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与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测定在卵巢和子宫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112例卵巢癌、92例子宫癌、145例卵巢良性病变、138例子宫肌腺瘤以及56例健康女性的血清HE4和CA125水平。结果盆腔良恶性肿瘤血清HE4和CA125水平比较,卵巢恶性肿瘤组[HE4(246.80±52.81) pmol/L、CA125(439.20±305.80)U/mL]、子宫恶性肿瘤组[HE4(196.50±38.15)pmol/L、CA125(463.80±127.60)U/mL]与对照组[HE4(19.76±16.45)pmol/L、CA125(15.67±11.19)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和子宫癌组术前与术后2周HE4和 CA125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HE4和CA125水平可以提高诊断盆腔肿瘤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 EG F )、白细胞介素-6(IL-6)、糖链抗原(C A )125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为观察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68例为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68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VEGF、IL-6、CA-125的水平。结果观察组VEGF、IL-6、CA125水平分别为(1.38±0.62)μg/L ,(16.89±6.88)ng/L ,(58.4±8.96)μg/L ,高于对照组的(0.86±0.36)μg/L ,(8.12±3.64)ng/L,(22.3±6.26)μg/L(P<0.05),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5±0.16)μg/L,(6.58±2.48)ng/L,(18.6±4.68)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中2项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中3项均阳性患者占64.30%,而对照组及健康组均未发现3项阳性患者。结论血清VEGF、IL-6、CA125检测有助于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术中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室温下手术,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没有加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组患者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加用充气式保温毯,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保温组,手术开始时体温分别为(36.4±0.3),(36.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05),手术结束时对照组体温为(35.5±0.4)℃,明显低于保温组的(36.5±0.3)℃(t =4.98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4.1±1.3),(35.6±4.3) s,明显长于术前的(10.5±1.6),(28.1±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97,6.65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2.7±0.2)g/L,(135.7±31.9)×109/L,显著低于术前的(3.2±0.2)g/L,(213.1±36.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574,4.753;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0.8±1.2),(29.0±2.8)s,与术前的(10.6±1.4),(28.3±3.7)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4,0.975;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3.2±0.2)g/L,(198.6±36.3)×109/L,与术前的(3.2±0.1) g/L,(211.1±33.2)×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79,0.654;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可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诊室血压(OBP)及动态血压(ABPM)监测数据。方法选择参加2012年春季体检的辽宁省人民医院和辽宁省金秋医院临床科室从业护士71名为分析对象,对照组为76名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女职工。全部入选对象均接受了OBP和24 h-ABPM检测。结果从业护士组的隐性高血压(MH)患病率为14.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5),而白大衣高血压(WCH)患病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 OBP测量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OSBP、ODSP平均测量值分别为(125.35±15.14),(76.15±9.67) 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71±16.62),(82.94±11.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18,3.907;P<0.05)。 ABPM监测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24 h-mSBP、24 h-mDBP分别为(127.34±13.46),(79.47±10.36)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9±13.73),(75.82±9.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1,2.261;P<0.05)。dSBP、dDBP、nSBP、nDBP测量值和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18,3.284,2.547,3.544,2.864,2.561,2.623,2.837;P<0.05)。结论大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群体ABPM各类监测指标及血压负荷值较高,OBP测量值较低,并存在着MH患病率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均为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5,P>0.05);治疗组Ⅱ期和Ⅲ期压疮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05±1.89),(8.73±1.60)d,短于对照组的(7.89±1.99),(15.75±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40,-8.243;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为(5.82±1.24)次,少于对照组的(9.97±2.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396, P <0.01),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为(184.21±21.49)元,低于对照组的(491.41±79.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2,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联合腕踝针联合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术后2周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1.7%,住院天数为(12.32±3.42)d,住院费用为(38561.46±3247.0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6.78±4.76)d及(42512.87±3853.2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3.227;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2;P<0.05)。试验组术后2周髋关节主动活动为(97.86±6.56)°,被动活动功能为(113.76±7.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14±6.23),(101.31±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7,-3.216;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截石位与下肢水平位两种不同体位对行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44例(单号),对照组40例(双号),对照组常规采用截石位摆放下肢,观察组采用平卧位水平摆放下肢。记录两组体位安置前、安置即刻、安置3 min、体位恢复前、恢复即刻、恢复3 min BP、HR、中心静脉压( CVP)的变化及术后24,48 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体位安置前SBP、DBP、HR和CVP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安置即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18.60±10.25)mmHg,(75.21±5.67)mmHg,(75.44±6.88)次/min,(8.16±1.08) 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3.90±9.52) mmHg,(94.06±6.19)mmHg,(97.05±6.78)次/min,(10.94±1.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445,-2.360,-2.685,-2.482;P<0.05)。体位安置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30.20±9.53)mmHg,(74.86±5.01)mmHg,(81.24±13.19)次/min,(7.44±1.69)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96±6.79)mmHg,(95.02±7.92)mmHg,(95.80±9.91)次/min,(10.62±0.9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2.630,-2.419,-0.889,-2.429;P<0.05)。观察组体位恢复前、体位恢复即刻SBP、DBP、CVP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2,-2.345,-2.551;2.790,-2.362,-2.569;P<0.05),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09,-0.953;P>0.05);两组在体位恢复3 min后SBP、DBP、HR和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非切口疼痛5例,麻木2例;对照组发生非切口疼痛21例,麻木27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590,36.735;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下肢水平仰卧体位有助于满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手术需要,最大限度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和平衡,降低被迫性体位对肢体神经血管压迫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增进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网织血小板(RP)在诊疗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SLE患者55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SLE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检查,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百分比(IPF)以及其他外周血细胞参数。结果 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PF检测结果分别为(5.30±3.75)%、(2.74±1.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伴血小板减少组的IPF[(10.14±3.66)%]、血小板计数(PLT)[(67.2±13.5)×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12.64±0.92)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8.24±1.70)fL]与正常对照组、SLE血小板未减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伴血小板减少组治疗前后的IPF分别为(9.76±1.82)%和(5.86±0.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外周血小板破坏有关,IPF的高低可以出反映骨髓血小板的生成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杨枫  艾世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258-225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但未进行透析治疗合并贫血的患者78例,并取健康体检人群23例为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红蛋白测定将78例分为轻度贫血组(9 g/dL< HGB<12 g/dL )、中度贫血组(6 g/dL< HGB<9 g/dL)、重度贫血组(HGB<6 g/dL),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胱抑素C(CysC)、尿素氮、肌酐等。[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hs-CRP为(13.37±3.49) mg/dL ,健康对照组为(4.28±1.29) mg/dL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hs-CRP与血 HGB水平呈负相关(r=-0.37,P <0.05);患者血清CysC与血HGB水平亦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血清CysC ,hs-CRP水平越高,患者贫血就越严重,提示肾功能下降水平、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加重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TK1)水平在健康体检人员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的差异,以及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血清胸苷激酶(TK1)的阳性率及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作用和对于进展期癌前病变恶性风险进程的跟踪研究。方法:选取1200例健康体检人员根据性别和年龄分为男性年龄(20-39岁)组、男性年龄(40-80)组;女性年龄(20-39岁)组、女性年龄(40-80)组;;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胸苷激酶(TK1)水平,采用χ2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TK1检测灵敏度为0.2 pmol/L-(2)男性634例,平均年龄48.5岁(22-80岁),TK1水平为0.15-54.90(1.164士2.092) pmol/L,阳性(〉=2.0)30例,阳性率4.47%;女性586例,平均年龄46.0岁(21-77岁),TK1水平为0.11-14.53(1.198±1.053)pmol/L,阳性(〉=2.0)46例,阳性率7.81%;男女性别比较P =0.069,无显著差异;(3)男性年龄(20-39岁)组TK1水平(1.023±0.661) pmol/L.男性年龄(40-80)组TKl水平((1.194±2.609) pmol/L,两组比较P=0.11,无显著差异;女性年龄(20-39岁)组TKI水平(1.19±0.825) pmol/L,女性年龄(40-80) TK1水平(1.21±1.125) pmol/ L,两组比较P=0.27.无显著差异。结论:(1) TKI水平在健康体检人员中含量差别甚远,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2)TK1水平在健康体检人员中阳性率较高,表明影响TK 1的因素较多必需排除一些生理状态等因素引起的TKI水平升高(3)血清TK1表达具有很高的增殖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在肿瘤早期筛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江山市固定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项情况,为采供血点从固定职业人群中选择低危献血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2年浙江省江山市7775名固定职业献血者,运用酶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并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江山市近3年固定职业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6.41%,2011年和2012年的不合格率比2010年显著降低(χ2=202.9,P0.01),其中固定职业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P0.01);男女献血者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0.01),其中男女组ALT和抗-HCV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4和11.9,P0.01),其他项目男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的不合格率占总不合格数的59.7%(298/499),各组年龄的ALT、抗-TP、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4、233.3和38.9,P0.01),各组年龄的抗-HCV、抗-HI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人群的ALT、抗-TP、HBsAg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7.1、13.2和24.1,P0.01),抗-H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P0.05)。结论江山市固定职业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率高于总献血人群,献血前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献血前征询和血液筛查,从低危的固定职业人群中采集血液,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早期肾功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PIH患者90例设为试验组,其中轻度PIH组26例,中度PIH组33例,重度PIH组31例。另选择妊娠26~41周并排除其他内科及产科合并症的健康体检孕妇76例为正常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 G水平,同时检测常规肾功能血清学指标:尿素(U rea )、尿酸(UA)和肌酐(C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PIH组血清β2-MG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rea、UA和Cr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IH组血清β2-MG、U-rea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 UA、Cr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IH组血清β2-MG、Urea、UA和C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H组内β2-MG、Urea、UA和Cr水平随病情程度进展呈递增性升高。结论血清β2-MG水平可作为评估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常规生化指标,其水平变化能为PIH的临床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TK1)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体检组465例、对照组43例、良性增生组39例、恶性肿瘤组37例、癌前病变组34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点印迹免疫酶化学发光法检测TK1水平,采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传统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CA153、CA125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血清TK1、CEA、AFP、CA199、CA153、CA125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与恶性肿瘤组比较,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良性增生组比较,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癌前病变组比较,除TK1(P〈0.01)外,其余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肿瘤组分别与良性增生组及癌前病变组比较,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良性增生组与癌前病变组比较,除TK1(P〈0.01)外,其余各指标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K1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3.1%,特异性为73.3%,曲线下面积为0.90;465例健康体检者中早期发现恶性肿瘤2例,均尚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结论血清TK1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前后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计入统计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温针治疗前后血清及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GRP及IL-1α水平。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温针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及血CGRP、IL-1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治疗后 M 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清CGRP及IL-1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GRP及IL-1α可以作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水平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08年8月至2013年1月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其中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80例,选择未手术的非神经系疾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26例手术患者在术后7 d分别测定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脑脊液乳酸(csf-LA )、脑脊液糖(csf-GLU )、脑脊液蛋白(csf-Pro )、脑脊液白细胞数(csf-WBC )。将感染组按预后分为良好组、不良组和死亡组,分别在术后7、9、11、15 d时检测其csf-L A的水平。结果感染组csf-L 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非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不同时相的csf-LA与csf-Pro及csf-WBC显著相关(r=0.721,P<0.01;r=0.654,P<0.05),与csf-GLU不相关(r=0.125,P>0.05)。良好组不同时相的csf-LA明显低于不良组和死亡组(P<0.05),不良组在不同时相的csf-LA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脑脊液乳酸水平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中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全血细胞减少症(PC P )患者的病因,并分析其在性别、季度及年龄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对224例PC P患者进行病因统计,并按照性别、季度及年龄因素分组统计学分析。结果224例患者中,巨幼细胞性贫血最高占46例(21%),余依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16%),再生障碍性贫血27例(12%)等;224例患者中,男性110例(49.10%),女性114例(50.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4季度就医确诊患者最多(32%),第1季度最少(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5~<65岁PC P患者比例最高(36.17%),<18岁为较少(3.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引起四川地区PCP最常见的病因,其余依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PC P发病率无性别差异,而季度及年龄对PC P的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矽肺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50名某酒店服务人员的对照人群,50名接触矽尘1年以上的接尘工人,32名矽尘作业观察对象及52例矽肺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和TNF-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7.81±2.13)pg/mL比较,接尘组、观察对象组和矽肺组TNF-α水平(49.82±15.42)、(112.13±32.19)、(227.36±52.31)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接尘组(49.82±15.42)pg/mL比较,观察对象组和矽肺组TNF-α(112.13±32.19)、(227.36±52.31)pg/m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24.12±13.14)pg/mL和接尘组(28.42±15.56)pg/mL比较,观察对象组和矽肺组TGF-β1水平(48.21±16.45)、(61.34±30.22)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GF-β1、TNF-α在矽肺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诱导痰中TGF-β1、TNF-α含量可以反映矽尘所致的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B12)水平在冠心病(CHD)及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筛选的试验者80例,分为单纯CHD组36例,CHD合并IGT组44例;健康对照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 Hcy、FA、VB12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HD组阳性率为94.4%,CHD合并IGT组阳性率为88.6%;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5);3组V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y水平与VB12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 水平在CHD 及合并IGT 中非常高且与FA 呈负相关,动态检测其水平对CHD 及合并IGT 的预警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