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MAX1968的半导体激光温控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半导体激光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案,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激光器温度,以稳定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波长。控制核心采用PIC16C73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精确控制。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采用高集成、高性价比和高效率开关型驱动芯片MAX1968来实现。与传统的分立元件设计方法相比,简化了80%的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  相似文献   

2.
在全光纤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系统中,针对半导体激光器(LD)对温度稳定性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基于ADI公司热电制冷控制芯片ADN8834的自适应温度控制电路。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模块的系统及工作原理,并用仿真软件对电路的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该控制电路采用闭环负反馈结构,利用温度测量输出与给定量之间出现的偏差,通过PID补偿网络形成负反馈,使LD最终稳定在设定温度。通过工程实践,给出了优化PID外围阻容参数的方法,以实现最优的温度控制响应时间和最大振荡幅度的最佳值。经试验验证,该温控电路能够使LD温度在1 s内稳定在设定温度。在-25~+55℃温度范围内,温度控制精度为0.01℃,稳定度可达0.04℃。该温控电路为模块化设计,易于集成,工作范围宽且成本低廉,完全能够满足现场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性能的TEC控制器ADN8831芯片为核心设计并制作了980nm泵浦激光二极管的温度控制电路,利用该芯片驱动980nm半导体的制冷器(TEC)来实现对激光二极管进行温度调节的目的。微处理器配合ADN8831芯片对激光器内外部温度进行检测,利用差分放大,PID补偿以及PWM驱动等调节网络构成一个闭环温度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可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在0.1℃的范围内,将该温度控制器成功应用于980nm泵浦激光器的驱动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2407的恒温控制系统,利用热电制冷器(TEC)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高精度温度控制。文中简要阐述了TEC的工作原理和高精度恒温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给出了DSP的主要硬件接口电路,和对TEC的驱动电路。软件采用PID算法,在激光器的最佳工作温度25℃的情况下,能达到0.02℃的控制精度,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高稳定性的激光器驱动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硬件主要包括温控模块、恒流驱动模块以及电流调谐模块,电路设计采用STM32微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ADN8443作为温度控制器件,结合PWM控制方案实现温度控制,设计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电流调谐电路实现半导体激光器的稳定输出。经过测试,功率稳定度为0.16%,波长稳定度为0.23 ppm,电路具有可调谐、体积小、效率高、驱动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实现激光器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的温度控制系统;介绍了实际的温度控制电路及测温电路,并优化了热电制冷器的驱动电路;运用PID增量型控制算法,实现了VO2薄膜的自动恒温;根据科恩-库恩(cohn-Coon)公式,对温控系统建模,系统地分析了控制算法和工作电流对温控的影响;经反复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恒温,且低成本、集成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和发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影响的问题,利用微型控制器TMS320LF28335设计并研制了高稳定性DFB激光器温度控制器;硬件电路主要包括TEC控制模块、温度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流信息采集模块,采用数字离散化的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减少了温度的超调量,提高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心波长为1.742μm的DFB激光器进行了温度控制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的控制精度为±0.05℃,温度控制范围为5~60℃,并在长时间(220min)运行中,DFB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ICL8038芯片的LD外围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激光器(LD)的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以及自动温度控制电路(ATC),并基于单片函数发生器ICL8038制作了频率连续可调、占空比可调的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电路,有效地抑制了尖峰脉冲。  相似文献   

9.
任其干  谭钦红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12):1718-1721
高精度的温控系统是实现高性能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设计的关键。针对非制冷焦平面阵列像元温度保持恒定可以提高测试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DN8830单芯片热电制冷器控制器的温控系统设计。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控制数模转换芯片DAC为ADN8830提供不同的目标温度设置电压,从而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焦平面阵列像元温度的恒定。最后,通过对所设计电路进行测试表明,相比于由单片机m cu实现的电路,该电路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配置灵活,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大功率高精度电致冷温控仪。该仪器采用AD590作温度传感器,并用半导体电致冷器ThC加热和冷却被控器件,其结构简单、控温精度高、功耗低、线性好,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及其它需要恒温工作的部件。  相似文献   

11.
DFB激光器泵浦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为减小环境温度及泵浦发热温度变化对激光器输出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有双路TEC温控的功率可调DFB激光器驱动电源。该电源以STM32为控制核心,对激光器光源和晶体内部温度采集与控制的双路温控系统进行研究,使激光器工作温度恒定。通过压控恒流源,连续调节DFB激光器功率。试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相比传统方式,体积小、电流精度高、温度稳定性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温度稳定性是影响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LD)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热电制冷控制芯片ADN8830的温控电路,该电路采用闭环负反馈结构,以恒流源测温电路代替普通H桥式测温电路解决了非线性误差问题,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补偿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来驱动热电制冷器(TEC),实现对LD工作温度的高精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受控LD在25℃时工作温度的稳定度达±0.2℃。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PID算法的大功率泵浦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ARM2210作为处理器,高精度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TEC(半导体制冷器)分别作为温度传感器和温控执行元件,并对传统的PID算法和参数进行改进和整定、修正,驱动芯片选用MAX1968,在节省大量电路设计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0~40℃温度范圆内的控温稳定性优于±0.05℃,能够有效抑制LD波长的漂移。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N8831的高性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光电领域中,有许多无源光器件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很高,基于这一点设计了一个高性能、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系统。介绍了温度控制原理,讨论了基于ADN8831的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通过试验对所设计的温度控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完全符合光电领域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TEC半导体工业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优点,设计了基于PIC18F45J10的双极性控制器构成的TEC半导体工业空调,阐述了其功能和特点.接着研究TEC半导体工业空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输入主电路,输出负载控制电路等.实验结果表明低成本,高效率的TEC半导体工业空调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时分复用光纤光栅(TDM-FBG)传感阵列中使用的分布反馈(DFB)激光器高波长稳定度的要求,设计了一个高精度的DFB温控方案,包括温度测量与设定、热敏电阻线性化、PID补偿回路、H桥驱动、温度电压采集与显示等。使用DFB内置的热敏电阻和半导体制冷器(TEC)对温控电路进行了测试,其精度在180s内达到±0.04℃,温控后激光器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测量误差为±3.4με左右,满足TDM-FBG传感阵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具有网络数据传送功能的荧光数码温度计用于现场温度显示和网络温度数据采集,由单片机PIC16C73、荧光显示电路、通用异步串行通信电路和热敏电阻检测电路组成。在软件的控制下,电路完成了多路温度采集、显示亮度控制和温度数据远距离传送等功能。分析了系统软件结构,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温度判断流程图。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TEC温度控制方案。利用STM32单片机优良的计算性能以及在PWM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现,在准确测量温度的基础上,通过PID运算精准控制TEC的温度。采用一种温度测量的检验方法,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Aiming at the research on the detection system of the camera hole of mobile phone’s glass pan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method of the helium-neon(He-Ne) laser driving circuit. The He-Ne laser is selected as the detecting light source, and interfer- ence is generated after the laser being projected to the camera hole of the glass panel.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the interference fringes, the detection purpose can be achieved. The importance of He-Ne laser as the light source of this system is proposed.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application, the reasons for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produced by He-Ne laser are analyzed. Next, a technical method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He-Ne laser driving circuit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the He-Ne laser driving circuit are given.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driving circuit module can stably control the He-Ne laser light source, and the light source can fully satisfy the system’s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