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和IHS变换的影像融合算法,并把这种算法运用到了遥感影像的授权使用中,实现了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对影像中的机密信息隐藏及保护的程度也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遥感影像机密信息可进行不同程度的隐藏,且获得较好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对遥感影像机密信息的授权使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离散混沌映射3D-Lorenz系统和Arnold猫映射,设计了一种利用复合混沌系统实现音频信息隐藏的通信方案。该设计方案将3D-Lorenz系统与Arnold离散猫映射组合产生的混沌码具有良好的伪随机性,该混沌流密码系统是完善保密系统,具有类似一次一密的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数值模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混沌和魔方的数字图像置乱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现有数字图像置乱算法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些算法存在的不足,详细介绍了混沌序列及其优点。在介绍魔方玩法的基础上,指出可以把对魔方的初始置乱理解成加密过程,并分析魔方的加密原理在数字图像置乱中应用的可能性。并设计了一种结合混沌和魔方优点的数字图像置乱算法。该方法将图像的行列和对角线定义成魔方变换的旋转面,将对魔方的旋转定义成旋转面的循环移动。置乱过程先根据密钥产生混沌序列,再由混沌序列控制魔方变换进行图像置乱。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实验对比,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图像置乱效果,达到了对图像进行置乱的目的。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安全性较高,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古典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还未见有关针对古典文物家具数字博物馆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博物馆的特点以及所构建的明清古典文物家具数字博物馆,然后运用基于混沌理论的Logistic映射置乱方法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以及变换域算法中基于DCT域的数字水印方法对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图像进行了版权保护,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水印图像的嵌入、提取和检测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数字水印技术在文物家具图像版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鲁棒感知图像哈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别介绍离散余弦变换、Watson视觉模型和混沌模型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将这3种模型进行融合来设计感知图像哈希的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提取图像特征,对比敏感表对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并用Logistic方程作为混沌序列发生器进行加密,最后采用预测差分方法进行量化编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抵抗内容保持的修改操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安全性和检索性,且冲突概率降低到10-7数量级。该技术在图像认证、版权保护、安全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雄城际铁路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通过对大型临时工程和环境敏感点遥感影像的切片、样本制作等预处理,研究建立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使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模拟训练,基本可实现对铁路沿线特定目标的智能识别.该技术的应用为京雄城际铁路开展生态监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波的时频局部化的特征,将信息的加密过程由传统的时域中进行改为在时域和频域中进行,达到信息加密和增强信息安全性的目的。采用两种方法实现信息的加密与解密的过程,一种是将明文保存为图像文件格式,对图像文件进行小波的分解与重构,实现信息的加密与解密;另一种是将明文数值化为一个系数矩阵,对数值矩阵进行小波的分解与重构,实现信息的加密与解密。通过小波分解过程进行加密,小波的重构过程进行解密,改变了传统的在空域中通过一系列的移位、迭代和置换的方式进行的加密过程,因此也不能通过传统的解密方式进行解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由于小波的多样性,不同的小波变换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增加了解密的难度,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对空气质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遗传算法(CGA)的BP神经网络改进方法。BP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但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极小值的缺陷。该改进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混沌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混沌遗传算法结合了混沌运动的遍历性和遗传算法的反演性。将混沌变量加入遗传算法中,进一步提高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将混沌遗传算法优化后得到的最优解作为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利用改进后的CGA-BP算法进行空气质量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空气质量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是承受顶板压力的主体结构,选择支架的主要根据是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的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LSSVM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通过在重构时的计算发现,在某周期下,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的混沌性。与其他3种模型进行比较,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预测模型得到的最终荷载波的精度更高,收敛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活体识别技术,其原理是基于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就可以确认登录者的身份。由于指静脉隐藏在身体内部,被复制或者盗用的机会很小,使用者心理抗拒性低,受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克服了皮肤干燥、油污、灰尘、皮肤表面异常等因素,原始手指静脉影像从被捕获到数字化处理整个过程不到1秒,具有较高的准确识别率(认假率为0.0001%,拒真率为0.01%,注册失败率0%)等,因此指静脉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中的高保密与高安全性场合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解决传统安全监测手段的空间局限性问题,结合高分遥感与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区域安全布局动态管控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并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管控范围;基于高分遥感影像提出适用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布局动态管控的变化检测方法,动态监测安全防护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等人工构筑物的变化情况,严控事故影响范围内的人工构筑物密度;以内江市隆桥化工为实例开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高分遥感技术能够高效监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防护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情况,有助于危险化学品企业保持足够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降低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保障煤矿安全信息在网络传输与实时交换中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私密性,笔者建立了Linux平台下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并为保障其安全性实现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主要内容涵盖了防火墙技术、Web服务器的安全性、远程管理的安全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安全性分析与评测等各个方面,并就实现的有关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Netfilter/iptables框架下的包过滤防火墙体系构建,SSL协议通道下的数据信息的加密传输及系统的安全认证机制,为煤矿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了有效手段。Linux以系统的低成本、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及其服务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和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理论,从安全和隐私的角度阐述移动RFID技术及其应用服务,分析移动RFID服务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要求;建立一种适用于超高频移动RFID系统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提出一种基于原始标签身份隐藏的隐私保护方案,以期为解决移动RFID服务各种安全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具有透明传输方式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定期修改标签ID可以有效地保护移动RFID用户的隐私。  相似文献   

14.
信息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及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蓝牙技术构建信息家电网络,通过Internet或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对信息家电实现远程控制。笔者给出了基于蓝牙技术的信息家电网络的组成,设计了基于PSTN的远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用户可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根据系统提供的语音提示对其进行远程控制。输入初始密码,由双音多频收号器接收密码,并由系统进行验证,只有正确输入密码,用户才有权对系统进行操作,且可连续对信息家电系统中多个设备实施远程控制。初始密码验证通过后,用户可以根据语音提示很方便地进行密码的设置和修改。通过设置密码和蓝牙技术的安全机制,提供了信息家电网络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和RFID系统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技术机理,从安全和隐私风险的角度阐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业务进程,并分析RFID技术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和隐私危险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标签生命周期(RTLC)方法,详细分析标签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性,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隐私情况。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减轻安全和隐私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解决RFID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和隐私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RTLC方法,并根据业务进程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降低或缓解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风险。  相似文献   

16.
特种机电设备远程监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可能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对特种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控制问题,以期提高设备的监测和控制水平,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并考虑到实际情况,构造了一种以Internet为骨架、多种异构网络并存的特种机电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讨论数据采集、网络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措施。部分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监控和故障的预测预报。笔者研究的课题对建立区域性大型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安全管理系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林火遥感图像挖掘的概念,描述了图像挖掘技术在林火遥感图像上的具体应用及实现,针对林火部门每天产生并存储的有价值的林火遥感图像,结合林火上所特有的领域知识,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林火遥感图像进行图像挖掘,可以将林火遥感图像分成有火或无火两类图像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对帮助林火工作人员及早发现火情,做出火灾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愿报告信息分析模型(CRIAM)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分析挖掘自愿报告信息中蕴含的人为因素,在借鉴SHEL模型、REASON模型、HFACS模型、ECCAIR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愿报告信息内容的特点,采用上行和下行分类并行的思想构建了自愿报告信息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信息进行分析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执行不力、经验及情景意识缺乏、违规、运行计划或组织过程、压力与应激所占比重较大,对此,笔者分别从个体和组织两方面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了改进建议。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获取重要的人为因素信息、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更好地改善航空安全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