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地震前兆形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定点地面倾斜观测数据,考察0斜率所蕴含的5级以上地震的前兆信息,基于这些前兆信息和地震序列前兆信息构造了4种预报地震规则.提出了一种检验地震预报有效性的方法,并用于研究4种预报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0斜率和地震序列中的前兆信息,可以提高预报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介绍网络化的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在2010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前兆观测系统并网改造升级工作中的应用。"十五"网络化观测系统需要数字化、网络化的观测仪器,而DSC-1A型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可对前端的观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自带的网络通信接口,使用仪器配套通信软件实现组网通信、数据处理,也可将数据文件转换成"十五"格式,数据入"十五"前兆台网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电磁异常现象与实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伴随地震孕育过程而产生的电磁异常现象和岩石破鲜明时产生的电磁辐射现象。根据地震前后辐射的电磁信号与岩石破裂产生电磁信号的相关性,各国学者做了大量的观测与研究,企图探讨地震前兆信息与岩石破裂过程伴随现象的物理机制。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兆信息和岩石破裂时伴随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将成为研究地震短临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向S-粗集理论的元素迁移特性和地震前兆异常的区域差异、震前差异的特点,提出基于双向S-粗集的地震预测知识支持算法.首先,收集某地块边界中观测到地震前兆异常属性集,划分等价类.其次,求该地块经常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属性集的下、上近似.最后,求该地块某个地震前兆异常属性集的下、上近似,获得该地块某个地震主要的前兆异常.该算法能让地震专家在地震预测难题研究中,有效缩小前兆异常研究的范围.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需待完善的地块边界地震异常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12,(5):65
应用数字化,地磁、形变、地电、流体等观测技术,依据预报要求建立台网,采集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等数据,准实时汇集处理。提取异常,遴选前兆相关参数,提供地震短临分析预报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了1个国家地震前兆数据中心,5个国家学科中心,31个区域前兆台网,600个地震前兆台,3套前兆流动观测系统,2个地震前兆台阵,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可行的数据挖掘算法和地震数据可视化方法,设计可行的基于地震前兆数据的可视化数据挖掘的模型,为地震预测提供决策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7.
李先梅 《科技资讯》2006,(12):11-12
油井前兆异常形态是复杂多样的,研究油井前兆异常的形态对判别异常和预报地震有着实际意义;本文根据油井前兆异常的变化方向、前兆异常观测对象、前兆异常主要特征对油井前兆异常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汶川县巨震之后,人们对地震前兆问题广为讨论,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基于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及国际地震学界一般存在以下3个误区,即认为前兆与地震应一一对应,陆区地震预报主要依赖于台网监测,地震前兆分析方法比较单一;进而提出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重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建立地震数据共享机制和地震信息汇合机构,期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尽快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滁州市拥有1个监测中心、8个前兆台站(滁州、嘉山一台多测项),大大提高了全市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震情响应能力。该课题利用滁州市前兆台网内的观测资料,将该地区符合扫描范围的地震从震前异常和同震特征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达到正确认识台网内每一个台站映震效能的目的,这样也将有助于提高以后运用前兆小台网观测资料的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地市级监测预报水平并探究如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所辖中心站资源提高滁州前兆台网效能。  相似文献   

10.
1989年以来,临沧地区各级地震部门在横跨临沧地区的几条深大活动断裂带附近先后建立了6个地震监测台站,通过对临沧地区10多个台项的观测水段的综合分析,前兆群体非均匀度异常比单项前兆异常含有较多的近源短临信息,找出了相对准确的地震前兆资料综合异常指标,有可能对部分地震作出一定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广东前兆台网“十五”项目的部署情况。根据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的规章制度,对中心和台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工作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目的是要按质、按量、按时地提供前兆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均匀介质模型模拟地震前兆存在实际地壳介质不均匀、岩石破裂终止区域人为指定等不足,借助ANSYS 12.0数值模拟软件,采用不均匀介质模型模拟地震前兆现象。结果表明,弱介质区是地震前兆出现的主要区域,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弱介质区分布的复杂性。该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地震空区、两头跳和密集—平静—大震的地震前兆现象,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聊古一井位于聊城—兰考强震带上 ,该井有十多个地震前兆测项 ,其观测资料是对鲁西地区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重要依据 .本文对该井的 11个测项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 ,并揭示了各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类结果与实际经验相符 ,对地震测项优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地震前兆台网数据交换系统存在的安全性低、数据交换失效等问题,基于多线程、断点续传技术、压缩技术以及用户自定义操作日志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地震前兆台网数据交换系统.整个数据交换过程分为预处理阶段、数据导出、数据传输和数据导入4个阶段,其中预处理阶段完成交换任务的定制及调度等工作.若一个交换任务的4个阶段都成功,则视为交换成功,否则重试或标记为失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在台站节点、区域节点、国家节点和学科节点间的高效、灵活、快捷的交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试验和对比分析,认为1998年2月11日四毛井水汞异常为1月10日张北6.0级地震后效应,不属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福建省地震局建成了由福州、厦门、泉州、莆田4个子台的前兆数宇化观测台网,本文结合莆田台体应变数字化前兆台站建设,对数字化前充数据分析、处理进行初步总结,以期能为地震前兆数字化建设积累经验,使之更好地为地震监测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广东前兆台网“十五“项目的部署情况。根据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的规章制度,对中心和台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工作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目的是要按质、按量、按时地提供前兆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和新划定的3.6版汶川地震区,再次探讨了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关的若干科学问题,包括该震是否为主震?该震、2013年芦山MS7.0地震、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之间关系?该震是否存在复发周期?该震发生前是否存在显著物理前兆?该震与紫坪铺水库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并非汶川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主震,未来将发生MS8.0~8.3标志性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有直接联系且均与汶川地震密切相关,两者同为下一次标志性地震前的两次显著预震;汶川地震区标志性地震及其未来主震是否存在复发周期目前尚不能作出明确判断;在汶川地震前,由于自1995年12月18日后其震源体的物理状态长期保持近似不变,故不可能观测到显著的中长期与短临物理前兆;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孕育过程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广东前兆台网"十五"项目的部署情况.根据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的规章制度,对中心和台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工作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目的是要按质、按量、按时地提供前兆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水氡异常在地震观测预报中的应用,展示地球化学方法在地震前兆预报方法乃是地震预测、预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和光明前景。通过对怀4井水氡异常的分析,发现地震水文地球化学前兆水氡异常在地震观测预报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