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讨论上,我说了一句话——我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MBA”。说这话的杨先生1991年大学毕业,年纪轻轻已是某国家机关的副处长。虽然是去年才考上 MBA,他的名片却早早地传达了这个信息,可见其势在必得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正"知道你去的地方都是革命老区吗?"有位朋友从三亚、丽江、张家界旅游回来后,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显得很惊讶:怎么哪里都是老区呀?朋友的惊讶,让我不得不多说几句。中国1667个有老区的县(市、区),的确让人觉得到处都是老区,但老区不是想是就是的。这里就说说三亚、丽江、张家界。  相似文献   

3.
一棵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这道趣味算术题很简单,因为剩下的9只被枪声吓飞了,所以“10-1=0”,然而,这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有的人却并不懂得。一次逛商店,笔者就见到一位营业员小姐与一位大嫂吵了起来,原因是那位大嫂买货时多挑了几次,营业员小姐就不耐烦了。后来我问那位营业员小姐:顾客是“上帝”,你与“上帝”争吵,就不怕生意不好做吗?“谁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顾客又不只她一个,她不买拉倒,生意我照样做。”看来,这位营业员小姐是算不出“树上还有几只鸟”这道算术题的。诚然,顾客是千千万万的,失掉一两个看来是小事。其实不然。这些对服务质量不满的顾客离去以后,肯定会向亲朋好友和周围的人抱怨和传播,而这些人又会向其他人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最后使一大批顾客远离公司而去。这个道理就和“树上还有几只鸟”的道理一样。可见,“信誉”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企业人员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M日前,越计划投资部外国投资局局长潘友胜在率团访华后,就今年越南促进外国投资活动回答了记者提问时强调:中国是越南吸引外资的“竞争对手”。他认为,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极大竞争力。尽管越南很努力,但中国投资环境改善的更快,更吸引人。例如中国人说 “筑巢引来金凤凰”即集中力量建设好基础设施,以引进外资。 还有“三通一平” 即通路、通电、通水和平整好用地,随时满足投资商需求。目前台商是越南最大投资商,但中国大陆大力吸引台商,对越南也是不小的挑战。引进外资对越南GDP的重要贡献。他认为,越GDP增长离不开外国投资的贡献,如…  相似文献   

5.
台商在越投资的发展趋势越南政府实施“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以来吸引了很多外资,而台商在越投资最近两年取得跃居首位的成绩,那么今后10年台商在越南的投资发展趋势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越南在放弃“锁国”经济政策后在外交上也力求突破,积极加入世...  相似文献   

6.
冯仑谈到公司的失败时说:“实际上这就像一个失败的农村人跟一个城里人谈恋爱,失败了以后,两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城里人说,她要玩弄我的感情,他老说精神;农村人说他糟蹋了我的身子,她又说物质。。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我愿意把这个“一件事”理解为企业的管理/美国《财富》杂志早在1966年就提出:“在1900年几乎不被承认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明的中心活动。”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一个人问美国作家海明威:“哪种写作方式是最好的?”“从左向右写”海明威答道。 魔箱 一个乡下人第一次见到电梯,看到一个老妇走了进去,门关上了。过了一会儿,电梯门又打开了,一个漂亮的小姐走了出来。这使他很奇怪。于是对旁边的人说:“要知道有这样好的魔箱,我就把老婆也带来了。”  相似文献   

8.
旅游的理由     
先说一个故事,我跟女友发生了小摩擦,她死活要出去旅游且一个人走,头一天她买好了车票,目的地是成都和九寨沟。她在屋子里翻着“旅游指南”之类的书,死活不理我。从她屋子里出来的时候我对她母亲说:“我把火车票拿去退了,不能让她一个人出去。”我说我不放心。她母亲人惊失色:“那她明天起来找车票,找不到那还得了?”我说这件事您不用管。女友喜欢旅游是真的,但她要作孤身之旅游这明显是在赌气了。必须防着点。我想,一生好人名山游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得多。在旅游这方  相似文献   

9.
王溱  宋成勇 《走向世界》2015,(16):10-11
正月里串门,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想了半天没记起是谁?旁边的黄老说:“这是风谦老弟啊,脱了军装就不认得了?”黄老是“青岛好人”联合会的主席,80多岁了。他说的这位叫“风谦”的人,姓林,原是海军北海舰队的一名团政委,曾被评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对不起,瞧我这脑子。”我一边道歉,一边纳闷:他们怎么走到一起了?一定是看出我的疑惑,黄老接着说,  相似文献   

10.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9,(18):60-64
6月19日,130多位台商携带着资本跨越长江来到济南,其中的2亿美元有可能在这个古老的城市深深扎根. 这是2009年6月19日-21日在济南举行的2009济台现代服务业合作洽谈会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也许有些人喜欢移民到加拿大、到美国、有些喜欢移民欧洲,那边的自然风光很好,那边的城市建设各方面都很便利,但那不是属于我的地方,或者说那里不是我的民族我的根,对于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来讲,我希望真实的生活,我属于济南。”这是济南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济南大自然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璋的心声,恐怕这也代表了诸多到济南的台商的心声。台商、台企在济南生于中国台湾的王克璋自从1996年在大陆投资办厂至今已有10年,他已经把自己当成济南人了。当初选择济南作为拓展大陆事业的地点,主要是由于当初台湾一家叫做“引春”的喷水织布机公司…  相似文献   

12.
田铃 《魅力中国》2008,(2):86-86
现在网络上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很是热烈。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个问题,我几年前考虑过,但一直没有思考出什么头绪来。后来,我干脆不想这个问题了。这几天的话题又勾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特别是看到一些网友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能不能双赢”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话想说。但不一定说得对,只是想说出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爱因斯坦说陪老妇唠一个小时,像一天,和少女聊一天,像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尽义务和自由恋爱是两个概念,虽然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是两种关系,个中感受反映在对时间的感觉上也大不一样。要问我这两种关系区别在哪儿,我想区别大概就在“快感”上吧。对,“快感”。我经常琢磨这个词,觉得“快”和“感”这两个汉字的组合实在太奇妙了,好的感觉都流逝的飞快,似乎浓缩了时间。反之亦然。我想,所谓的改善投资环境,无非是被投资者想和投资者建立一种新型关系,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将尽义…  相似文献   

14.
我给社会对品牌的态度附加了一个流行歌曲的歌名叫“糊涂的爱”。第一是消费者糊涂,因为我们对商品比较糊涂,第二是企业糊涂。每个企业的经营者都会说我们要创品牌,可是怎么做品牌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大家。企业每天、每年有一个销售计划,到底最后能达到怎样的销售额,赚到多少钱是个未知数,对这么重大的问题,我们却是一直糊涂,我想这大概是整个九十年代品牌经营留给我们企业永远的痛。   中国企业在品牌操作上的失误大致有七个方面。   一、单纯地追求知名度。我问过很多的人,“爱多是什么?”绝大部分人对“爱多”只能说出两…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尴尬     
徐兆寿 《西部人》2003,(3):52-53
昨天晚上11点多时,一个网名为PEP的学生给我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我很渴望性,甚或是性交。我也想与女友“做事”。但我这个人很爱面子,又不想稀里湖涂地找一个,所以我曾想到洗头房找个小姐。是的,我曾去过,但她没满足我。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去做我觉得我会崩溃的。有时我坐公汽就与女人靠得特别近,有时甚至用手或肩膀去触摸她们的敏感部位,我这个人就是想做就做的且很无聊的那种。但我也有很多朋友,也有野心,想做大事,甚或在大学就有一番成就。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狂热的人,我厌恶民众的保守,但我会尽自…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对职称的敏感度百倍于职业。由其实,职业与职称是同义词,只不过是界定你的专业的一种符号。有次到上海开会,领取资料时,接待处小姐要我填上个人资料,问我职称,我讲是医生。她不明白——今天参加会的都是医生。我努力想了下,说“主任医生”,她又犹豫,问:“是不是教授级?”医院哪来教授?我不知该如何答,旁边一位上海朋友马上来解围;“专家。他是香港来的专家!”上海人接电话从来不问“您贵姓?”而是“你是哪里的?”我是哪里的?指我籍贯还是住址?不知如何回答。参加了几天专业会议,上海的专才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大会用的LCD电脑  相似文献   

17.
龚艳 《沪港经济》2009,(9):64-64
廖燕琳:我在这个企业工作了13年,进入这个行业已经20年了。我很喜欢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是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相似文献   

18.
“喂,你好!我是张姐!”“小杨,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吗?”“你生活有困难吗?”“小杨,欢迎你到西安来!你来了,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那好那好!小杨,再见!哦,再见!”这是两个人在通电话。准确地说这是“张姐”和“小杨”在通电话。电话线宛如一条涓涓的细流传达着彼此的感情。当然,因为我在这一边,只听  相似文献   

19.
“你这个国家早就亡了”记者(以下简称记):请回忆一下您的外交经历。您22岁投身于外交战线,到现在成就斐然。我想请您回忆一下外交经历中的小故事,第一个就是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做翻译时候的插曲。吴建民(以下简称吴):毛主席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问我:“你姓什么啊?”我说我姓吴。毛主席说:“姓吴?”我说:“口天吴”。“你这个国家早就亡了”,毛主席哈哈一笑,“吴国嘛!”那是在1966年。“总理,保重!”记:建国以后,您是第一批常驻联合国的人员之一,当时有什么印象?吴:印象太深了。经过中国人民的奋斗、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在联合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四十创业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