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领悟数学,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有趣有味,而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因此,设计有情节性的教学情境,正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直观的、体验性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情境,即情景、境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是什么?创设情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4.
姜锡春 《今日教育》2007,(4S):46-4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恰当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5.
自主探索是数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畅述自己的想法:1.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情境可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索;2.创设悬念兴趣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亟于自主探索;3.创设成功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探索;4.创设探索实践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探索。同时也认为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数学游戏,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好数学,激起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有关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观点早已有之.但在新课程中数学问题情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不妨将关注问题情境的教学称为“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它对数学教学有什么特别意义?人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在教学实施中又该注意些什么?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研究,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可以说.创设适当的数学教学情境对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学研究表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情境创设体现"数学味",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学习数学,学会思考。如果片面追求教学热闹,忽略数学学习的本质,忽视  相似文献   

9.
廖焕春 《广西教育》2007,(12A):35-3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材料的抽象性与学生的思维侧重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效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进入认识上的一种困惑状态,即似懂非懂、有所知又非全知的一种心理状态。本文试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些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更加喜欢数学。那么,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周峰 《考试周刊》2011,(38):88-89
数学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中,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生动诙谐的教学语言,新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手段,都能够引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逐渐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7,(6B):13-13
怎样的情境才是教学情境?有些老师用“生活情境”来人为地制造情境是不可取的,而应该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反映当前学习内容本质的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它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情境设计应注意情境的数学化,情境应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情境不仅重视生活化、活动化,更应该重视情境的数学化。让情境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4.
施利锋 《陕西教育》2007,(10):29-29
一、情境创设——注重形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法创设科学适度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材料中掌握抽象的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创设情境在实践中运用广泛.广大教师摸索出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教学情境过于生活化等。本期刊发的这组文章希望能引起读者朋友的思考.帮助大家进一步澄清认识.让教学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中的"情境"指的是教师创设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创设的情境缺乏多样化在同一个学习主题的情境创设中,所有老师的创设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教师们绞尽脑汁,创设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希望通过这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情境都能达到上述目的,教师们创设的情境有些是无效的,无价值的,甚至是带有"副作用"的,这就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本人在学习和实践中收集的若干案例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敏 《今日教育》2009,(7):82-82
一、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近数学 数学家H·Freudenthal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的特定方式,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纽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渴望,对学生在延续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尹晓光 《河北教育》2005,(24):31-31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