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目的探察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容量年龄差异。方法运用序列线索化范式和辨别任务对35名健康老年人和35名健康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老年人的返回抑制容量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异。在序列线索化条件下,年轻组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3,老年人被试返回抑制容量为2。结论返回抑制的序列化容量不存在老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语经验对老年人执行功能中返回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返回抑制范式的行为实验。被试为熟练双语老年人为双语组、单语老年人为单语组。结果 (1)线索至目标刺激出现的时间(SOA)是300 ms时,双语组和单语组均未出现返回抑制效应。而SOA为500 ms和700 ms时,两组均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2)双语组返回抑制效应量明显大于单语组(P<0.05)。结论双语经验延缓了双语老年人执行功能中返回抑制能力的老化。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周苏明  程蕴琳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6):378-379,385
目的通过对健康老年人与健康年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比较,探讨HLA-D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衰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测定20例健康老年人和20例健康年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和CD3、CD4、CD8的水平。结果老年组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稍高于年轻组,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P>0.05),老年人CD4 T细胞、CD4/CD8低于年轻组,两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或P<0.01)。结论老年组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稍高于年轻组,但功能降低,CD4 T淋巴细胞和CD4/CD8较年轻组下降,是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许  孙仁华  韩芳  黄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67-276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干预环境下活化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老年COPD,健康老年,健康年轻3组,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以PPV23干预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细胞、CD19+细胞表面CD69表达。结果健康年轻组淋巴细胞对荚膜多糖抗原干预有显著反应,健康老年组T、B淋巴细胞及老年COPD组B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干预无反应,老年COPD组T淋巴细胞对多糖抗原反应与健康年轻人组相反。结论 CD69为标志的各组人群T、B淋巴细胞对肺炎链球菌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COPD老年人及健康老年人进行PPV23免疫后难以产生同健康年轻人相当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年龄对就餐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代谢影响已被广泛研究。而且有报道描述过年轻人的“黎明现象”,即他们的血糖浓度和/或胰岛素需求量在临晨5~9时呈增高表现,尽管继续禁食也是如此。但是否健康老人也有这种现象尚不得知,为此本文进行了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确认的非糖尿病健康老年人和年轻人各10名。年轻组年龄22~32岁,平均26±3岁;老年组年龄65~76岁,平均69±3岁。均于试验前晚17时30分进规定标准饮食后禁食,21时30分作双臂静脉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地高辛样因子 (endogenousdigoxin likefactor,EDLF)亦称为内源性地高辛免疫活性因子 ,它能抑制Na+ K+ ATP酶的活性 ,并由此发挥作用。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检测了健康老年人血浆EDLF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老年组 :健康老年人 32例 ,男 16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72± 11)岁 ;所有研究对象都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 ,未服用洋地黄类药物。非老年组 :健康中青年人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18~5 5岁 ,平均 (32± …  相似文献   

7.
范围提示下视空间注意老龄化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提示-目标”的视觉实验模式,以范围提示不同等级的搜索范围,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视觉注意老龄化脑机制。方法用青年人和老年人各16名为健康受试者,背景由3个同心黑色圆形线条组成,提示为大、中、小不等的3个圆圈组成,刺激材料是随机选取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3个同心圆圈。当大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可出现在3个圈;中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中和小圈;当小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小圈。结果随着提示等级的增大,两组反应时均逐渐延长,早期 ERP 成分 P1与 N1波幅均减小,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时更长,且后部 P1显著增强和 N1明显抑制,老年组 P2成分受到显著抑制,这种抑制不仅表现在波幅上,还表现在波形的不规则和不稳定。结论老年组 ERP 的 P2成分显著抑制,表明老年人对靶刺激的评估识别能力降低,提示可能导致视觉空间注意(非随意注意)的前脑区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成人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一种解释是老年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低下。许多记忆工作要求人们长期记忆信息,并能在复述、组织等工作中熟练地使用信息。记忆缓慢就使这种能力降低。作者为了研究成人引起和回忆长期记忆信息时的年龄差异,对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识别字形、记住词名和词类方面的速度与准确性进行测试。61名受试者中男性24人,女性37人。年轻组35人,其中18名受教育12年者为文化程度低组,平均20.4岁;17名受教育16~19年者为文化程度高组,平均24.4岁。老年组26人,文化程度低者13,平均66.6岁;文化程度高者13人,平均71.6岁。  相似文献   

9.
用胃癌单克隆抗体 MG_7,观察52例老年和老年前期萎缩性胃炎改变的胃粘膜抗原分布情况。其中老年组阳性率48.0%,老年前期组阳性率22.7%,而中青年组和浅表性胃炎组则为阴性。提示: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而老年人胃粘膜萎缩的比例相当大,采用特异性较高的单克隆抗体对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筛选,旨在提高老年人胃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镜像书写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3年1~10月我们检查了健康受试者146名的镜像书写情况,男性104名、女性42名,年龄为40~85岁。其中老年组86名,占58.9%;非老年组60名,占41.1%。为避免教育程度低的影响,皆选大学毕业生,进行了10项利手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MMSE)测定,并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中书写部分进行检查,方法为用右手和左手分别进行自发书写、抄写和听写。146名中检出镜像书写者7名,均为老年人,占老年组的8.1%,70~79岁组1名,80~85岁组6名。就镜像书写、受教育程度和年龄进行了讨论,并建议镜像书写的检查可以作为老年人智力测定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探讨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脑灰质萎缩间的关系。方法对25名老年人(老年组)和25名青年人(对照组)分别进行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检测。通过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所有被试的高分辨率T1加权MR结构像进行VBM分析,比较两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在老年组内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与反应抑制任务能力下降相关的责任萎缩脑区。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抑制功能显著老化并且出现了广泛的脑灰质萎缩。老年组中,与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能力相关的萎缩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前、中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及左侧后颞回。结论老年人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反应抑制神经网络的灰质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与增龄相关的环境、营养和免疫功能变化,可使老年人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与年轻人不同。衰老又伴有其他疾病,以及肝功能改变、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都使老年人对肝炎病毒的反应产生变化,尤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更是如此。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并无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它所引起的肝损害与免疫系统的功能相关,而不是病毒本身的直接作用。为对比和观察老年人与年轻人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病程经过,作者选择确诊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共85例进行观察。其中年轻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5~27岁(中位数20岁);老年组36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61~86岁(中位数68.5岁)。两组各2例有酒癖者。老年组10例伴有其它疾病(胆囊结石5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糖尿病1例,成红细胞性贫血1例,精神病1例,肺癌1例)。除1例年轻妇女服避孕药外,两组均未用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年轻组和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发病情况、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年轻组多无心绞痛病史,发病后胸痛明显,CK及cTNT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老年组高。老年组则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结论年轻AMI患者最危险的因素为吸烟、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其发病后胸痛较明显,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较高,但溶栓效果好,死亡率低,但更应注意年轻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已有资料表明,自身抗体的产生随着机体进入老年而增加。老年人体内一些自身抗体的量较年轻人为高的现象被认为可能由于T辅助细胞与年龄相关地增加,使辅助细胞/抑制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发生质变。通常所报告的依年龄而增加的自身抗体是IgM类风湿因子(RF)。体内、外试验均收到IgM RF在老年组体内增多的结果。研究显示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年龄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导管射频消融完成经食管超声检查的房颤患者421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08例)和年轻组(313例)。根据是否存在左心房血栓又分为血栓组(26例)和无血栓组(395例)。各组间进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老年组年龄、高血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组,非阵发性房颤的比例明显低于年轻组。老年组LVEF明显高于年轻组。血栓组非阵发性房颤、心力衰竭、栓塞史、服用ACEI/ARB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血栓组。血栓组左心房直径明显大于无血栓组,LVEF明显低于无血栓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LVEF、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服用ACEI/ARB,左心房直径、非阵发性房颤、既往栓塞史是左心房血栓独立预测因素,老年不是左心房血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不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心房血栓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脂肪肝(FL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肥胖、血脂、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50例,并将其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不同性别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体重指数、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结果 B超共检出老年组脂肪肝714例,总患病率为24.5%,非老年人组脂肪肝492例,总患病率为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男性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相似;非老年组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组中,非老年组的三酰甘油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非脂肪肝组中,老年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人,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老年组相似,老年组脂肪肝危险因素包括三酰甘油、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结论 老年人脂肪肝发生率较高,性别无明显差异,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及血脂、血尿酸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913783 老年人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特点/张书东…//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1,10(2).-84~85 检测60~80岁健康老年人322例,20~40岁中青年组100例,23~66岁肿瘤病人100例。结果:老年组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平均为38.79+7.99%,作为老年人正常参考值。中青年组NK细胞活性略高于老年组,而肿瘤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01),示肿  相似文献   

18.
戴冰  杜金  张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85-3387
目的 了解老年人在不同加工水平和不同估计方法下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学和某老年大学被试共32人,各16人,采用自编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实验包括文字判断和时距估计两个任务,结束后进行访谈.结果 文字判断任务中,反应时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28) =12.191,P<0.01],加工水平主效应显著[F(1,28) =22.889,P<0.001],其余效应均不显著.时距估计任务中,年龄主效应显著[F(1,24)=10.858,P<0.05],其余效应均不显著.两个年龄组时距估计比率分数均小于1,年轻组差异系数为0.22,年老组差异系数为0.21.结论 两个年龄组被试都倾向低估刺激时距;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显著,表现为年老组显著长于年轻组,但更准确;加工水平和估计方法对时距估计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8例,按年龄分为3组,青中年组、年轻老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PCI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老年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比例均高于青中年组(均P<0.05)。青中年组患者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以前降支病变为主,病变类型中血栓型病变多见,单支病变例数及血栓例数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与年轻老年组及青中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类型中中重度钙化病变多见,与青中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术后并发症老年组高于青中年组及年轻老年组,PCI成功率老年组低于青中年组,死亡率高于青中年组及年轻老年组(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成功率下降,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6例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病历,其中老年组105例,非老年组101例。详细记录临床、实验室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均为溃疡病,分别为83.8%与84.2%,但老年组胃溃疡患病率(18.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5.0%,P<0.05);老年组应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明显增多,达29.5%,非老年组仅为3.0%(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6.9d和5.6d,再出血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6.7%和0;所需平均输血量、需手术者以及需重症监护者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转归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病情较非老年人重,病程延长,治疗更为复杂。急诊的内镜检查与内镜下止血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