DMA数据转移,编写了相应数据采集程序,完成了多通道数据采集。通过CAN通讯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接收数据后由LabVIEW实时显示数据波形。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智能电机控制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原理及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可测量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负序电流等参数。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高速大容量数据缓存成为1项关键技术.DDR SDRAM凭借其大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成本优势,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I系列FPGA和MT46V16M16 DDR SDRAM芯片作为硬件平台,完成了DDR SDRAM控制器的设计,使用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电气传动设备运行情况,从现有控制系统构成情况出发,专门为其设计了一套轧机主传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西门子高速控制器TDC和SIMADYND实现了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可靠,数据记录准确详细,为生产调试和故障分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数据,是新一代数据采集器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以模糊变结构理论为基础,把汽门控制,制动电阻控制及附加励磁控制很好地协调起来。在发生短路故障后的第一摇摆过程中,加入制动电阻控制来辅助模糊变结构汽门控制及励磁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第一摇摆的幅值,在以后的振荡过程中,只依靠模糊汽门控制及模糊附加励磁控制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充放电集散控制系统属于工业现场数据采集领域。此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于某蓄电池厂的蓄电池性能优化车间,采用CAN总线协议将各分散控制器形成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器提供了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操作人员可以设置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器根据存储的参数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蓄电池的性能优化,同时控制器可以实现蓄电池参数以及现场数据的采集。控制器的MCU使用ARM系列的处理器。控制器的采集电路各通道布局独立,能够保证控制器不受电磁等复杂环境的干扰,在工业现场环境中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自适应励磁控制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引入强跟踪滤波器用于发电机励磁控制,建立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励磁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发电机运行状态由强跟踪滤波器实时估计系统的扰动信息,准确地获得单机无穷大模型中的系统参数,以调整控制器,使之得以适应系统运行点的变化以及系统遭受的干扰.仿真研究表明,文中所建立的自适应励磁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遭受不同干扰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