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卫生间排风的几种方式,比较了几种排风方式的排风效果及经济性。探讨了不同级别的旅馆建筑应选取的排风方式,排风量,风道风速、风机风量等。  相似文献   

2.
无窗卫生间的排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春水 《暖通空调》1999,29(4):46-48
介绍了无窗卫生间排风的几种方式,指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着重探讨了排风量,风道风速,风机风量,排风设备的噪声、排风竖井的做法等。  相似文献   

3.
有效排除卫生间污染物是卫生间排风的关键。以某公共建筑卫生间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卫生间氨气浓度,对卫生间排风口的设置位置、大小及排风量等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卫生间排风口应靠近污染源位置布置,当下排风口设置高度为0.3 m时,卫生间人体呼吸高度区的氨气浓度比顶排风方式减小近80%;卫生间采用下排风与顶排风同时排风,风量比为9∶1时,房间的氨气浓度最低;采用优化后的排风形式,换气次数达到10 h-1以上时,卫生间可以获得理想的排风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三座大型综合性酒店建筑物的主风口侧新风吸入口空气品质实测调查发现,该侧室内排风混入比例高达17.5%左右,对新风引入构成约束。用连续点源扩散理论分析了排风混入的影响因素;试验讨论了排风量的变化对新风吸入口部位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确定主风口侧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详细分析了卫生间各种排风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探讨了卫生间排风量及其他技术数据的确定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排风方式,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卫生间排风设备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室内空气进行补风的新型气幕式排风柜,利用Fluent软件对传统排风柜与新型气幕式排风柜的气体流动差异进行比对,通过模拟得到不同射流口宽度和排风量下的临界补风比,并以控制浓度为评价指标,验证了新型气幕式排风柜的控污效果。模拟结果证明临界补风比下新型气幕式排风柜的控污性能良好。在当其他条件一致时,临界补风比只与射流口宽度有关,与排风量无关。  相似文献   

7.
对旅馆建筑中客房排风量计算、卫生间排风控制方法、厨房排风补风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工程实际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地下车库的排风量、进风量及排烟风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机械排风和机械排烟系统设置的几种方案,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详细阐述了某化学实验室的变风量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送排风量的计算,送排风系统的控制逻辑,排风尾气处理措施等,并着重比较了现阶段常用的两种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该厂为生产钢丝绳的中型企业,钢丝绳在酸洗过程中有大量酸雾逸出,因而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以有效控制酸雾。目前常用的排风方式有单(双)侧槽边排风、吹吸式槽边排风、槽边排风加覆盖料等。在实践中发现,吹吸式排风稍好于其它几种形式。该厂酸洗车间原来就是采用槽边排风方式,结果酸雾迷漫车间,环境十分恶劣。为此该厂提出要重新改造酸洗间的排风方式。经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原酸洗间排风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排风量过小,对纲丝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内外现有车库通风量计算理论,并借助CFD方法,分析了多层车库在不同通风量和不同排风口设置位置下的通风气流组织效果,并对部分污染负荷下的风量需求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层车库的通风量确定可采用单台车所需排气量法进行估算,并推荐采用稀释浓度法进行设计计算;其排风口宜布置于车库顶部以利于污染物有效排除。另外,部分污染负荷下的风量需求比例要高于对应的污染负荷比例。  相似文献   

12.
地下室变压器房通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用换气次数法计算的排风量不能满足排除地下室变压器房发热量的需要,给出了根据变压器损耗发热量及电气设计规范对变压器房的气温规定计算排风量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住宅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的地下汽车库设计将成为住宅小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自然通风 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相结合的地下汽车库通风设计,探讨了排风兼排烟系统在转换过程中各部件的控制方式。简单良好的控制方式使排风兼排烟系统趋向完美与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一次泵系统冷水变流量节能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苏泷 《暖通空调》2006,36(7):72-75
比较了一次泵系统冷水变流量的控制方式,指出温差控制法适用于用户端不设调节阀、空调区域个性化要求不高的场合,否则宜采用末端压差控制方式。给出了压差控制法的节能估算公式,并指出压差控制阀的节能效果逊于温差控制法的程度与设定压差和设计扬程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几种天然气热泵组合运行方式,分析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推导了相应的效能计算公式。比较了各种方式的运行费用,认为天然气热泵组合方式在供暖空调中很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罗远桂 《暖通空调》2001,31(6):83-85
分析了大规模半导体器件生产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并以某工程为例,说明该类厂房能耗大的现状,从设计计算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一不合理现状的原因,指出该类厂房应采用变频技术,按照生产 和非生产工况,对送风量、排风量和新风量进行调节、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洪欣  戎卫国  张晨 《暖通空调》2005,35(9):72-74,57
介绍了VRV空调常见的新风处理方式。结合h-d图,分析了不同的新风处理方式对应的气流组织形式,指出选择新风处理设备时应使新风处理过程的热湿比与实际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8.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door benzene levels in homes with attached garages are higher than homes without attached garages. Exhaust ventilation in attached garages is one possibl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se concentration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3 Ottawa homes in winter 2014. VOCs including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s, nitrogen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nd air exchange rates were measured over four 48‐hour periods when a garage exhaust fan was turned on or off. A blower door test conducted in each garag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exhaust fan flow rate to provide a depressurization of 5 Pa in each garage relative to the home. When corrected for ambient concentrations, the fan decreased geometric mean indoor benzene concentrations from 1.04 to 0.40 μg/m3, or by 62% (P<.05). The garage exhaust fan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outdoor‐corrected geometric mean indoor concentrations of other pollutants, including toluene (53%), ethylbenzene (47%), m,p‐xylene (45%), o‐xylene (43%), and carbon monoxide (23%) (P<.05) while having no impact on the home air exchange rate.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mechanical exhaust ventilation in attached garages can reduce indoor concentrations of pollutants originating from within attached garages.  相似文献   

19.
张文莉 《山西建筑》2014,(34):130-132
以某住宅小区平战结合的地下复式汽车库的设计为例,分析了人防防护单元及车库防火分区划分的基本思路,对复式汽车库平时通风与排烟设计及人防通风设计进行了计算研究,并阐述了复式汽车库作为人防工程的利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河小浪底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杨合长 《暖通空调》2002,32(1):67-69
结合电站地下厂房对外洞群较多且长,发热量大、所需通风量也大的特点,通风系统设计时采用了下送上排,上送下排多层串联的方式,在满足温湿度要求的情况下,减少了总送风量,节约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