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网络和业务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国外以英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企业已成功地进行全业务运营和固网与移动融合的尝试;在国内,随着全业务监管政策的开放,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步伐将加快,市场需求多样化和追求高性价比的通信服务构成了网络融合的内在动力。可以预言,固网和移动融合将会成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走FMC之路是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必然的选择,也是电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北美市场:WorldCom开始在美国84个大中城市里推出面向企业的以太网服务;Yipes是第一家摆脱铜线而开发以太网服务的公司;Cogent从2000年11月开始提供千兆以太网业务,主要是因特网接入服务;Telseon所提供的千兆以太光网正在美国各大城市部署,将来会在全球范围内部署;ConEdison业务通信公司针对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企业用户在纽约推出了交换城域以太网。 在欧洲市场:Storm选用了Riverstone的城域路由器部署其“按需配置”以太网业务;Completel公司在13个城市部署了城域网(MAN),为商业客户提供以太网LAN到LAN的服务;FastWeb通过其全国光纤网络在以太网上为企业和住宅用户提供集成的一揽子业务。 在亚太市场:韩国电信于2002年初推出了名为“Ntopia”的城域以太网业务;PowerComm宣布与Riverstone合作,在大汉城区部署世界上最大的全以太网城域网络;NTT通讯公司于2002年2月20日推出了通过以太网络连接国外据点的分组服务;2001年12月,KDDI开始提供广域以太网服务;2002年5月8日,Telstra宣布它将通过部署思科城域以太网交换系列来继续增强其宽带IP企业以太网业务功能。 在我国:以太网业务主要应用于宽带城域接入业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都推出了自己的城域以太网接入业务;香港宽频宣布其已经成功地构建了  相似文献   

3.
王本华 《信息网络》2009,(10):20-21
当所有的公司都在宣称“用户第一”时,关注用户体验的理念已经开始融入电信行业。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强调,要积极发挥3G和全业务融合经营优势,以创新差异化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价值,努力实现中高端市场的关键性突破。面对全业务经营对服务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电信各省分公司都在明确自身服务提升的方向和全业务融合服务的思路。近期,《信息网络》约请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蚌埠分公司和黄山分公司的三位总经理撰写文章,他们分别从面向客户的营销的理念、加强产品、网络、IT环节对服务的支撑以及内部管理和客户的关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他们表示要促进全业务基础服务能力和渠道服务关键能力提升,快速形成面向客户感知的差异化融合服务能力。在这里也希望我们的企业能从让“顾客满意”走向让“顾客感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4.
电信行业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信行业重组以及4G移动牌照的发放,电信行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联通公司作为电信行业中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如何在新的时期确保持续、稳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移动业务是联通公司的核心业务,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是企业对自身业务发展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研究联通公司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将对联通公司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体系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并说明如何应用移动业务经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用户业务人口在互联网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桌面客户端\Web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用户业务人口——widget,逐渐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目前,widget技术已经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在电信运营商中,KDDI,NTTDoCoMo推出内置移动widget业务的定制终端;在终端厂家中,Nokia,Apple开发出各自的移动widget平台;在业务提供商中,如Google,Youtube则关注widget的应用。对于运营商而言,可利用widget技术将已有的电信业务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呈现给用户,并由此带来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牛年红榜     
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提出全业务经营“盯目标、抢机遇、抓重点、出实招”十二字的工作思路,将创新与突破贯穿于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用做市场的观点抢抓移动业务机遇,实现全业务发展大突破。瑞昌分公司发展移动业务推出“牛年红榜”新举措,在乡镇支局所将办理了“天翼”移动业务的用户,用张贴红榜的形式,分别在各支局所里进行张榜公布,让已办理移动业务的用户“扬名”,让欲办理移动业务的用户“争名”,让在咨询移动业务的用户“盼名”。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电信业正在重组的步伐下走向全业务经营时代。纵览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全业务经营毫无疑问将成为继移动、宽带大发展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全业务经营时代的到来,将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推向了目标更为明确的全新发展阶段:以聚焦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为中心,网络将服务于全业务。宽带无缝覆盖的能力将使用户无论在固网还是在移动中都具备高速上网的手段,可以通过电脑、电视和手机都能够享有宽带丰富多彩的业务,使融合的业务价值在用户体验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经历了移动分离、电信重组后的广安电信,面临着移动业务对固话业务的大量分流、传统固话“增量不增收”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形势下,广安电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新业务,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实力?“小灵通”享有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美誉。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无线市话业务;对于电信公司而言,其设备造价低、投资回收快,可以充分利用空闲铜线的存量资源,提高企业收入。2000年6月,广安市电信公司快速向公众推出了无线市话业务,市场反响火爆,无线市话业务…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2009,(11):17-17
KDDI于2002年4月推出3G业务,同年8月份其3G用户已经达到214万户,在2004年7月底其3G用户已达到1513.5万户。截至2009年8月,其3G用户已超过3000万。KDD13G用户的迅猛增长固然与其网络优势和业务提供策略有很大关系,但是灵活多变的资费形式也是其获取用户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IDC预测,在全业务与3G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固网和移动业务的融合将加速中国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增值业务的投入。这对于全业务运营商在业务网络功能、架构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运营商原有的服务平台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业务转型需求。SDP(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服务交付平台将逐渐成为运营商未来的IT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1.
在全业务与3G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固网和移动业务的融合将加速中国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增值业务的投入这对于全业务运营商在业务网络功能、架构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运营商原有的服务平台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业务转型需求。服务交付平台SDP(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将逐渐成为运营商未来的IT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期内,传统的电路语音业务话务量日益流失到移动及IP网络,如果没有新业务增加用户的消费需求,固网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从中长期看,中国的运营商均会向全业务经营转型,如何将现有的固网、小灵通网络和新建的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有机融合起来.增强业务捆绑的能力.降低综合运维的成本.是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成立于1995年的香港新世界电讯有限公司是香港新世界集团的成员,是一个用户数为110万的固网运营商。其经营业务主要有国际长途电话、本地固网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宽带服务、系统集成业务等。此外,它还与北电网络合作推出NGN服务,与中国电信合作提供MPLSIP—VPNN务,与香港新城电台合作推出提供官方音乐下载的音乐网站等。对于香港的电信运营商来说,来自价格竞争的压力并非新鲜事,已历经了近十年。新世界电讯公司首席运营官William Kwan认为,他们通过IP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业务应用融合、提高服务价值,而不是依赖价格战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本文是基于《亚洲电信(Telecom Asia)》的编辑Joseph Waring在2005年2月对William Kwarl的采访记录编译而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进入全业务时代,以往分散式建网的模式已不符合网络发展趋势。用户对业务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业务能够实现一站式受理和开户,并能够通过统一的账号访问到尽可能多的业务,因此,运营商迫切需要实现统一的用户数据库。文章在分析宽带网络用户数据库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发展需求,提出了统一用户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它来支持账号经营和差异化营销。  相似文献   

15.
高亮 《办公自动化》2009,(11):17-17
在全业务与3G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固网和移动业务的融合将加速中国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增值业务的投入。这对于全业务运营商在业务网络功能、架构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运营商原有的服务平台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业务转型需求。服务交付平台SDP(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将逐渐成为运营商未来的IT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周刊》2009,(4):81-81
伴随着电信行业重组工作的完成,中国联通迅速展开了各项业务的整合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中国联通的全业务运营优势发展融合业务,为用户提供全业务解决方案。以这一思路为基础,中国联通将优势家庭客户品牌“亲情1+“服务升级到了固话、宽带加手机捆绑.这是中国联通在发展融合业务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网络融合的需求首先来自于用户。以美国为例,在融合的全业务推出以前,用户不得不通过选择多个电信服务商,来满足其话音、数据和图像的多种需求。面对如此众多目不暇接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更希望只用一种接入方式或者一个运营商,就能满足企业通信的全部要求。同企业用户一样,个人用户也希望能在一张账单上看到使用的全部本地电话、长途电话、ISP或是VOD(实时点播)服务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能够实现固话与手机完全统一的终端,被许多人看好。在12月8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英国电信推出的这个“蓝色电话”使得不少与会嘉宾看到了网络融合的希望。2005年6月15日,英国电信历经两年试验后推出了全球首个固定与移动融合服务(F M C)—“BTFusion”。“BTFusion”服务通过特制的“蓝色电话”终端实现。这是一种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中都能使用的新型终端,支持25米范围内在固定和移动网络之间无缝切换,让用户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通过蓝牙和WLAN技术连接宽带接入点,将通话无缝转接到固定网络。在室外处于移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加入WT0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的固网主体电信运营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已经不是推动企业盈利、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唯一动因,服务对赢得市场愈加重要。随着电信业务种类的增加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信经营与服务的升级已经势在必行。中国固网主体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具有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和客户源优势。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加强企业与电信用户的双向互动。其优势体现在:①建立电信客户网络,掌握用户群体;②企业向客户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获得电信用户的反馈意见,丰富的双向信息流,将为企业的业务经营提供依据;③降低用户咨询服务成本;④提高服务效率。利用电子商务还可以实现在线交易和支付,其优点已经广为人知。此外,电子商务的推广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通过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和经营水平,还可以使电信运营商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在电信重组后,中国电信1100亿元收购中国联通CDMA,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移动梦想。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新联通都相继获得了全业务运营牌照,中国的通信业务进入三国鼎立的局面。作为移动业务的后进入者,中国电信如何发力突围,快速网罗用户,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当下中国电信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